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下的思考路径,可能需要衔接理解的地方比较多。以下继续开展华强的意淫推演故事会~
首先,按照当下周期的表现来看,大概率没有走完。只是当下周期与周期之间,衔接和缠绕的非常紧密。这在之前我记得去年应该,给大家讲过周期的一个理论,叫做缠绕式周期。大概意思就是,该周期里存在不止一条主线,且主线与主线之间的关系,相互缠绕的非常紧密。表现形式上,类似于穿越周期与当下周期的共存状态。想想看,
医药和
信创这一路,是不是一直是这么过来的。当时把
信创当主线,主做
竞业达 的时候,医药其实是对于信创周期的一种承接的赋能。之前推演故事的时候,记不记得给大家的诡异三问,即信创这个周期的底牌到底是什么。如果追溯本源,实际上信创也是穿越过来的。记得吧,当时以竞业达为举例,去反证周期以及成龙的原因。而当下的医药,因为政策上的变化,导致改变了炒作预期后,逐渐从承接的角色,上升到了主线的位置。但这里有意思的点就来了,对于医药来说。实际上追溯本源来看,其实和信创当时一样,同样属于穿越题材。
那么,从这种角度去推演医药,即又是主线又是穿越,很明显逻辑是有问题的。所以我个人觉得,这种看似不合理的逻辑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可能穿越穿的只是分支,而主线其实是更大类目,即放开线。其实如果这么理解的话,不但可以解释当下又主又穿的市场行为,而且逻辑上也更有延伸性和想象性。如果日后全面放开,从逻辑上讲,医药只是对该线最直接的定向逻辑,但放开后所影响到的其他行业,实际上都是该类目下有可能扩容的方向。这些虽然是后话,但既然意淫,就敞开淫。至少这么多年,也没有因为敞开淫而无度过。且走且看且推的事情。
而对于当下来说,如果按照以上逻辑推演下来,按照这个周期本身的特点,即穿越和主线两套逻辑来推,就只能看两个标,一个是代表当下主线的连板
神奇制药 ,一个是代表穿越的
华森制药 。对于我个人来说,其实神奇制药最好的关注点,应该是它的二板。因为如果做这条线预期切换的话,肯定是找当天分歧且不弱的分离板。从这个角度出发,神奇肯定是个好苗子。而且从筹码角度来说,爆量分歧过前高,还能烂而不弱,就算抛开版块加持,这种状态个股的次日转强的概率相对都比较大一些。筹码+预期切换,最好的节点就是上周五,而这天,也是我砸竞业达的节点。结果当时刚封神又急着换内裤晚上出去干活,所以最后没有去接。后面符合预期直接走加速,再没给机会。今天这种高位炸秒回封,并不是我的模式,主要是看不清状态,所以就没做。华森制药虽然做了,但介入的比较晚。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的属性上。虽然医药整体也属于穿越属性,但从个股属性上来说,华森制药实际上属于竞业达周期下的产物,在没有跟竞业达彻底分离之前,从逻辑上很难证伪。而真正开始分离的点,实际上在昨天尾盘才开始发生,竞业达跌停的状态下,华森制药尾盘突然拉尾,明显是想脱离竞业达周期下的束缚,但是否能分离成功,从推演的严谨性来说,还得看今天。要求不高,只要开盘不直接反水就行。今天上半场明显承接有力,和竞业达再次形成反差,应该算分离成功,所以按照以上所讲的分离逻辑吸了一笔。最后能涨停肯定不是预期之内的产物,但从介入来说,个人觉得应该是相对正确性的交易。这个周期看似正在缩容,实际上如果真要走成大周期的话,这只能算是分支缩容,而大菜可能还没有上。
就好像信创这个周期一样,竞业达作为龙头,是该周期第三阶段的一个最典型的缩影。上周五出大仓后,后面还蹦跶了两天。但实际上回过头看就能发现,上周五其实就是结束第三阶段的分离点。后面的新高,你把它理解成力竭状态也好,理解成相也罢,具体撑一天还是三天,其实都不重要。第三阶段的结束,也就意味着第四阶段的开始。只不过买点相较于前面三个阶段,难度会更大。像第三阶段,类似当时盘中讲53的位置这种 还能用术类估算出来,到第四阶段,仅靠筹码单一的纬度,抓这种极限拐点的难度会大很多。有机会盘中再讲。虽然竞业达二连跌停,但实际上信创这个周期,我敢打包票,肯定没有走完。道理和放开线一样,因为类目太大。好好缕缕整个周期至今为止,到现在出了多少个炒作路径,从信创本体,到
虚拟现实,再到WEB3.0,今天的什么AC,到盘后的
游戏,整条线其实一直属于发酵的状态。所以,竞业达虽然进入最弱的第四阶段,但信创周期本身并没有达到这个阶段,如果此番意淫正确的话,在竞业达第四阶段下,理论上还要出几波补涨。选择
深桑达 A实际上和医药下选择华森其实道理是一样的,两者都属于之前竞业达周期下的产物,最后都和竞业达成功做了分离。且分离路径都是如出一辙,分离点在昨天尾盘,确认分离点是在今天早盘,只不过深桑达A比华森的表现更强。所以和华森制药同样选择推迟到今天早上才介入。
为什么宁愿选择老周期下的产物做预期分离,也没选择新晋补涨的标的,作为预期市场炒作的方向。我个人的想法,还是基于当下周期本身的角度去考量。因为当下属于缠绕式周期。这种老周期下且能成功分离的标,从出身上,它即能承上了之前竞业达的周期,又启下了当下纵深拓展下的周期。承上启下,应该是对于目前缠绕式周期下,个人觉得最重要的逻辑点之一。如果没有承上启下的容器,只是以新代旧,来完成资金承载和更迭,那么这种缠绕的状态,只会越走越窄。难度也会随之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