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所以追涨杀跌,账户反反复复,多了就腻了,腻了也就不会想着再回到之前那种状态了。
成长?悟道?也许就是看开了,看明白了,不想要再像以前那样生活了。只是经历与阅历多了而改变,
0
怎样彻底戒掉一样东西呢?我的经验是腻了,不需要了,自然就会戒掉。
比如之前特别喜欢一款游戏,达到疯狂痴迷的地步,白天打,晚上打。当时想想戒掉这游戏特别难,卸载了再装,装了再卸载,反反复复。根本做不到。后来玩多了,没啥兴趣了,觉得没有意义,没有了玩的想法,最后一次卸载了,再也没装过,也没有很想再玩的念头,也没有不玩的不适应。然后就戒掉了。
与其说是戒掉,倒不如说是换了一种选择,心里没有戒的念头,自然也就没有不适应。
0
市场着实无聊,没啥看头,乱乱的一锅八宝粥,也不知道谁是个主角,无论追涨,低吸,接力,趋势都是只要你干买,它就敢埋。群里看到一个道友说了句:我仿佛听到大A拿着菜刀在我后面说,都得死,都得死。那情景估计就是下面这张图了。
0
上升期阳多阴少,大阳小阴。震荡期阴阳均分。下降期阴多阳少,大阴小阳。
0
价值派?技术派?消息派?没那么重要,不要给自己贴标签。好比写字,用铅笔就是铅笔派?用钢笔就是钢笔派?没这个说法,合适的场合用合适的笔,都是工具,只用钢笔不用铅笔?不可能吧。
价值,技术,消息也都是工具一样,不同场合用不同的工具,
0
谋定而后动,如果当天没有找到合适的标,或者前一天没有提前选,那今天就不做,不开仓。强制开仓或者强制交易无疑亏损概率加大。
做错不难受,结果踏空难受,怪。
0
断舍离
0
周期第一阶段,混沌阶段。操作高抛低吸,买在分歧延续,卖在修复延续,不可追涨杀跌。
周期第二阶段,主升阶段。操作不惧震荡,捏住不放。
周期第三阶段,震荡或高潮阶段。操作高抛低吸,买在分期延续,卖在修复延续,不可追涨杀跌。此阶段第一次分歧延续是最好的买点,之后每次的分期延续风险逐渐增加,即使是买分期延续也要逐步降低仓位,因为每一次分歧延续都有可能是接第四阶段,越往后可能性越大,也就是风险越大。
周期第四阶段,退潮阶段。此阶段直接下杀,或者走退二进一,退三进一。大题材的第四阶段可以卖在分岐延续,博修复,但是鸡肋行情,最好不做。即使做也是要极小仓位。
0
技术,指标这些东西有没有用?我觉得肯定是有用的,但是不能根据某一个技术或者指标来进行操作。一种技术或者指标是不可能涵盖所有的因素的。要根据个股盘子大小,各种周期,各种题材因素来调整某一技术或者指标的权重。这个过程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
所以说,技术炒股对吗,对,也不对。不断更新自己对于技术的运用才是正确的技术炒股,而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
好比如说古代的战争装备的进化。一开始没有冶炼技术,大家都没有铠甲,武器也只是石头。后来出现冶炼技术,出现了青铜武器,相应的也出现了各种木甲,皮甲。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又有了铁制的钢刀利剑,铠甲也从皮甲,木甲变为了铁甲。这个时候人们发现再锋利的钢刀也无法割开精良的铁甲,又另辟蹊径,出现了铜锤,铁锤等钝器。再后来,火药技术的进步,让铁甲也成了摆设,人们干脆就脱掉了铠甲,又回到了没有铠甲的时代。
试想,在铁甲技术登峰造极的时代,一个擅长制造各种锋利兵器的大师会受欢迎吗?同样,在热兵器为主的近现代战争,一个天才的铁甲大师同样用武之地也不是很多。这里仅针对战争而言。他们把钢刀和铠甲的制作研究到了极致,你能说他们的作品不好吗?他们的作品非常好,但是在不属于他们的年代,他们也会格格不入。
所以最厉害的技术并非某项战法和某个指标,而是能根据市场不断的演变而动态调整自己的能力。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是不会简单的重复。稍微一变形就不懂的怎么做了,那不就是按图索骥了。
0
武当派被朝廷陷害遭到其他门派的围剿,在寡不敌众的时候,张三丰教给张无忌太极剑。张三丰先打了一遍,问张无忌:你记得多少招式?张无忌说:有九成!过了一会又问张无忌:你还记得多少招式?张无忌说:还有三成。又过了一会再问张无忌:现在记得多少招式?张无忌说:全忘完了。张三丰微微一笑:去吧,皮卡丘!众人齐呼:师父,还有这操作啊?
电视机前的我也是惊掉了下巴:武术天才就这?一招都没记住?这还打个锤子啊?这不是去送死啊!
可事实却超出了想象,张无忌凭借着不记得一招半式的太极剑硬是力压群雄,赢得胜利。因为太极剑的精髓和气质已经融入了他的一举一动,已经到了无招的境界,他就是剑术第一了。
有时候再想,成佛成佛,怎么才能成佛?事实上,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世界上本来是没有佛的,直到有一天,一个人的能力,品行,心胸超出了所有人,大家都觉得他高不可及,认为他是个完美的人,我们以后就把这样完美的人叫做佛吧。(很可能是这样),这才有了佛。
所以说是先有人再有佛,一个人的行为超出了绝大部分人,觉悟超出了大部分人就成了佛,但本质上他还是那个他,没有发生突然的变化,只是别人对他的看法和称呼产生了变化。
电影《头文字d》中阿木说了一句总结的话:神之所以成为神,是他做了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所以成为了神。就像拓海的老板,在众人眼里就是一个卖豆腐的,老婆跑了,酗酒,找快乐,打孩子。怎么看都是一个不思进取,人生失意的中年男人。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是秋名山的一代车神。正如他的车一样,是一辆毫不起眼的AE86,在89都出来的时代,只能拿来送豆腐。可就这么一辆豆腐车干掉了职业赛车手京一的Evolution和民间高手高桥凉介的FC,然后,然后又去送豆腐了。它自始至终都是一辆豆腐车,但在别人眼里的豆腐车成了那句“86上山了”中的神车AE86。
有神吗?在别人眼里有神,但是在神眼里,他还是他,并没有变化。人的神是神,神的神还是神吗?
神不神怎么样?佛不佛又怎么样?在别人眼里有意义,在自己眼里没什么区别。明天的自己比现在的自己更好就很开心很有意义。
之前我遇到一个人,他每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就像是救命稻草一样死死的抓着。我很不屑一顾。等我再一回头,嚯,他手里攥的已经是一棵我高不可攀的参天大树了。
但行对事,莫问前程。
回头再看,悟道重要吗?明白了自己该明白的东西,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就够了。悟道的人不会觉得自己悟道,没有悟道的人才一直想着悟道。自己心里尚存悟道的想法,那就离悟道还远。不过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刻意的觉得自己没有悟道从而想达到悟道的境界是没结果的。悟道的人不是觉得自己没有悟道,而是已经没有了悟道不悟道的概念了。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就已经足够了,其他的就是认知外的事情或者是必须要走过的一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