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下周展望
核心问题:市场面临流动性危机。
指数分析:上证日K线4连阴,深成指周K线5连阴,上证和深证最近一周确实分化明显,但总体上是同步的,符合之前的判断。特别
上证指数最近的走势V型上去,在倒V型下来十分罕见,这种行情只有在极端事件的背景下才会出现。例如2020新冠疫情刚爆发的时候。所以会不会有潜在的利空没有释放,但显然我们是不具备有这方面资源的人。只能跟随市场做预判性判断。虽然我做超短,不怎么关注指数的变化,但指数出现量变到质变的时候,是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良禽择木而息,离开了大环境啥也不是。现就市场出现的几个问题做个小结论述。
1. 流动性的问题
最近几天量能呈现断崖式下跌,最高12000多亿缩至不到9000亿了,如果下周量能得不到放大,短期指数很难有表现,连续20多天的万亿,说没了就没了,基于前面万亿常态化的判断,是保证当下市场正常运行的一个比较大的前提。有量才有价,没量哪来的价。所以关注量能的变化引发的一些投机风格的转变,例如从大票转移到小票的炒作,甚至连板行情再起风云,因为投机永不眠,投机资金闲不住。
2. 中特估结束了没有?
这轮中字头和低估值的大票能够A杀下来,也是预想不到的,也是亮瞎我的双眼,
中油资本的执念就来自于这里,我认为大票A下来难度很大,必然会修复,修复必然修复龙头,事实上就没发生。资本市场有时候是没道理可言的。顺势看才是唯一选择。中特估指数4连巨阴下来,让我看多,我自己都不相信,大概率是结束,顶多做个弱修复,穿越出来的若干个小龙头而已。这轮中特估的发动时机很多人想到06年和15年牛市,但是忽略了增量资金的问题,事实上根本没有增量资金进来,甚至不如2020年7月
光大证券那波金融+免税行情,所以拉上去一旦接不住,自由落体也是必然。齐头并进和普涨是牛市的特征,并非是跷跷板效应。目前周五的
中粮资本是唯一活口,原因不知。
3.
人工智能自从中特估深度调整的4天内,其实人工智能不断有票窜出来,主要是AI+应用端(AI+传媒、AI+影视、AI+
数字人、AI+音响、AI+教育、AI+
数字水印、AI设计)等等,万物皆可AI ,从这一点人工智能近一周是完胜于中特估,所以我可能改变我之前的观点,个人操作方向可能更加倾向于人工智能而非央企
一带一路了,传媒是现阶段应用端的扛把子,上涨逻辑就是技术革命升级带来的降本增效对未来业绩有拉升的预期。这个方向还有区别中特估最大的优势,就是没有A杀,
中国科传,
中国出版,
长江传媒。
中视传媒等等就连
国新文化、
学大教育跌停板也能拉起来,可见资金对这个方向的青睐,对面的中特估
一带一路就不受待见了,
秦港股份,
华建集团,
中船科技,
设计总院,
新疆交建,
陕西建工连续杀跌。包括穿越周期性品种的
鸿博股份,甚至影响到了大盘,9号调整,大盘9号下跌,号召力可见一斑。每次跌停,第二天居然都能给前一天低吸资金赚钱。如果此股下周一能高举高达,基本表明资金做多态度,重新确立市场龙头地位。我一般对穿越线的品种都是高看一线的。至于周五跟涨
剑桥科技我没看懂,大家的10倍预期,我也不知道。意淫的惯早就没了,还是边走边看比较好点。后面这个方向预计会更加聚焦,这个是存量资金博弈下的必然结果。
4. 新能源等赛道的超跌反抽以及一些避险方向的偷鸡摸狗不在我的方向里,超跌一是不具备持续性,二是不具备确定性,我一般做的比较少。当市场风格变化的一个观察点跟踪即可。
风控:人工智能不及预期,盘面一片散沙,资金经常性打野,那么阶段性空仓将成为我的常态化操作了。美债违约预期的影响以及俄乌地缘局势的恶化也是需要注意的。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随性实盘记录,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