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接下来这些债券,不带有中央政府担保,其价格就不仅仅随着利率变动而变动了,而是要跟发行债券机构的信用直接挂钩——信用不行,哪怕国家利率没变动,债券价格也可能跌到一文不值;信用好了,国家利率变不变动,价格也可能涨得和GSE债券一样……
所以,下面的债券,整体上被称为“信用债”。
8、企业债
信用债里最高信用等级的债券,非企业债莫属——注意,中国的“企业债”这个词在债券市场上是特指,此“企业”也并非广义的“法人企业”,而是特指由发改委监管的隶属中央政府部门的企业,通常是大型国有独资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这些企业发行债券,要经过国家发改委审核和批准,而且,这些企业一旦发行债券,规模起步都得10个亿,不然,别来给专管大事的国家发改委找麻烦。发行债券的,通常是电力、冶金、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国家重点国有企业。
这些企业,其实也都带有中央政府的光环,因为信用良好、资产庞大,他们获取资金的主要方式通常也不是债券融资,要么是国家直接拨款,要么是从银行获得贷款,债券融资只不过是它们在市场上证明信用的点心而已,所以发改委才给了他们一大堆限制。
他们发行的债券,通常情况下信用也是没啥大问题,某种程度上说,接近于GSE债券,所以用扑克牌中的10来代表,是再好不过了。
对了,各个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所发行的债券——城投债,其发行也是要国家发改委审批的,所以也是隶属于企业债范畴,相当于地方政府企业的债券,在国外通常被归入市政企业债的范畴。
不过,最近两年来,中国政府正在努力降低城投债发行规模,所谓的开正路、堵邪路,希望将城投债中地方政府确实有偿还义务的,变为地方政府债,而其他的,就是普通的企业债或者一般
公司债了。
9、熊猫债
——外国企业在中国发行的债券
在债券里看见一种动物,你还以为这和动物保护有啥关系呢,其实啥关系也没有。这里的熊猫代指中国和人民币——所谓“熊猫债券”,是指外国的机构或者企业,在中国境内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
2005年9月,国际多边金融机构首次获准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当时的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将首发债券命名为“熊猫债券”,然后就这么定名了,它与日本的“武士债券”、美国的“扬基债券”一样,就是歪果仁在国内发行的人民币债券。
这种债券发行的批准权在财政部,但具体偿还信用却不是财政部说了算,而是由发行债券的机构所承担,信用当然比不过企业债,那就安排扑克牌里的9来代表。
10、可转债和可交换债券
在中国,比刚才提到的“企业”信用略次一点儿的是什么类型的企业?
当然是我们大A股的上市公司咯!
可转债(Convertible Bonds,CB),是指债券持有人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发行债券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债券——如果债券持有人不想转换,可以继续持有债券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
可交换债(ExchangeableBonds,EB)定义类似,不过发行债券的主体和转股标的主体不同,一般来说,可交换债券的发行人为控股母公司的股东,而转股标的的发行人则为其上市子公司,或者同属于一个集团之下的其他兄弟公司。
因为这两种债券是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母公司、子公司发行,比一般的公司信用要好一些,而且还可以转换成股票,若上市公司股票本身价格大涨,这张可转换债还可能值更多的钱,所以信用比一般的公司债又要高一些——信用越高,给投资者的利息就越少,所以债券利率要低于普通公司债券,上市企业通常是通过发行可转债来降低筹资成本。
可转换债和可交换债,也是普通投资者最容易接触到的债券类别。买了可转换债或可交换债,相当于买了一份上市公司承诺的保本理财产品,还有可能随着股票上涨获取高收益,建议大家可以多了解了解。
11、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
这个说起来比较复杂,包括了央妈开发的一大堆为企业融资的工具(都要通过银行实现),包括了中期融资票据MTN、短期融资券CP、超短期融资券SCP、定向工具PPN、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基本都是集合体债券——因为是集合体,相对于单个公司来说,风险小一些,但这些债券的整体信用风险依然要由相应的银行或企业承担。
因为是集合,所以选用扑克牌里连牌很关键的7来代表。
12、资产支持债券
这就是所谓的资产证券化了。
2005年4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发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中国银监会又在当年11月发布《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意思就是让银行等金融机构,将资产池中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再反过来证券化,解决银行资金紧缺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债券市场有4种资产支持证券(ABS):信贷ABS、企业ABS、保险ABS、交易商协会ABN,分别指银行将信贷资产、企业托管资产、保险资产和交易商协会成员的资产证券化之后的债券。
整体而言也属于集合体债券,类似于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用扑克牌的6来代表。
13、一般公司债
这个没啥说的,就是一般的在市场上有较强信用的公司,如果有资金需求,就在市场上公开发行债券,债券持有人付出资金,按照约定的票面利息计付本金和利息的偿还。在公司债存续期间内,不论公司本身是否盈利,都必须按照发行条件,按时支付利息,并依约按额偿还本金。
2015年初中国证监会公布了《公司债券发行和管理办法》,发债主体被进一步扩大至所有的公司制法人,这让公司债券进入了大发展阶段。通常而言,发行一般公司债的是上市公司(但不是说必须),因为其他公司并没有随意发行债券的信用。在市场上可交易的公司债,起步发行为3000万元-5000万元,比刚才提到的企业债起始发行规模10亿元少了一个量级,一般是银行或
证券公司帮它们发行。
公司债及上面所提到的所有信用债,都会随着市场利率的高低而产生价格变化,市场利率走高时,债券价格下跌,市场利率走低时,债券价格上涨——最重要的是,所有的还本付息都由公司本身的信用来承担,如果公司出现破产或经营困难,是存在偿付风险的。
14、私募公司债
市场上有一些中小微型企业,它们也需要融资,但又没有足够的信用来向市场融资,那怎么办呢?
一些金融机构或资产管理公司,就考虑到这种需求,帮助它们在中国境内以非公开方式发行公司债券,按照约定的一定期限还本付息,因为是非公开发行,所以不属于一般公司债券,而是属于私募债,不设行政许可。
15、同业存单
同业存单,是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全国银行间市场上发行的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其投资和交易主体为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员、基金管理公司及基金类产品。存款类金融机构可以在当年发行备案额度内,自行确定每期同业存单的发行金额、期限,但单期发行金额不得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期限不超过1年。
老实说,把同业存单排到最后实在是委屈了,因为同业存单类似于商业银行发行的金融债,而且因为有银行存款担保,几乎不会违约。但因为它某种程度上说,又像是一种存款金融凭证,和大家传统所理解的债券很不一样,所以就只能委屈一下了。
好了,我用扑克牌的点数,代表债券信用高低,基本上把中国债券市场的分类给说清楚了,以后要想知道债券分类和信用等级高低的,拿出扑克牌来对应就行啦!
———-内容来源图解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