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周末的利好。
人来操盘思考的是什么。
是这个利好级别很大,虽然周一开的很高,但多多少少都会参与一点。
但是量化根本不懂什么利好不利好的,偏离度够了又有人承接就会无脑砸,一字板也一样砸。
本身很多能封住的板,因为量化的砸盘,会让愿意承接的人撤单,里面的持筹者一看分时砸坏了,也会跟着砸。
相当于周一量化把筹码全给散户和游资了,本身愿意锁仓认可利好的人,也因为量化的砸盘没有了锁仓意愿,只能跟随砸盘。
之后图形就坏,就没对手盘了,多杀多,都只能割。
想做大级别修复也不可能,只能轮动修复,你上午想做这个题材,下午量化就会去拉升另一个题材。
他们在意的就是换手和振幅。
比如昨天出利好的华为,地产以及
机器人。
今天早盘量化一定会砸,一字板也会砸,只要触发卖点就会砸,之后去水下收集符合买点的个股,下午来继续引导。
这样导致盘面总是多个题材,形成不了合力,下午的题材分化了上午题材的强度。
数板战法靠1个票持续换手打高度带领板块赚钱,因为只有一个题材,很多时候后排都是靠涨停锁定卖出意愿,只想封板,并不是想拿货,毕竟多数人来操盘看见涨停就不会砸了,但是量化根本不管你涨停不涨停的,量化一砸就会有人撤单,一下板就烂了,一放量,就难加速了。
量化的体量没有办法和多数人一样来操作,他们买一个票完全没啥用。
只能不停的板块低吸高抛,就完全破坏了传统数板战法的炒作路径。
要么增量打破这个负反馈,但这样也没啥用;量化会不停的自己开场子弄出新板块炒作,或者有些柚子也会干这样的事情,刻意引导量化,毕竟踏空了不能干等着吧。
举例子就是核污染了,这种搞笑的题材,人来操盘,8.24号下午怎么可能那么短时间形成合力把整个板块快拉升到涨停,这种最多一个回流板,就结束了,之前的情况。
但因为量化,他们不会去思考我买了第二天还有没有人来给我接盘,符合条件就会无脑执行,结果当天把数据,ai给拉崩盘了,多数人也有自己的小心思,踏空了数据,ai就干脆去核污染。
以前不这样是因为去了没人跟,现在有了量化就完全不一样了,题材啥的完全无所谓,就是筹码,能卖掉不就行了。
被核污染拉升弄崩溃的
零点有数,中国科创,
中贝通信本身就是龙头战法的资金在做,预期第二天都是高溢价,结果下午发生这种事情,第二天8.25又是多杀多,没有对手盘。
就和现在的金融一模一样,等到8.26也就是周一,科传,中贝,零点有数,柚子割肉割完了,量化又来抄底了,明天去接,又是大面。
传统模型很多都失效了,现在是量化时代,完全为所欲为。
不怕监管,也不会被监管。
自己多去研究基金公布的量化收益,到底凭什么买房,至于赚的收益去干什么了,我不知道,也不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