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回顾投资思路变化

23-01-21 21:34 368次浏览
跟着狮子吃肉的鬣狗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正式开始用数据搞股票,算是2021年底开始的,过程中几次投资思路变迁。

第一阶段,自己总结条件
这个阶段始于新希望 这支股票,猪周期从低位反弹,观察之后觉得这个股票特征很明显,低位一根大红柱。然后就爬了2018-1-1之后的股票数据,统计低位一根大红柱的股票,发现成功率和平均收益都比我自己买要强。然后靠着这个条件做了一段时间,效果确实比我自己买好些。但很快就不满足了,因为满足条件的股票太少,一个月最多也就一两次机会。


第二阶段,看书学经典K线形态和指标
因为上一个阶段的不满足,于是开始读书,看经典的股票形态和指标,做成可量化的条件,统计成功率和平均收益。这个阶段发现很多经典的形态和指标,其实成功率都不咋地。比如说:
1、MACD金叉
2、KDJ金叉
3、布林线碰下轨道
书上举的例子看起来的确是效果好,但那是作者优选过的,不好他还出什么书?还有一种可能,是作者其实还有其它选股条件,已经排除了大部分不适用他写的指标的股票,不过是什么条件,不得而知。
过程中也发现了几个不错的形态,比如说:
1、低位跳空低开,然后一根大阳线反包
2、低位孕线,阴孕阳和阳孕阴还不一样
3、低位锤子线
4、低位长上影
这些都还行,但是也经常失败。这个阶段的典型是鼎盛新材,这个股票比较郁闷,从底部抓到它,然后一路吃肉,到四十几个点不知道见好就收,然后就出事了,连续三个跌停板,我跑在第三个,虽然还是有盈利,但是很郁闷。


第三阶段,迷信机器学
自己总结和看书学经典指标和形态之后,都不能满足,于是开始搞机器学,选的方向是机器学,用过几个最流行的开源框架,都不怎么行,于是自己搞了一套。为了提高资金利用率,训练的目标是今日买明日卖的超短线。从训练、测试数据和回测看起来成功率和平均收益都比之前自己总结、经典指标和形态要高很多,而且都是自动化执行,完全不用人工干预。再加上刚刚开始的几次实盘,几乎每天都能抓到涨停,然后就膨胀了,觉得市场最差的时候也有几百支股票在涨,那我训练模型,就可以抓到这些股票。
为啥这么膨胀呢?因为确实做了几次成功的刀尖上行走,比如返利科技巴士在线龙洲股份 等。




尤其是龙州股份,第一天开盘买的,当天一个板,第二天涨停板卖了,然后就核按钮。当时觉得自己牛得不行,马上就要靠股市发财致富了。但现实往往打脸得很快,后续市场下行,我的收益也一路回撤。然后就遇到了改变我想法的转折点——新华联

这个股票,买入当天盈利13个点,我以为算法终于要重振雄风了,结果是回光返照,这个股第二天A杀了,然后我开始怀疑算法,把自动交易停了,结果就一路跌,跌得肉痛。于是开始学人工做T,手里拿了一个多月快两个月,终于房地产回暖了,乘着东风,实现了清仓微盈。

第四阶段,低位做T
因为新华联的这一课,我开始审视我之前机器学的投资,赚钱基本都是最后一口肉,市场好能赚,市场不好经常吃面,交易频率高,经不起连续亏损。新华联要不是房产回暖,估计都解不了套。当然,如果不做T,到那个位置我还处于亏损状态,肯定也不会这么果断的清仓。所以我开始重视做T,总结了一套低位选股,通过不断做T来盈利的思路。
这套思路,我觉得比之前要成熟,因为之前我觉得不用理解机器,只要相信它学出来比我优秀,高概率能赚钱。但是我现在觉得,控制风险很重要,不能在高位介入。
这个阶段,开始放弃之前的机器学模型,重新使用经典指标判断股票是否在低位,是否有反弹迹象。

第五阶段,机器学结合低位做T
第四阶段的思路,使我的胜率有了显著提升,但是我发现,自己选股效率太低,而且选不好就会深套,比如TCL中环 ,这个套了我老长时间。

后来想想,我以为的低位未必就是低位,可能是下跌中继,还是得加入机器学,于是开始训练机器学找低位大概率会反弹的股票,然后结合低位做T的思路做。

未来计划
目前还在人工操作,主要没想好日内机器如何做,后面希望能想清楚怎么用机器自动做日内,人做太辛苦,而且经常选出好股,结果有事情,或者当天股票太多,或者注意力在其它股票上,导致没进去。所以是想要再人工一段时间,总结经验,逐步完全自动化。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