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一下,值得反思的地方太多太多:
1、华力是做星链及俄乌战争,8元卖了,当然我不可能持有到今天,但卖得太早;
还有华强也是,核防护。
2、中材是布局
一带一路,最高到14.8 ,9.8卖的
3、东国两股是布局数字化。科创到了31,是在18.5-19.3卖的;国信到了16,是在9.2-9.4卖的
4、露露没卖好,但也算是跟到了全程,10.5开始卖,13.5卖光,算是今年补亏的最好操作;
5、胜宏 消费电子、保利 港股地产、盘江 煤炭股息防御、
凯利泰骨科 跌久了,属于分散布局
3、家化、梅林、光明、华宝是做消费复苏,这是最大的败笔,原以为后疫情的复苏确定性很高,
但实际上一整年的消费萎靡,甚至比以前更差,更大的败笔是将其他股票卖出的的钱全部加在家化上
家化去年跌21%,以为调整够久够深,搏趋势反转。
但是今年家化继续跌27个点,妥妥的价值毁灭。
所有股票赚的钱全部填在家化的坑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