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多家A股房企面临退市引市场担忧 地产大V们呼吁“史诗级救市政策

23-05-28 10:35 64069次浏览
职业炒手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全球股市都在新高 唯独中国股市不涨 个人认为 是因为中国楼市崩盘了。

回头看,喊出“千亿目标”的热闹场面仿佛就在昨日。房地产行业走下坡路的速度远比市场想象得要快,不足3年,已经有多家此前雄心勃勃的房企走到了退市的悬崖边缘。数据显示,截至5月26日收盘,A股有8家房企收盘价低于1元/股,且有美好置业 等企业已经进入退市程序。
业内认为,这已然是房地产的危机时刻,5月份销售数据回落叠加融资情况得不到改善,房企陷入了流动性危机的循环中,难以找到出口。记者注意到,近期,有多位经济学家和地产大V公开表示,是时候出台“史诗级救市政策”来托住楼市了。
8家房企股价面值低于1元
数据显示,截至5月26日收盘,A股有约8家房企的股价连续低于1元/股,或触发强制退市。《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根据证交所发布的退市新规,股票分为主动退市和强制退市两种情形。其中,强制退市则包括财务类退市、交易类退市、规范类退市与重大违法类退市。
“面值退市”则属于交易类强制退市的一种。根据深交所的相关规定,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则会被交易所强制退市,且没有退市整理期,直接终止上市。
记者在整理后发现,截至5月26日,股价已经低于1元的房企有美好置业、泰禾集团粤泰股份嘉凯城阳光城宋都股份泛海控股金科股份海航投资 。须得一提的则是,泛海控股的主营业务早已是金融业,而海航投资则有超过一半营收的业务为养老服务产业,但目前两只股票所属的行业板块则仍为房地产开发,因此也算为地产股。
除此之外,还有新华联 等多只股票的面值低于1.5元,也已经身处危机之中。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美好置业已经进入退市程序。而泰禾集团已经连续14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股,后续的6个交易日就算全部涨停,股价也无法超过1元/股,即已经提前锁定了退市程序。
实际上,纵观A股整个房地产开发板块,其自2023年开年之后便呈现一路下跌的态势。2023年1月初,A股房地产开发板块约为14745.64点,但目前,这一数值已经跌落至12053.15点左右,房地产开发板块月度跌幅扩大至8%。
记者注意到,进入“面值退市”待定队伍的房企基本上已经是披星戴帽,至少是连续两年出现亏损。“但目前面值低于1元或者说连续亏损也并非代表一定会被强制退市,后续如果股价回升或者净利润转正,股票仍可以交易。”5月26日,一位证券行业的研究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如何自救?
上文说到,房企退市尚不是板上钉钉的事,若股价反弹,仍可以在资本市场保有一席之位。不过,记者在查看了多只股票的股价表现后了解到,对于房企而言,当前可以转危为安尚有较大难度。
记者注意到,5月26日开盘后,宋都股份、泰禾集团、嘉凯城等股票开盘后便跌停。同时,记者发现,投资者对于A股房地产开发板块的绝大部分成分股持有“看空”态度。
再看另一只救命稻草,业绩。记者注意到,面值已经低于1元的8只房地产股票2023年一季度仅有美好置业实现盈利,归母净利润为1.06亿元,其余的7只股票净利润仍是亏损状态,最高亏损额达到13.08亿元。
房地产的业绩与市场销售是强挂钩的关系,但从数据上看,“回落”仍是市场的主要特征。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前3周,50个重点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均价较4月份周度下降接近两成。易居研究院发布的数据同样显示,5月1日至22日,50个重点城市新房成交面积环比减少13%。
“其实房企当前想要保住资本市场的地位,最好的办法还是要在股价上下功夫。比如释放股价利好,或者增持。”上述证券分析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5月26日,金科股份的股价在午后上演了“地天板”行情,报收0.95元/股。记者了解到,之所以能够涨停,是因为金科股份控股股东增持了公司股份,坚定支持公司采取积极措施推动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公司健康发展的工作。此外,5月26日,已经挂上*ST的新华联同样收涨,报收1.24元/股。究其原因,新华联发布了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的公告,让投资者看到了一线希望。
大V呼吁“史诗级救市”
多家房企行走退市边缘让行业担忧情绪愈发浓重,房地产似乎已经到了“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5月25日,一位房企内部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市场调整是必然的,行业后续的发展空间也会减小,但过渡应该平稳或者慢一点。”
上文提到,当前,房地产市场端走弱,企业依靠销售来解决全部的债务难题较为困难。而在流动性危机严重的背景下,房企融资的情况实际上也并不乐观。此前,融资“三支箭”均放出来支持房企融资,但被寄予厚望的“三支箭”成效有限。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对《华夏时报》记者说:“房企的信贷融资依然较弱,民营中小房企仍十分困难。而增信发债虽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受益企业数量有限。至于股权融资,则需要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审批及落地。”
此外,刘水认为,需求释放脉冲式恢复结束,市场销售后续乏力,融资困难叠加销售回款不力,未来企业可能会发生债务违约,届时将会严重打击脆弱的市场信心。记者注意到,当前,房地产行业内的相关经济学家及大V则是集体发声呵护房地产,并认为是时候推出“史诗级救市政策”了。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个人平台发文直言:“只有救楼市才能救内需”。吴晓波提出了5大建议,分别是尽快对房地产税和产权到期问题作出具体的法律安排和明示;降低改善型住房的房贷利率;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全面取消限价政策;认真落实“三支箭”和保交楼政策。
房地产知名自媒体“樱桃大房子”也发文说:“现在的楼市,的确已经到了再出政策的时候了。史诗级的救市赶紧来吧,市场等不及了!”
打开淘股吧APP
268
评论(70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过路蚂蚁

23-06-07 12:45

0
@东方色砖梯步 青城山考虑吗?小户型别墅,价格便宜
君为资本

23-06-07 07:18

0
  
  极其函件稀缺!稀缺性高于三博医疗!西山科技( 688576 ):脑颅手术装置可用于侵入式脑机接口!微创手术动力装置翘楚打破进口垄断!剑指手术机器人![

在传统科室手术动力装置领域(含神经外科),西山科技仅次于国际大牌美敦力医疗公司!市占率分别为17%和16.60%。公司神经外科产品作为高精尖的前沿学科之一,对应用在手术中的设备和耗材的技术含量和精细程度要求极高。公司自主设计开发 了钻穿自停的颅骨钻头和可旋转铣削的防进液铣刀。基于医疗器械和脑机接口前沿技术领域,给予西山科技300亿风口估值!
脑机接口技术分可大致分为非侵入式和侵入式两种,非侵入式是指通过穿戴设备来记录与解读大脑信息,而侵入式很多都需要通过开颅手术将电极植入大脑——这样可以获得相对高质量的脑电信号!西山科技自主研发的钻穿自停的颅骨钻头和高性能脑颅手术装置均可用于侵入式脑机接口!公司在2022年参与了科技部发起的《支撑喉镜管腔内自进化、口腔种植专用手术机器人研发及评价改进研究》。西山科技是目前国内极少数能够全面掌握动力、能量和内窥镜核心技术并提供微创手术工具整体方案的医疗器械公司,公司所具有的技术、产品稀缺投资属性极高!


净利润两年增长5倍,毛利率高达70%,百里挑一的医疗稀缺龙头! 
  
 
大魔王江辰

23-06-07 02:24

0
人总要向前看,路总得往前走;格局要大一点,短期的调整虽然会有阵痛,但不能因为摔疼了就不怕起来,这是要不得的。产业结构调整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匹配,内部分配制度理顺,外部战略部署完,才能走得更远,前景也更光明。 就我们个人而言,不论行情如何发展,先练好内功是第一位的,其次就是如实观照,实事求是。
巴马黎

23-06-06 21:28

0
十年里,涨幅十倍股票也是比比皆是呀😂😂😂😂
巴马黎

23-06-06 21:17

0
是的,有的小开发商建的房已经无人问津了😂
巴马黎

23-06-06 21:06

0
何以见得😂
雪养

23-06-06 18:17

0
老师,新手学这个关注谁学比较好呢,不会走歪路
281929007

23-06-06 08:48

0
@天天涨停888888 走哪里去
小刘变大牛

23-06-06 04:14

0
@登顶8848 打板不是为了打板而打板  你这个卖点全是问题
大魔王江辰

23-06-05 23:14

0
我们的发展路径本来就是不正常的,同时也是正常的;不正常的点在于,表现形式在于1 城市化过程不一样 2 时间跨度不一样。西方的城市化是通过工业化的发展,带动城市化的发展,我是则是截然相反,通过城市化带动工业化,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时嘉跨度上,人家用了上百年的时间才完成了城市化,我们则是通过政府主导的城市化在短短的三四十年就已经基本完成了城市化。
为什么说正常呢,就当时来讲,因为我们一穷二白,啥都没有啊,只有人口。想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必须得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的原始积累又分为对内向外。人家西方那时候可以对外进行掠夺,我们却不行。整个的思路其实与开国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中间实现的方式不一样。家底有了,那么接下来就是怎么产业升级的问题了。站在既得利益方来讲,他们当然是不愿意房地产衰退,跌下去的,地方政府其实也一样。干实业哪有这个来钱快,又不用累死累活的搞研发。就客观规律的角度来讲,没有一层不变的东西,盛极必衰,这是必然的。就更大的发展格局而言,房地产绑了整个中国经济,尾大不掉,这也是不行的,必须要除掉这个绑架手,只是怎么除,以什么样的方式除。所以不要看既得利益怎么不情愿,煌煌大势面前都是不值一提。
现在回过头去看,上面选择的是定点爆破的方式,这个方式的优点在于将损伤降到最低;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整个链条依然完整,逻辑依然存在,所以才会有大v出来帮一些人发言,替他们说话。有人说,一个城市房地产的发展,长期看人口,中期看政策,短期看金融;我就看两个板,天花板看高收入群体,地板看低收入人群。一旦低收入人群连房租都不想承担了,整个链条也就到了土崩瓦解的时候了。
为什么会通缩?因为我们什么都要靠自己,买房要掏空6个口袋外加30年贷款;医疗,进医院,不出点血是不会让你出来的;教育,更加别说了;养老金是不够的,所以每年都要往上提一点。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传统行业的寡头化或者外移,都加重了就业的问题。前段时间,听说一个笑话:现在跑个滴滴,都要有关系才能进。我们的问题其实已经 很严重了。这一点,从上面对于互联网、自媒体、资本等的管控打压也能侧面反应出来。
如果把经济发展比作一轮大的行情来看的话,它的调整并非是什么坏的事情。我觉得,顺其自然就行,那些该跌的,你想救也救不起来;那些核心的城市,你想让它大跌,目前的条件也并不支持。排除市场的杂音,静静的观察,才是我们需要做的。发现机会,然后快速上马,策马奔腾。新的康波周期或许就是以人工智能的产生为起点;它的诞生意义可能远不止我们现在看的这么肤浅。由于其迭代原因,未来科技的大爆发或许更多源于人工智能的介入。
说经济,其实离不开政治;但zz我们这里其实不太好讲。《茶馆》里面,不就挂着不谈zz的牌匾么;可见这也是有传统的。这传统来源于集中制。集中制,它有它的好处;弊端也很明显,什么事情都比较容易走极端。为避免责任,层层加码,最后小事变大事。
如今的注册制改革也差不多;改革之前,就没有人犯事么,不是嘛,改革开了,一窝蜂。以目前的情况看,处罚似乎还没有很重。看着挺热闹,效果不好说。目前,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了。要对外开放,自己就得有能打的部队,所以才有了国企新改革。为什么海南岛要封关操作了,而上海自贸区却没声了,这就是博弈较量。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