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反思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问题,情绪在前,技术在后。板块在前,个股在后,热点板快中,个股节奏是关键
我很能明确最近炒作的是什么,龙头从
通达动力 到
恒久科技 到
汉王科技 。板块从
新能源汽车、
机器人 到
数字经济 到
人工智能。并且当时的小弟我也都知道
通达股份 ,
中远海科 ,
人工智能的小弟就太多了。
关键是就一点,我不知道板块炒作过程的具体逻辑,或者说节奏,比如说:龙头确认基本就在中后期了,我的问题是很难再开始就确定龙头,汉王科技一板的时候恒久科技已经6板了,并且当时同时起来的还有
同为股份 ,
智能自控 。当时的龙头就是恒久科技,直到恒久科技2月2号死掉,汉王科技,智能自控,同为股份的高度板才脱颖而出。直到同为与智能死掉后汉王才脱颖而出,确定龙头低位,但是后面也没有几个板了。只能做跟风连板与补涨。
我的问题就是太过看重技术面成交量异动,太过对于补涨的挖掘潜伏(后面如果没起来那就是意淫)不看重个股情绪本身。更多倾向于补涨,但是有个问题啊,就是补涨就是没启动的票,既然都没启动,那么可选择的标的实在太多了(就算叠加成交量异动,可选择的票也很,但是我只能买一到两只票),我就是买进了一些补涨的标的,有的卖飞了,有的根本没动,但是板块内其他个股却在上涨。说白了就是知道板块在炒作,但是锁定不了个股,涨停的股票我怕高,没有买进逻辑,看见涨停的就愿意去看板块内没动的,意淫能启动,美名其约低吸。
总结:
我觉得我的大方向是对的,就是围绕热点板快炒作,成交量也很重要但是不是核心,方法论就是努力往情绪方面去靠拢,原因是资金都在这里面,市场的核心就是这些。
我的问题在于:很难踏准节奏,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板块起来了,市场热度起来了,就会四面开花,我想什么都把控,什么都抓住,板块炒作的核心有其方法,就是内在的节奏,板块热度有,就会有龙头,龙头与板块热点是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市场一但认定龙头如果一字板,只能参与跟随者,这些跟随者里面就有节奏,会分化出一些梯队,龙头,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低位补涨跟风但不持久)
龙头可以先理解为目前当下的高度板
第一梯队可以理解为同一天或者第二天跟随龙头(当然此时很难判定谁到底是龙头,谁能脱颖而出在别人死掉后还能活着就是龙头,这个需要盘感)涨停的个股
第二梯队就是几天后跟随龙头上涨的个股,或者说几天后跟随率先起来的那批股票上涨的个股,判定重点是时间节点
第三梯队是第二梯队死掉后,涨起来的个股,一般第三梯队个股上涨持续时间短,但是数量多,且补涨的发酵时间长
当然也没有这么绝对,或许龙头,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时间节点上会有交集,就是不会这么泾渭分明,说白了就是情绪的发酵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我要做的就是如何踏准节奏,踏准节奏的核心前提是先手优势,要提前一天就能进场第二天就要有溢价,这是核心,而不是后知后觉。
我首先要做的就是会看,每天都要把龙头,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筛选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先看到板块炒作的全貌,而不是只看龙头,对于板块内其他却很模糊,这样就不清楚节奏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每天必须归纳总结。
还是要多看看92科比,炒股养家,退学炒股,北京炒家的语录,少走弯路吧
@北京炒家 @92科比 @退学炒股 @炒股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