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盘,我从战略的高度跟大家做一个全年度的整体分析,这个分析是排除国际复杂因素、只单纯着眼于国内股市所做出的一个简单分析,因为复杂的因素充满变量,人生充满意外,何况市场,所以我们就简单粗暴的过滤掉太复杂的东西不考虑那么多了。
1,今年A股的大事件是全面注册制改革,前期媒体都在叫嚣全面注册制将带来全面大牛市,并且抬出曾经的股改来类比,这就叫一本正经的胡扯八 道,当初的股改跟今时的全面注册制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二者完全不可类比,具体原因我懒得展开讲了,不然得写太长,我太累你们也未必有耐心看完,所以我直接说结论:全面注册制直接带来股市快速大扩容,这对A股绝对是一个比较大的利空冲击,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弊就有利,既然全面注册制一定会给A股带来利空冲击,在目前3000点出头的低位,为了保证全面注册制能顺利实施,就一定会有政策来保驾护航,上层必然也会想办法扩大入市资金来给放量供应的新股接盘,否则这个事情就没办法顺利干成。那么,有了政策和资金护航,至少可以保证大盘的下跌空间有限,这是基本逻辑,因此本年度不用担心大盘大跌,但你要说在全面注册制的情况下大盘还能狂飙突进,那就纯属意淫了,今年大盘的整体节奏方面就是涨涨跌跌、跌跌涨涨的夹板震荡走势,所以不用太关心大盘,专心做好个股就行了。
2,第一点既然讲了政策和资金两个方面来为全面注册制保驾护航,政策方面好办我就不细说了,关键是怎么解决钱的问题,我来展开讲一下。金融方面1月最大的新闻,社融增量5.89万亿,M2增速爆表,三年疫情放开后,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一致全力聚焦搞经济,首先就在货币政策上反映出来了,但同时还有另外一个数据,1月居民存款6.2万亿也爆出破纪录的天量,
老百姓不花钱了,钱都存银行去了,这个其实也好理解,其一是三年疫情给老百姓上了一次生动的风险课,大家懂得要给家庭留够保障以防备风险和意外,其二是因为房地产是每个家庭最大的支出,当房地产不再狂热老百姓在买房的支出大幅下降时,老百姓手里就能存下大钱了,同时春节后另外一个热门话题是提前还房贷,这又是老百姓在把钱往银行里放,但如果大家都把钱存在银行里吃利息,那其实对经济发展是不利的,钱在银行空转是不产生社会效益的,钱只有流入实体经济才能创造社会效益,所以必须想办法让社会层面的储蓄往资本市场里流来支持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
3,国家一直强调支持实体经济大力提高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全面注册制正是国家实现这一目标的渠道和方法,这就需要社会居民储蓄踊跃进入资本市场,但由于前几年疫情导致经济不振叠加股市表现也很差,市场里各种理财和基金产品都是爆亏,再加上前些年遍地P2P爆雷跑路这些血的教训,还有疫情期收入锐减的风险教育,导致老百姓在不买房后,宁可把钱存银行、提前还房贷都不愿意做理财投资了。所以在今年全面注册制工作铺开前,大家可以看到去年底国家突然推出了个人养老金可以抵免个人所得税的政策,各大银行都在力推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各种宣传和促销,这其实就是国家在想办法给资本市场增开渠道找钱。
4,但对于钱的问题,只有这些还远远不够,钱永远只会流向能生钱的地方,最归根结底的方法,只有让股市好起来有了赚钱效应,社会面的钱才会源源不断的向股市里流入,这就跟过去二三十年的房地产一个道理,有赚钱效应的时候无论你想什么方法拦截都拦不住钱的流入。所以,为了保证全面注册制的顺利实施就需要社会面上的钱积极流入股市,而一个普遍亏钱的市场是不可能让钱有积极性流进来的,为了让钱能够踊跃流入股市就需要把股市搞起来,这个基本逻辑就是本年度大盘最大的底气和保障。
5,BUT,跟当前的房地产怕涨又怕跌一样,股市亦然,一旦过热就更疯狂,给全面注册制保驾护航,就决不能暴涨暴跌,一旦大盘进入狂飙突进的状态,那就意味着很快玩完然后一地鸡毛,具体可翻看2007年和2015年的K线,因此本年度的大盘一定是涨涨跌跌进二退一温吞的震荡盘升节奏,涨跌皆有度。最后归结为一句话:大家对于今年的大盘不用太过看重,跌的时候不要被恐惧吓倒而悲观绝望,涨的时候不要头脑发热疯狂看多,时刻保持理智冷静,精心做好个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