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职业股者要想在市场中赚钱 一定要经历心到眼到手到的过程
现在股吧里人均股神,细想之,应该多是心到之人,毕竟资本市场的故事也没有太多新鲜事。
但是在这之上又有多少人做到了眼到 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了手到呢?
倘若真是如此 那股吧里这些天天写复盘的兄弟们应该人均首富了吧…
自省之 好像也只能做到60%-70%眼到的地步 还需要精进…
最后应该要做到和大资金有相同的审美标准
0
感觉职业炒股就仿佛每天都在经历一场事关紧要的考试 持仓涨了就是考的不错 持仓泛绿那就是考砸了
甚至自觉压力远大于考试 因为考试失败你可能还没法第一时间感受到结果 你可能只会觉得备考的这段时间好像是喂了狗 而股票的结果直接就明明白白地反映在你账面的金额上 而时间成本也在一天天的堆积
想做好学生 好难...
0
两个多月做下来,起起落落,还是原地踏步…但有一件事真的是看的越来越清晰:我们在这个社会里生存,做任何事,正向反馈都太重要了
前段时间,在小区打篮球,突然有那么一瞬间你开始挑剔自己投篮的抛物线、持球的姿势、出手点位的高低…然后我发现原本命中率还行的自己突然不会投篮了,在这种情况下,屡投不中,甚至开始质疑自己会不会打球、以后还能不能打好球。
那我在想,如果一个初学者从最开始的时候投篮就是有问题的呢?如果他的进球完全是靠蒙呢?如果它一直没有投中球的正向反馈,他会不会认为自己就是打不好球从而放弃继续学热爱篮球呢?在这种时刻,放低标准,站的离球框近一点,仔细回忆投进球那一刻的动作,重复再重复,正向反馈会带给你坚持下去的快乐和动力。
0
好像“职业”这两个字真的会常常难说出口,太有分量了,重到九死一生、无路可退的程度…
0
今天看了一篇经济观察报撰写的金融头条《1元魔咒:退市旋涡》,除了大受震撼外剩下的恐怕更多是无尽的唏嘘。高处不胜寒,曾经的风光无限也会沦落到今日的灰头土脸,恐怕在围墙外的人们还是很难有在围墙内的恐惧和慌张。
0
厄尔尼诺,全世界都在高温,中国会不会幸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