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AI观点更新

23-04-30 00:02 10579次浏览
einvest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4月22日发表了一小篇关于AI和中特估的看法,被到处转载并被命名为“游资观点更新”到处传阅,其实我并不反对转载,只是不希望被用作谋利或用于吸引流量,希望转载时顺便也附上出处即可。

经过这一周,市场出现了巨大波动,可以说之前的观点大部分对的,但也有需要修正的地方,继续简单聊聊。

1、继续重申长远去看AI的行情远没有结束,趋势类的情绪抱团已经完全起来后一般跨度4-6个月,目前AI进行了3个月,龙头板块一般幅度70-190%不等,目前差不多50%,不管是时间还是空间都还没有到谈结束的时候。
2、短一点看,4月22日表达了观点:主线不会变,唯一的变量在于成交量,成交量不足则走AI辨识度缩容逼空,成交量充足则都AI轮动逼空,不管是哪一种,AI的辨识度标的都会是首选。但是当时因为假期临近,我主观偏向于市场会缩量,然后自然的走缩容逼空,而实际上市场并没有出现预期的缩量,这就导致缩容的程度没有想象中的高,表现在盘面上就是原本预计脱颖而出的标的只会是个位数的几个,但实际上出现了各个细分龙头各领风骚的情况,体现在盘面上就是从原本预计的缩容逼空变成轮动逼空。(成交量决定了路径的差异,未来市场成交量也依旧会决定这个路径的选择)实际上也并不影响结果:不管是哪一种,AI的辨识度标的都会是首选(第一批因接入GPT而兑现利润的300624,同时具备自有模型、自有数据、自有入口、自有应用,完整链协同优势明显的300418,业绩可估算,增量可能超预期的光模块机构必选300308,等等我就不再列举,这些都是绝对辨识度标的,走势也体现了这些逻辑的优势)。
3、按抱团基本模型:①市场资金比较匮乏或结构性增量不足时:酝酿——抱团——高潮——主流缩容——缩容逼空——瓦解;②市场资金比较充裕或结构性增量充足时:酝酿——抱团——高潮——主流轮动——主流逼空——瓦解。在4月27日时我的判断是已经从缩容逼空走向瓦解了,但是周五的强力修复外加市场成交量放大又将这一判断彻底推翻,现在的判断是市场在走路径②,并且处于主流逼空——瓦解的阶段,搞不好会像锂电最后那轮,牛逼的穿越比较长时间,但大部分也还不是瓦解,只能说掉队不涨了,少部分一路新高。(这个少部分就应该被当赛道逻辑了,中报开始可以兑现业绩的那批)
4、关于AI里面的赛道逻辑:赛道首先具备就是产业发展的确定性和业绩成长的确定性和业绩兑现节奏的可预判性,也因为具备了这些条件,AI和AI赋能里面会走出一些用赛道路径去分析的细分,比如海外应用、比如光模块……简单说一下:先兑现业绩的应该是出海逻辑,海外占比大的应用,国内大模型现在顶多也就GPT3.0的水平,要主动企业或个人主动放心去用明显还是不够现实,至少要进化到GPT3.5以上才够,也就是说目前最先受益的是已经接入GPT的海外应用占比大的公司,最快在中报就能体现出AI赋能的收益,自然也会获得资金最先炒作的逻辑,然后等国内模型什么时候追赶到了GPT3.5的水平,资金再切国内占比大的标的,再去兑现一轮,目前肯定优先出海逻辑。(AI+游戏、AI+营销/电商、AI+OA很多是海外占比大的,所以最近表现最好,可用赛道思路跟随)(AI+影视传媒这块就比较虚,更多可能由于假期和复苏预期叠加)
5、由AI赋能(也就是AI+)辐射出去的TMT这种科技类的整体节奏认为会远远快于这几年牛逼的新能源类,现在信息流通速度比以前快了很多,市场反应也快了很多,同时又有注册制20CM的波动放大,量化的量价模式助力,所以不管是上涨周期还是回调周期,都很可能会比以往更短不少,AI到现在3个月,盘面已经完成了几轮细分切换,节奏比互联网+当时更快,注册制新背景下,拥抱20cm时代的机遇,当时靠的是杠杆,现在靠的是涨速。
6、回到市场整体,全市场在假期前完成了赶底, 5月上旬很可能就确立指数的底部,也很可能在上旬到中旬确立AI的阶段性顶部(但同时也享受辨识度标的最快的一段),而AI的下一轮估计会往后推比较长时间,之所以说会更往后推,主要是考虑这轮赶底结束后,底部弹性起来肯定先是全市场超跌的板块(新能源各个细分、部分消费),然后再开始寻找突破口,这基本上就要先花掉半个月时间,如果几个板块间还有争夺,时间会更久,等到稳定认可,估计最快也要到6月或更久以后,因为也可能下一轮周期不是AI而是先穿插一个周期的其他主线,再下一次再回AI,目前就是用先验哲学的思路先做几个预判然后边走边看。(这个过程中不排除一部分转赛道逻辑的AI标的独立走出不断新高的情况)

预祝大家五一节快乐!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打开淘股吧APP
87
评论(5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枫吟

23-05-01 21:45

0
比较有确定性的是中际旭创
周大蚊子

23-05-01 21:18

0
成长不成长日后才能看到  大的背景是AIGC主线不会跑  网络的东西落地是很快很快的
股票红遍天

23-05-01 19:30

2
AI+金融 其实已经暴动了 财富趋势 大智慧 银之杰。。。
朝阳牧歌

23-05-01 19:21

1
感谢导,我这入市短,有些没经历过,都是在学。试着去摸索,去感应市场,有的时候可能前辈的一句话就能照亮一大片前进的路
贝壳财富

23-05-01 19:21

0
我们见地一样,人工智能就是星辰大海!!
einvest

23-05-01 17:07

7
①教育确实落脚点比较难,所以在互联网+的时候才会最后一波才炒到。
②AI+互金主要是卡在了一轮指数的低点,有很高的胜率,也适合踏空的资金参与;高度没有办法判定,只能跟随;这类大主题细分里面的无缝衔接一直在继续,高度不同而已,不说互联网+当时,就拿前面几年的新能源细分不也是如此?
③在我的框架里,所有的模式在是建立在先做好各类情况的预判,然后做出各个情况的应对方案,接着就是等待市场选择,做出相应的应对。
④临盘的判断其实很少,绝大部分都在预案里面了。
迦叶一笑

23-05-01 14:44

0
AI+教育,这个没有行业落实的节点,买点难以确认。
而AI+互金,如果周5没有上车,节后的买点对我个人来说,也稍微有点尴尬?一是大盘如果还需要回踩,是否会影响到这个细分?二是这个细分短期内的高度判断,不知道该如何锚定? 三是节后开盘,如果高标震荡回落,这个细分是否具备逆高标的能量?
对于一来说,是需要有个提前预判的。二和三则需要临盘判断。
博士怎么看?
einvest

23-05-01 14:13

2
一切都在复制互联网+的路径来的,没有经历过互联网+的人无法真正理解这种无缝衔接的节奏,但历史不会完全相同,节奏和幅度上的区别。
o贤弟o

23-05-01 13:53

0
问题是现在还没发现ai方面类似阳光电源这种成长性的企业
einvest

23-05-01 13:50

7
 大过节的,留言和阅读这么多,足以看出AI热度,市场还是有历史记忆的,互联网+当时的传媒游戏、营销、互金、教育,现在AI+里面传媒游戏和营销已经表现亮眼,就差教育落后,然后互金还没动……此处省略一万字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