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角扶摇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一章第二章放在一起看,第二章是续着第一章进一步说明“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用马哲来说,指的是矛盾的统一和对立性,统一即是同出,对立则是异名。
关键是第二章的这个“是以“,是以是个因果关系词,意思是,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最后这句话极好,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即顺即谦。但是其中的因果关系,怎么理解?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第三章治国者专用,不解了。倒不如把第二章最后一句放入第三章,内容更符合一些。其实这个思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是不可行的,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君主,都会面对来自国外的威胁,不精厉图治,国何以安?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四章是继续释道,内容承接第一章天地之始万物之母,这里说的是万物之宗象帝之先。感叹的意味更强一些,用现代的话说,大致是,牛啊,牛逼大发了,汝之屌盛!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五章内容出现经典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所谓刍狗,祭祀用的稻草做的狗,用之即弃。
这句话太过残忍了,真相总是就是这么残忍。其实道德经里面这句话很突兀的,因为它总体讲的是顺道事谦,突然说了一句百姓为刍狗,虽说前提是圣人不仁,但圣人仁与不仁,岂是百姓可左右?
后面这句感觉与第一句不搭,从内容上看,更像是解释”道冲“,橐龠是大风箱,农村里以前我在做豆腐的那见过,拉一下风进去,火势更旺了。最后多言数穷,不若守中,跳跃性挺大的。简单讲是说的多错的多,不如中立态度,做个和事佬和稀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