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前面的是第5
我在讲课的时候非常重视讲原理。两种人能讲好原理,一种是原理的制定者,也就是制定规则的人;一种是看清制定规则的人,这需要很长的时间积累。所以,所有的课程叫做原理的课程是最难讲的,它需要讲课的人具有深厚的功底,但在我们的课程规则设计里面,原理课程一直不受重视,觉得谁都能讲,简单讲讲就完了。讲好不易。
我们缺少最基本的敬畏,从认知这个世界开始的。比如,我们缺少对生死的正确认知,缺少对认知体系的系统的培训。
一个例子:有一个画面。一列火车穿越隧道,车头在隧道外面,车尾在隧道另一端,问是什么情况?
2
分开写的意思是怕发不出去,写了半天被封了。
如果把这三年来放在股票市场上,就跟买卖股票是一样的。
1、 股市有风险慎入。2、我有资产积累了,进入市场,能赔钱,差不多可控,也能赚钱,没那么可怕,大盘、周期一起调整,比如说来个530的半夜鸡叫,亏死一堆人。3、从新积累资金,开始敬畏市场,建立交易模式,能赚钱啊,横扫一切。4、又没控制好,有庄家,有各种猫腻,有乱伸手的,亏大了。4、躺平吧,看他能把我怎么样,做长期投资者了。
你就差在第5步了,和对以上的总结了。
3
我们这三年是怎么思维的?
2019-2020 有个恐怖的事情;好像也没那么恐怖;到封城,这个事情确实很恐怖了。
2020-2021 可以战胜,战无不胜,横扫一切。
2021-2022 阴谋、生物战、战争论等等。
2022 年末,该来的还是来吧。
和炒股票的心态有什么联系?
0
促使我进一步思考的是这三年来的生活,尤其是身边的人或者事情,和股市没什么区别。
1
为什么从经济学转向管理学。
前面说了经济学是个无用的学问。如果我把这个发到核心期刊上估计会打了很多人的饭碗。既然很多人靠它吃饭,那就不要做砸人家饭碗的事情。
很久以前我也信奉经济学帝国主义,横扫一切。但从接触股市以来以及后来主要在大学开设管理学的科目以后,才将这两者区别开。开管理学科目纯属爱好和巧合。
比如微观经济学里面大的关于企业的生产模型与会计、管理是什么关系?或者宏观经济学在干什么?
在现实中,我们需要的是雪中送炭的人,而不是过后给我们指指点点的人。
0
最近这几个跟帖比较有意思,正好我可以说说我的思考了。
1
至于对于个股的走势,英飞29日和饮食同天,我看到游资从早上开始,一直在出逃。几乎都是散户换游资的筹码转换。
但是次日,两者走出截然不同的走势,两只票其实都有大资金的进场承接,但是为什么会走出完全相反的结果?
很难说,
西安饮食不是因为29日进入了监管期,而
英飞拓并没有。
0
个人觉得没有必然的走势。只能说大概率。
人人乐周四布局的资金我个人理解周五的监管解除也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至于那么多因素,最后是谁起决定性因素无法确定。
一件比较随机的事情,只要是在结果出来之后再去分析,都有事后归因的主观。
再厉害的辅助指标,也只能说大概率,没有100%,而且你的取胜概率越接近100%,你的盈利期望大概率是反向降低的。
0
兄好!
1
快速反击摆脱纠缠不清状态,除非它放弃,不然就只能通过这类的定式或者路径往上打,可选择衔接的余地或者路径并不多的原因,所以加速也就成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