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浅谈2023年大盘运行和板块机会

23-01-19 20:26 37436次浏览
93作手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以下内容仅是个人证券投资的分析预判,不作买卖依据!

在股巴很久没开新帖了,在兔年新春到来之际,谈一下自己对2023年股市走势和个股板块的看法

老股民都知道,A股市场一般都是牛短熊长,回顾下A股历史上8次牛市周期。

第一轮牛市
牛市起点时间为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牛市结束,一轮牛市下来涨幅1380%,牛市运行时间为月1年6个月时间(第1批买认购证的老股民如今安好否?)
第二轮牛市
牛市起点时间为1992年11月17日止跌,随后迎来一轮上涨行情,一路上涨到1993年2月16日高点1558点,整轮牛市下来涨幅为303%,牛市运行时间只有3个月时间以前沪市总共上市公司才几十家,齐涨共跌现象常态
第三轮牛市
A股第三轮牛市时间从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这轮牛市上涨了223%,这轮牛市总共运行了1个半月的时间(本人93年9月开始炒股,正好赶上大熊市中后端的惨烈下跌,曾亏到怀疑人生,最终在三大救市政策出台后,账户亏损又全部回来还有微赢,小白如做了一场梦)
第四轮牛市
A股第四轮牛市就是在1996年1月19日的低点512点开始止跌回去,随后开始震荡上扬迎来一个17个月的牛市行情,上涨到1997年5月12日高点1258点,整年牛市上涨幅度高达194%,这是一波时间比较长的牛市行情。
第五轮牛市
A股第五轮牛市时间是在1995年5月19日的时候开始止跌企稳,随后牛市一直运行到2001年6月14日高点2245点,这轮牛市上涨周期高达2年1个月时间,这轮牛市属于慢牛,整体涨幅为114%。(99年著名5.19科网股行情是老股民难忘的记忆,A股诞生第一支百元股)
第六轮牛市
A股历史第六轮牛市时间是在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 在998点开始止跌,这是A股历史牛市最让股民投资者怀念的牛市行情,从2005年开始上涨一直延续到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见到高点6124点,截止至今A股依旧成为历史高点;2007年牛市一轮牛市下来涨幅已经高达513%,牛市运行时间在2年半的时间。(这波世纪初的大牛市造就很多个人财富神话)
第七轮牛市
咱们A股第七轮牛市就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也就是在2008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在1664点止跌,在政策4万亿的重大利好刺激之下,迎来了熊市之后的超跌反弹牛市行情,至2008年8月4日见到高点3478点高点,意味着运行9个月时间的牛市结束了,一轮牛市下来大盘上涨了109%。
第八轮牛市
A股第八轮牛市也是距离现在最近的一年牛市,那就是2015年牛市行情;上一轮牛市真正是从2013年6月25日1849点开始起步,受到杠杠资金的入市,补足市场资金流动性,随后迎来了2015年的牛市行情,一路上涨到6月12日上证指数见到高点5178点,整轮牛市下来涨幅高达180%,牛市运行时间为2年时间。(杠杆牛!客观讲创业板的大牛市,诞生很多几百元的互联网+新兴产业大牛股)

回顾完前8轮牛市周期,再谈谈2023年行情:
2023年我估计是指数牛,困扰经济的3年新冠疫情终于结束,正是百废待兴时期。资本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枢纽,证券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则是投融资和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对国家经济影响重大。2022年经济总体震荡下行,通胀高企,美联储连续加息,外资担忧持续外流,各大指数全年也是下跌调整。2023年疫情结束全面放开,市场对国内经济复苏的预期强烈,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应该会提前作出正面反应,之前我看的今年上证高点看3600点都低估了。
本次行情可参考下2009年,也就是上面的第七轮牛市行情,宏观环境和货币政策和目前类似,上次是全球金融危机,这次是受全球新冠疫情音响。在央行货币政策宽松下 ,市场投资热钱资金充裕,压制多时的投资欲望强烈,元旦后北向资金持续买入A股是最好的佐证,国内机构还在犹豫不决要不要做多,股市指数已经悄然上涨200点,上涨趋势一旦成形,相信节后必将会引发银行储蓄资金大搬家。(以下是2009年走势图)

2023年看好方向和操作策略:
之前我说过看好国产替代,自主可控的大科技板块(信创,芯片,高端制造),短期要重视“牛市旗手”大金融板块(证券,期货,互联金融),后期指数要大涨肯定离不开证券股的活跃,2015年杠杆牛最后主升阶段也是证券股集体大爆发的功劳。A股永恒不变的真理,涨多了会跌,跌多了会涨,去年跌幅居前板块:消费电子,半导体,新能源车,1月就表现很好。同样之前不被大家看好的渣男(大科技,大金融),2023年也许会让你刮目相看。
由于对后市比较乐观,操作上偏中期持股为主,牛市的初期大部分人是很难察觉,市场也会有分歧,技术上指数站上年线后,中线是积极看多为主。

最后祝老铁们,淘股吧全体职员:兔年吉祥!账户长虹!
打开淘股吧APP
367
评论(54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b0b0

23-03-11 14:59

0
给我吧
b0b0

23-03-11 14:59

0
我也想要
浩然正气走八方

23-03-03 21:49

0
佛渡有缘人,
江湖人999

23-03-02 12:33

0
股海搏击还有吗?
轮回之印

23-02-26 16:19

0
@93作手 请假下大佬,今天拜读了你的著作,对于不加杠杆有了一定的感受。
但对于你所说每个人的系统还是不能正确的判断。
比如我由于性格原因,一直不敢追高和买高位的票;平常都是尾盘低吸上升趋势的跟风票。
请教下,按您的经验,这种思维如果发展下去,会有前途吗?
张千金

23-02-26 09:33

0
老师,我举手🙋🏻‍♂️
笨鸟一个

23-02-25 21:21

0
怎么才算有缘呢,在魔都可以自取,不知道有没有机会
笨鸟一个

23-02-25 21:18

0
哪里有电子版,想去买,谢谢
狙击手阿国

23-02-25 20:32

0
快讯|港媒:俄乌冲突正在加速“杀手机器人”的发展;美团无人机配送获许可证,外卖配送效率提升150%等机器人大讲堂 2023-02-25 15:40 发表于北京
1、港媒:俄乌冲突正在加速“杀手机器人”的发展  图片  据香港亚洲时报网站22日报道,俄乌冲突正在加速推进全球“杀手机器人”的发展。报道称,一项美国国防部指示的更新证实,美国军方正在加强对自主武器的开发和使用。这项更新令于2023年1月25日发布,是10年来该部门首次关注人工智能(AI)自主武器。此前,北约于2022年10月13日发布了一项相关的实施计划,旨在保持该联盟在“杀手机器人”方面的“技术优势”。这两项宣布都反映了世界各地的军队从俄乌冲突中吸取的重要教训:武器化的人工智能是战争的未来。

图片

2、美团无人机配送获许可证,外卖配送效率提升150%

图片

2月23日,美团无人机团队宣布,其城市低空物流解决方案已通过中国民航局审定,并获得了该部门颁发的《特定类无人机试运行批准函》和《通用航空企业经营许可证》(以下简称“批准函”和“许可证”),该审定结果意味着美团无人机具备了成为一家城市级货运航空公司的资质能力,初步开启商业化运营等工作。同期,美团城市低空物流解决方案中的调度系统——美团无人机深圳空中运行管理中心也首次对外亮相。在运管中心内,其自研的运行系统可自主完成半径600公里内的订单航线调度工作,同时完成每平方公里7000架飞机的调度工作,100毫秒内智能识别设备异常。

图片

3、谷歌“量子人工智能”研究获新进展

图片

据英国《自然》杂志22日报道,谷歌科学家团队改善了量子计算机的纠错能力,演示了随着纠错规模增加,错误率反而降低的量子计算。这项工作意味着人们向可扩展的量子纠错更进一步,使量子计算机达到以足够低的错误率运行可用量子算法的水平。

图片

4、丰翼无人机实现跨琼州海峡首飞

图片

2月19日,顺丰旗下丰翼无人机首次开创以省会城市辐射周边县的跨海快件运输业务,新增航线湛江市徐闻县至海口市秀英区,并顺利完成测试飞行,迎来首飞,即将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每日4班,将两地运输时效由隔日达提升至半日达。

图片

5、用于超软可拉伸电子的导电瓶刷弹性体

图片

近日,多伦多大学机械系刘新宇团队和化学系Helen Tran团队合作提出了一种超柔软的导电弹性体(Fig. 1),使其具有低于11 kPa的杨氏模量以及高于2 S/m的导电率,并通过激光切割和3D打印技术制备了一系列超柔软电子器件。该超柔软导电材料是一种由单壁碳纳米管SWCNT和PDMS瓶刷弹性体(BBE)组成的无溶剂复合材料。研究人员验证了该材料的超柔软性,可拉伸性,高弹性,导电性以及环境稳定性,并提出了该材料的图案化工艺以进一步探索这种超柔软导电材料在生物电子器件中的独特应用。该研究最近以“Conductive and elastic bottlebrush elastomers for ultrasoft electronics”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图片

6、美Virtual Incision Corporation单孔腹腔镜机器人获批FDA IDE

图片

2023年2月22日,美国手术机器人公司Virtual Incision Corporation宣布其单孔腹腔镜手术机器人MIRA™已经完成用于肠道切除手术的FDA试验用医疗器械豁免(IDE)临床研究,作为该公司De Novo申请的一部分。在此之前的2022年8月2日,手术机器人公司Virtual Incision 公司宣布,其单孔腹腔镜手术机器人MIRA™将于2024年在国际空间站(ISS)执行技术演示任务。

图片

7、御风未来获1.5亿元加轮融资

图片

2月22日,御风未来宣布于去年12月完成一次加轮融资,由天善资本领投。这是公司在2022年5月完成数千万融资之后的第二笔融资,累计融资额达1.5亿元。本次融资将主要用于2吨级大型垂直起降飞行器M1的研发制造、试飞以及适航取证相关工作的补充资金,巩固提升公司研发和创新实力。目前M1的首架机已经完成静力试验、进入了总装阶段,预计将于3月下线。接下来将有序推进全机系统地面试验,预计今年第二季度可以实现首飞。同时,适航取证工作也在同步推进。
狙击手阿国

23-02-25 20:15

0
居民超额储蓄是否进入股票市场关键看赚钱效应。
李超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我们认为本轮居民超额储蓄在无法大量进入消费、地产领域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将是核心外溢方向,居民超额储蓄将是2023年股市流动性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其是否进入股票市场关键看赚钱效应。个人投资者在牛市中一般在中、后阶段进入股票市场,其对公众信息不敏感,但对熟人相对信任,随着智能手机和社交软件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渗透,微信群、朋友圈等社交形势使熟人之间信息传播速率加快,我们称之为“信息杠杆”,区别于借贷资金的杠杆,信息杠杆是一种虚拟的杠杆,能够强化个人投资者的羊群行为。近期居民对“牛市”的搜索热情有所升温,但实际尚未进入市场,后续还需进一步跟踪,我们认为个人投资者入市强度将决定2023年股票市场的上涨斜率。

浙商看牛市‖再议超额储蓄
浙商证券研究所 半导体风向标 2023-02-24 23:20 发表于浙江


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之十三再议超额储蓄
李超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核心观点

我们在2023年1月9日发布的深度报告《当信息杠杆遭遇居民存款搬家——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八》中估算,2020-2022年我国居民累计的超额储蓄体量共计约3.98万亿。

我们认为,一方面,疫情掩盖了经济结构调整对居民收入预期转弱的影响,即便疫情结束,超额储蓄仍可能继续上升;另一方面,本轮居民超额储蓄或较难大规模形成消费或进入地产,1)与1998年储蓄释放逻辑不同,当前恰逢我国推进共同富裕,如果不能像上一轮通过市场化改革增加居民的刚性消费支出,超额储蓄或较难大体量向消费转换。2)地产新发展模式下,不论是中长期还是短期看,均较难支撑居民资金大量进入楼市。

因此资本市场或成为超额储蓄的核心外溢方向,我们认为居民超额储蓄将是2023年股市流动性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其是否进入股票市场关键看赚钱效应。

01

超额储蓄形成因素的再认识

对于2020年以来居民超额储蓄的大量积累,部分来自疫情防控构成的“被动性”储蓄,部分来自收入预期转弱带来的“预防性”储蓄,我们认为疫情掩盖了经济结构调整对居民收入预期转弱的影响。抛开疫情因素,经济结构转型中导致收入预期转弱的原因有三:1)制造业工资收入总体比服务业低约20%,制造业占比提高过程中收入预期降低;2)经济转型过程中所需要的劳动力与教育体系的匹配度较低,过去吸纳就业人员较多的房地产、互联网、金融等行业扩张受限,而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高端制造业行业存在就业缺口,就业市场结构错配,青年失业率走高;3)灵活就业人口约2亿人,就业稳定性相对较差也导致收入预期下降。另外,理财产品净值化、楼市停贷风波等事件使得居民资产配置风险偏好降低,因此我们认为即便疫情结束,超额储蓄仍可能继续上升。

02

超额储蓄或较难大体量形成消费

我们认为本轮居民超额储蓄与1998年储蓄释放逻辑不同,或较难大体量快速转化成为消费。1998年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内需,拉动居民消费,我国先后在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推行重大市场化改革,促进居民刚性消费支出释放,提升经济动能,解决了高储蓄的问题。

与上轮超额储蓄释放逻辑不同,本轮超额储蓄积累恰逢我国开始推进共同富裕,重点在居民领域推动降成本,以达到“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教”的目标。住房方面,地产新发展模式逐步形成,推动租购并举,经济适用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正在扩容,有望解决租房市场的租住不稳定问题。医疗方面,2019年起至今,政府进行了多轮集采,将更多高质低价药品纳入医保目录,不断降低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教育方面,“双减”政策出台,K12课外培训机构转向非盈利,优质教育资源有望通过互联网开放,家庭的教育支出压力逐步减缓。因此,我们认为如果不能像上一轮通过市场化改革增加居民的刚性消费支出,超额储蓄可能较难大体量向消费转换。

03

超额储蓄或较难大量进入地产

我们认为超额储蓄或较难大量进入地产领域。一是从长期居民预期来看,新发展模式下地产行业将转向“低负债、低杠杆、低周转”发展,叠加“房住不炒”的根本性约束,房地产作为资产配置的重要选项赚钱效应不再,资金或较难进入房地产市场。二是从短期政策导向来看,当前处于新发展模式过渡期,需求端政策仍有放松空间但将以“房价”为底线,时间维度上可能呈现“短周期”的特征;这一导向下居民预期难以出现持续性的修复和改善,地产销售难有大幅提升,储蓄很难像过去转换成居民地产配置。

04

居民超额储蓄是否进入

股票市场关键看赚钱效应

我们认为本轮居民超额储蓄在无法大量进入消费、地产领域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将是核心外溢方向,居民超额储蓄将是2023年股市流动性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其是否进入股票市场关键看赚钱效应。个人投资者在牛市中一般在中、后阶段进入股票市场,其对公众信息不敏感,但对熟人相对信任,随着智能手机和社交软件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渗透,微信群、朋友圈等社交形势使熟人之间信息传播速率加快,我们称之为“信息杠杆”,区别于借贷资金的杠杆,信息杠杆是一种虚拟的杠杆,能够强化个人投资者的羊群行为。近期居民对“牛市”的搜索热情有所升温,但实际尚未进入市场,后续还需进一步跟踪,我们认为个人投资者入市强度将决定2023年股票市场的上涨斜率。

风险提示

国内外经济及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国内资本市场波动性加大,我国居民储蓄意愿仍然较强超预期;外资流入受阻,赚钱效应开启缓慢等。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