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注册制后收获不小,但是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板该打的还是得打,不能为了打板而打板了。打板越来越不符合我的模式。资金量太小,每天只有1两次的机会,我能做的就是买到对的票,就算错了 也得必须控制回撤,不看好,立即清仓,我这种人就是不缺时间。我的目标,肉的次数大于面的次数,肉的整体涨幅大于面的整体跌幅。关于选票,我也不想做垃圾杂毛跟风了,以后只做龙头了,新热点,预期能成为龙头的票。关于空仓,大盘不好就空仓几天,想我这样管不住手的,就算肉了肯定也是小肉,面的话一定会是大面,所以,预判大盘不好,我就闭眼睡懒觉。尾盘如果预判明日反弹就尾盘买。咱也没有那些牛鼻技术,还是稳扎稳打一点,不再要整天大肉了 慢就是快,这句话就是这么来的,时间会给我答案的
1
在强势市场中;做新高、做突破;[淘股吧]
然后,在市场转为弱势时,做超跌;
这就是市场的高低切换。
2. 板块的高低切换;
在强势板块中;做龙头,做高标;
然后在板块的高标震荡时;做补涨。
这就是板块内的高低切换;
3. 板块之间的切换;、
A板块持续强势后转弱;可能进入震荡或退潮;
预判B板块可能启动,则先手进入B板块,持股待涨。
这就是板块之间的切换。
4. 不同市场之间的切换;
A股市场具有多个有差异化的市场;
在主板赚钱效应较差时;
可以切换到创业板、或科创板、也可以切换到可转债市场;
这就是不同市场之间的切换;
5. 不同交易模式、不同交易手法之间的切换;
很多人对交易模式、交易手法混为一谈。
其实它们之间是有差异的。
比如:
做超短;改成做趋势;
这是交易模式的切换。
或做龙头;然后转换成做首板;
这也可以看成是交易模式之间的切换。
但假如同是在龙头模式中
以前是打板、接力买入;
然后这段时间打板、接力溢价较低;所以改换成低吸买入;
这就是交易手法之间的切换。
不过很多人无法把交易模式、交易手法真正分辨清楚。
比如在打板、半路的溢价越来越低时,转换为低吸买入;认为这是交易模式的切换(其实是交易手法的切换)。
也是勉强可以的。
6. 仓位的切换;
当市场赚钱效应较强时;重仓、满仓交易;
当市场亏钱效应出现时,轻仓、或空仓应对。
其实这也是一种切换:仓位的切换!
全面理解切换的形式与意义;
并在合适的时间节点正确、有效的进行切换;是短线交易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