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所谓的“跟随”

23-04-15 20:47 319次浏览
小Z要谦虚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A股开始全面注册制划时代的一周结束,也是结束了一轮相当精彩5个交易日。

见证了一些朋友追新股,抱着所谓“上面不会让门面倒塌的”的信仰和暴富的幻想,最后日内亏浮亏10多个点,次日再来10多个的喜剧
也目睹了一些挂在奥飞的“连板复苏”选手的疯狂和灭亡
一个是活在自己世界里面的YY,一个是将自己的预期强行施加在市场之上,我没有参与到新股和奥飞,但是参与了新股和奥飞的思维本质,在此总结下与自己的对话,看客朋友们就当看猴瞎扯。
对于前者:涨是一定会涨,至于以什么样的方式涨,涨到多少,你自己心里是否有数?
对于后者:当市场的反馈和你的预期出现偏差,你会及时的修正调整还是继续幻想心中刻下的大直线?
————————————————————————————————————————————
感谢浪潮,虽然颠簸的收益曲线让人实在难受,但是还是让我在这方面能增多对于所谓“跟随”的思考:
对于“跟随”,根据当下的认知,我想先划分对象——跟随市场or跟随主力
再划分层次,跟涨or跟跌

这一系列的划分也就体现在整个大起大落浪潮的自我剖析里面吧


第一天的买点我个人觉得就是自己对于跟随市场理解,当你在别的地方的持股体验开始变坏的时候,或许那就是市场在悄悄告诉你该转变当前的思维风格了,那么该怎么转变?转变去哪儿?那就是下一步的要务——跟随主力。

A股5000多个股,通常有着不计其数的主力在耕耘着自己的后花园,找到最夺目的花园并不是太难,难的是要先跳脱出自己当前眼界,众观全局寻香拾美人(当然情人眼里出西施,各自心仪的类型不同那也大可不必求同排异)当时的浪潮就是我的审美。

第二天的减仓,暴露了我第一天进场后内心的翻江倒海,不仅浪潮跟了指数的进一步深调,外加门前一脚的软脚,再加上较重的仓位让我其实竞价就想摁掉部分仓最后还是忍住了留给开盘充分事件观察博弈。这个时候问题又来了,那我交易的是自己的情绪还是对于资金的跟随?显然当下现实是前者,而理想的目标要是做到后者,高开+暴力拉伸其实已经表明了主力强势做多的意图,然鹅我还沉浸在昨日分歧的恐慌当中,容不下一丝的回调扭头直接跟砸。不得不佩服主力操盘的手法,把分歧做到了位,让以我为代表的韭菜在低位就早早舍弃了筹码。开板之后也没有剩下筹码的S点,因为我挂的9.5%,长时间时间没有回封且没有达到这个价位附近的冲高在我的认知当中是不会S的,所以也不用多表,只是想提醒自己,不要因为这次的低概率的事件影响整个体系的判断,要把反思的精力用对地方。

第三天继续将第二天出现的问题进一步裸露在了台面了,当以看多的心态做出了昨日尾盘的格局,那么第三天早盘的竞价表现就是已经远远低于我前一日格局的预判,可是问题来了,脱离轨道的表现并没有拍醒沉浸在无脑看多的我,抱着做T的心理看到所谓的探底加仓后又错过了全天唯一一个上穿的T点后便从做T转变成了加仓硬吃,第二天的s和第三天的b彻底将处在浮盈梦当中的我拍成了sb。

第四天也是严重低于预期的一天,大绿柱跌停的开板,讲道理次日竞价就会有所表现,高开高走甚至涨停都在预期之内,可是万万没想到的低开低走打破了一系列的预判,反弹的S点我觉得并没有什么问题,虽然最终的价格甚至低于收盘价,但是这次的修正相比于昨天的B个人感觉提升了不少,S减仓出来的资金也在别的股上扭亏了当日的账户。

从第四天的交易当中延伸出来的就是第二个层次,跟涨or跟跌,这是一个开放性的思考,就算到了现在我依然没有太多的回答,只是目前的认知我更倾向于致力寻找跟涨和跟跌的性价比,然后再做权衡。为什么说跟跌还需要权衡,因为T+1的制度会让你除了考虑当日的账户反馈之外,还需要为次日的卖权做出估值,跟跌不是纯粹的装死硬扛,而是对于手上卖权的重视,在个股的调整当中,次日若有转强的预期,那么卖权是很重要的,因此预期的转强依然存在的潜在的转强失败,那么卖权会让你在这段转强当中拥有绝对的主动权。所以,更要警醒自己要跳出眼前的涨跌,放宽视野到个股的周期,判断板块、市场的所处的阶段,尽量让每一个bs都填充足够的思考。

最后就是留个下期的准备工作吧,想深入讨论下“分歧”,可能在浪潮见顶之后,我不看好当下就是顶,预期55左右吧至于怎么上去,那又是别的讨论点了
———————————————————————————————————————————————————————————
“复利最大的痛苦在于,每一个当下都觉得赚钱慢;

而波动最大的快感就是,赢一把大的,能回味好多年。

前者是投资人,后者是赌徒。”

——共勉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