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个人操作总结(高手略过)
这个月总计亏损30个点,算得上血亏的标准了,翻开交割单基本是在1号-20号出现的,并且是连续亏损。期间空仓了三天,冷静了许多,这一周通过打板夹缝中生存,回血近4个点这样。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客观方面
因为2月底注册制的全面推行,导致市场短线生态发生了变化,自身相应的操作模式和心理发生了变化。并没有始终如一的去打板,这里丢失了开贴实盘的初心,在某一个领域没做到专注,闭关的时候我所有的研究的方向都在涨停板,量化统计了无数个数据和指标,封板率基本能控制在80%以上。虽然连板已经被扼杀,首板的溢价率也出现了下滑,只不过买点更挑剔,特别是卖点需要更加精进,但本质上打板投机的性质并没有变化。客观情况,市场并没有取消涨停板,所以理论上打板依然有利可图,至于赚多赚少在于自己的心境。
2. 主观方面
顺应市场的主观,期初市场出现了涨停板和连板率锐减的现象,我觉得我不能再打板了,应该顺应市场做半路低吸和持仓,殊不知这个不是我能力范围,因为在我看来,半路低吸和持仓比打板难多了,这一块我过去研究的太少太少了。偶尔做对,不代表就能做好,幸存者偏差的故事反复无限上演,正确的认知是建立在充分的辩证性论证和成千上万次的实操经验。现在经常看哲学方面的书籍,偶尔也会苏格拉底附体,那种无知和疑问的感觉其实也挺好的,有助于减轻我主观的臆想,考虑问题更加趋于理性。我认为这对做股票是极大的帮助。
4月份对自己的要求:操作上肯定还是打板,直到完全不能打为止。另外买点上做些适当调整,例如现在打板,要因地制宜的买点后置一下,炸板率太高,卖点上要更加的精细,现在普遍高开率很差,例如我这周打的
格林达,
深科技,光靠去忍去拿是不现实的,期望值一定要降下来。加强临盘的细节逻辑和大局观的预判和有必要的空仓操作,4月加油,永远自信。
月度市场总结(高手略过)
总结的东西我始终认为是马后炮,因为通过相的层面去解读,但是也是为了马前炮,因为需要归纳进而论证和推演。
毫无疑问
人工智能,chatgpt及相应的产业链,包括传媒娱乐,
元宇宙的应用方向,以及底层硬件支撑的
半导体芯片,是当之无愧的主流中的主流,老师们都赚肿了,一个个醒目炸裂的翻倍标题,无不让人热血沸腾,起心动念。但好像和我没什么关系。呵呵,做好自己即可。截取3.1-3.31的涨幅数据,名列前20名的涨幅,清一色全部来自于这些方向,共性都是趋势,纯打板操作只能说有利可图,但难度极大。前三名的涨幅
寒武纪(121%),
昆仑万维(110%),
佰维存储(102%),以及主板的
剑桥科技(88%)工业互联(80%)
上海电影(94%)相比之前的连板涨幅行情逊色不少,主要赚钱效应集中在创业板和科创板的趋势。如果做不到持仓和专注一只票高抛低吸是枉然,离开这些方向更是枉然,难度大不是借口,这就是市场的残酷性。这轮
人工智能最大的难度就是轮动的快,但是始终留活口,并且这种活口是不可预见的(我能力有限预见不到),例如今天的
三六零和
拓维信息,
海天瑞声,就不如昆仑万维,
汤姆猫及
同花顺。针对这个方向我斗胆主观判断,结束的信号越来越近了。起码我可以肯定不会纯粹炒作人工智能,后面会更加偏向性
数字经济泛泛化。理由如下:
1. 认知一致,偏散户化,消息面高度刷新,这个是博弈的心理层面,收割总是在一致,无论打板还是趋势,这个共性永远都是一样的。说这个不是抨击散户不能挣钱,只是市场不能打破赚少亏多的自然规律。本质是投机,并非价值投资。价值投资的票一定不会涨的太快,不符合逻辑。健康的西方证券市场足以说明这个现象。
2. 一些前排趋势票技术性见顶,不列举品种,以免混淆视听,但轮动补涨会继续,毕竟软件指数已经进入牛市格局,资金介入非常深,这个也是我认为炒作会趋向
数字经济而并非人工智能。他两是隶属关系,
数字经济涵盖人工智能。所有轮动和补涨一定会持续。所以下周短线的人工智能大面会偏多。
3. 涨幅并不乐观,如果从
同为股份,
汉王科技,
鸿博股份涨停的起始点算起也就2个月了,三倍的品种还是很少的(非要说市场会搞个10倍的品种出来也行),和以前不是一个级别的,这里折射出上面监管的意图,确实没有停牌了,但这种炒作趋势性的投机会打打折扣,中途存在很大的变数。(第三点是个人主观研判)
下月操作方向:半导体芯片、农林牧渔、
军工、消费做储备性预判和应对,软件类临盘应对,中期大方向还是
中字头和
央企改革,短期小方向
跨境支付,
跨境电商,
数字货币保持密切跟踪。
主基调:趋势性行情仍然还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