根据捕捞水域的不同,我国水产捕捞可划分为海洋捕捞、远洋捕捞以及淡水捕捞三大类型,其中海洋捕捞凭借广阔的作业范围以及巨大的渔业资源优势成为我国水产捕捞中最主要的发展形式。
近年来,受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的影响,我国海洋捕捞产量呈现持续下滑的发展趋势,到2020年,全国海洋捕捞水产品总产量为947.41万吨,自2015年以来首次跌破一千万吨,占全国水产捕捞总产量的71.5%。
相较于海洋捕捞近千万吨的产量规模,我国淡水捕捞和远洋捕捞产量规模则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其中在淡水捕捞领域,2017年以来,全国淡水捕捞产量持续下滑,到2020年,全国淡水捕捞产量为145.75万吨,为近六年新低,占全国水产捕捞总产量的11.0%
而在远洋捕捞领域,随着我国
远洋渔业 技术设备的不断提升,远洋渔业总产量仍保持震荡上行发展势头,到2020年,全国远洋渔业总产量为231.66万吨,再创新高,占全国水产捕捞总产量的比重也由2015年的13.4%提升至2020年的17.5%。
由于核废水缘故,淡水养殖和远洋捕捞更安全
$大湖股份(sh600257)$世界气象组织官宣厄尔尼诺再现 有望突破2016年极端高温纪录
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周二发布公告确认,时隔七年后,厄尔尼诺现象再度降临地球。根据WMO最新的预测,厄尔尼诺事件在2023年下半年持续的可能性达到了90%,此次事件至少为中等强度。WMO在今年5月的报告中曾预测,未来5年中至少有1年,甚至整个5年期间,有98%的可能性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打破2016年厄尔尼诺异常强烈时创下的记录。考虑到厄尔尼诺对全球温度的影响通常在其形成的第二年展现出来,因此可能在2024年最为明显。
猪肉都能涨到40块,普通鱼肉也有可能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