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
L3产业化的奇点
自动驾驶中的高精度定位技术,有
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之分。常见的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雷达、
毫米波雷达,都属于相对定位范畴;而
GNSS (全球
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结合IMU惯性
传感器的融合定位,能得到车辆所处的经纬度信息和当前的姿态信息,反映的是车辆在地球坐标系中的绝对位置,属于绝对定位。
方案优缺点:
激光雷达,它的测量精度、探测距离以及最终得出的结果都非常有保证,但是它成本高且部件易磨损,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比较容易受遮挡,也不能识别颜色文字图案等,导致量产能力弱。在前不久
特斯拉的发布会上,马斯克也diss了激光雷达。
毫米波雷达,虽然在当前的自动驾驶方案中被应用的非常多,但它的问题是探测角度小,需要安装非常多的毫米波雷达,才能实现对车辆周边整体环境探测,实现精准定位。这套方案也存在成本高的问题。
超声波雷达,当前很多泊车辅助功能都在用。但问题在于,它探测距离最多只能到3米,精度也很低。
视觉定位的方案主要通过摄像头实现,它是目前自动驾驶技术中比较主流的定位方案。这套方案的主要优势为成本低、可以识别文字颜色和图案等。但是,视觉定位的效果会受到环境光线的影响,在雨雪、大雾的情况下,定位效果也比较差。
GNSS
卫星定位和惯性导航在车载导航方面的应用比较多。关于GNSS定位,主要优势是成本低、精度高。目前,基于千寻位置提供的差分服务,GNSS定位可以达到动态厘米级。
感知、通信、决策、
定位
实施:线控底盘,制动、转向、挂挡、换挡;
双手解放了,自然要专注智能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