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悟出一个关于情绪的理解,记录一下吧。
一,养家用“情绪”这个专业名词来解释超短线的环境,我觉得是最为精妙绝伦的。本来情绪是人特有的,但股票是人的
游戏,每一笔挂单背后都站着一个鲜活的人,买入或卖出代表了他们的态度。所谓人有人性,股有股性,一个股票的股性代表了玩它的这些人的人性。大盘有指数,但超短线的环境却没有一个指标,所以,这里情绪就是超短线环境的一个指标,如果还觉得空洞,那就直接理解成赚钱效应和亏钱效应的此消彼长的一个过程,这个完整的过程就叫情绪周期。
二,情绪的最大特点是不稳定,容易感染或传导。现实中你高兴,身边的人也会被感染而愉悦,你痛苦,身边的人也会被感染,同样的情况在股市里演绎。一个题材启动的前几天因巨大的赚钱效应而感染了其它的人跟风进来,这里就体现了情绪的用词精妙。后进来的人推动了题材的进一步发酵,使该题材成为整个市场的焦点,如日中天,(这里对前期资金来说是一个卖点,所以养家说卖在一致)这个阶段叫一浪上涨。但这个时候,第一批进场的那些吃螃蟹的资金已经获
利丰厚,他们急于兑现利润,这就形成了第一次的题材分歧,(这里是一个较好的买点,所以养家说买在分歧)情绪从高点有所回落,形成一浪回调。分歧过后,市场上资金环顾一周,发现新题材并没有起来,还是它最香,于是又有资金进场,形成二浪上涨以及二浪回调。一个大级别的题材可能会形成三四个上涨浪,最终见顶。随着主升龙头的跌停,开启了凶猛的退潮期下跌一浪,由于下跌过猛,这里又形成了一个小反弹,称为一浪反弹。同样的原理可能形成二浪和三浪的下跌以及反弹。(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持股,那么反弹是卖点而不是买点。)最终来到了情绪的冰点。市场在这里重新酝酿热点,如果没有热点,一般是几个小题材轮动试错。或题材走久了资金去攻击了赛道。上涨浪是一浪比一浪弱,下跌浪同样是一浪比一浪弱,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情绪周期,周而复始。所谓华尔街没有新鲜事是也!
三,理解了这个情绪周期就能够对操作上有良好的指导。所谓买在分歧,卖在一致。对龙头战法而言,最好的出手点就是题材第一次分歧的时候介入龙头。所谓择时大于择股,最起码也要买在一个上涨浪的情绪拐点。也就是昨日情绪分歧,今日情绪有所修复才是出手的情绪节点。所以今后开盘,先看情绪,再看个股。情绪决定能不能出手,个股决定怎么出手。所谓环境在上,手法在下。此语为财品新一的口头禅,还是有道理。所以,今后情绪节点是操盘的第一要点。如果能够形成个股与情绪叠加大盘指数形成共振效应,那么这里有满仓的条件,哪怕百亿的盘子,第二天也是秒板。这是复旦高手一瞬流光的大意。这样的话,今后出手的机会并不多,仓位依据情绪来配置,模式可能要转向龙空龙。
四,以上感悟,均是个人在学其它前辈后所获,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学,不知对错和疏漏。今后在实践中验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