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地产股明天能否持有?中长期能否持有?

22-11-29 20:08 256次浏览
碧海惊涛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本人在万达、碧桂园 、宝能等一线房企工作过11年,深知地产利害,所以现已转行氢能源。现在为大家剖析一下地产现状,并非出几个政策就能解决地产的病入膏肓。
第一,先说核心问题,我们正规地产公司有九大部门,那什么部门排第一呢?那自然是销售部门排第一,房儿卖的不好,其他部门干的再好都是白扯。道理很简单,到了年底,只要房儿卖的好,老板赚了好几个亿,就算公司管理的再混乱,大家也都升职加薪、年终奖的;如果房儿卖的不好,老板年底一算账,赔了几个亿,还拿什么年终奖,都该裁员了。什么部门排第二呢?投资拓展部门排第二,也就是负责拿地的部门,首先拿一块好地销售才能卖得好、利润率才会高,拿一块烂地,神仙来做营销总也卖不出去,其次,有了地,才能开始设计、施工、交付,没有地哪儿来的其他部门?其他不一一赘述。
书归正传,既然知道了销售是地产公司的核心,虽然出了几条并购重组及融资的相关利好,用小到地产九大部门来讲,就是解决了财务方面的问题而已,财务排第几?最核心的销售问题解决了没有?谁来买房?现在地产出现的现金流断裂问题最关键不就是房儿没人买,还不上银行的贷款导致的吗?就像沙漠里一个人快渴死了,你给了他一瓢水喝,临时解决了他渴的问题,你走后他没水喝依然会渴死。你只有给他打一口井,源源不断的有水喝才可以。也就是说想根源性的解决地产问题,就必须刺激大家去买房,房企有了销售、有了收入之后现金流自然就衔接起来了。
第二,现在房儿卖不动,直接原因就是疫情导致的民生凋敝,失业的上班族、关门的门店比比皆是,哪儿有那么多钱去投资?就算有,大多数人都本着现金为王的原则把钱存进了银行。其他原因就比如库存过高,为了简单易懂就不说那么多专业术语和数据了,简单讲就是城市里建的房子比人都多。因为我是做HR的,做到HRD之后就感觉在这个职业做到了天花板,想要突破自己,所以就跟城市总申请转了投资拓展,也去过几个城市看过地、跟政府谈过招商引资,我们拿地必须考虑的其中一个参数就是,这个城市乃至这个区的人口是流入还是流出以及量,因为只有人口流入,房价才可能涨,我们拿地才有意义,还会看该区域的库存是多少?多长时间能够去化完毕。如果该地区的新房库存,10年去去化不了,我们盖个楼什么时候能卖完?只有人口流入速度很快,存库少的地区,我们才会考虑拿地。
第三,大家可能对楼盘分类不是那么清楚,现在最好卖的就是刚需盘,也就是户型在60-90㎡左右,价格一万左右,位于市区,医疗、购物、交通、孩子上学等生活方便,销售客群是准备结婚的年轻人。因为是刚性需求,所以这一块是受疫情影响最小的。但是这种楼盘最大的困难是拿地,因为自从实行了招拍挂制度之后,政府卖地都很透明,一块地挂出来之后,各大房企的成本部就开始测算利润率,只要有账算就会去竞标,更无解的是,很多房企,尤其是国资背景的大房企,可能就算是赔钱也要拿地,为了养员工、在当地打品牌或者全国很多楼盘、这个楼盘赔了其他楼盘赚无伤大雅。但是这种楼盘现在已经不多了,而且推出了很容易卖,也就是说现在各大房企手里的这种房源很少了。
而他们压在手里的大多是难卖的盘,例如文旅盘、康养盘,这种楼盘都是在郊区,大户型,占地面积大,面对的客群是投资客、旅游客,当地人谁买这种华而不实的房儿?在现下这种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下,哪儿有人去鸟不拉屎的地方买房投资?现在谁都知道楼市在走下坡路,如果没有政府的限跌令,房价会一路下行,谁还买房投资?多说一嘴,政府为什么出限跌令,最直接就是影响政府卖地的收入,土地性质分住宅、商业、工业用地,产权分别是70/50/40年,政府都是先招商引资廉价卖工业用地,大工厂入驻后,就会吸引来就业的人,有人就需要消费和住房,然后再高价卖商业和住宅用地,土地销售收入占财政不小的份额。
篇幅限制,不说太多了。
总之,地产利好刺激是暂时的,根本解决不了地产的痼疾,而且现在的行情是板块快速轮动,资金大多是一日游,地产大概率明天会走分化,大家手里拿着的可以考虑拿着,高点卖出,如果还没进场的,千万不要追这种大阳线,调整近在眼前。
最后,祝各位股市长虹!$中交地产(sz000736)$$中国武夷(sz000797)$$万科A(sz000002)$$南国置业(sz002305)$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