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每个人都是环境下的产物”这个观点是法国人罗伯特·欧文最早提出的,不管怎样是已经被大家接受认可了。从这个角度去理解“选择”这个问题就有点意思了,我们经常说我做出了怎么样的选择导致了什么样的结果,惯性强调选择是自己的主动行为,细想的话其实是在当时的环境下我们的选择有很多限定,选择其实是被动做出的,就像高考如果分数没有考到一本线,再怎么想去重点大学那也枉费心思。所以我觉得选择本质上还是由环境替我们做出的。众多鸡汤书中对成功的认识解读很值得琢磨了,事后的成功或失败怎么说都行,但是不能脱离当时的环境去看,个人因素清楚易见但环境才是决定力量,就像有人说马云很厉害很伟大,其实在那种环境下大概率是要出来一个这样的人只不过他恰好出现。说回到炒股,从炒股养家提出的心法核心揣摩市场的情绪变化及赚亏效应演变做出应对,大局观是一种高度等认识;A神的行情好多做行情不好时要少做。都是强调对市场环境演变的认识和把握,操作的重心就是围绕着环境变化。于是我试着站上时间的高度从有限的记忆感受去俯视过往几年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一些机会的出现,尽力还原市场当时的环境主因,复盘出下面一图留此记录。
说到选择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是吧里共产主义提到的,她说每次复盘到最后只剩两个不知道选谁的话她最后一定会选到那个最差的,于是她按照墨菲定律,遇到这种情况就分仓两个都上。我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后来我想到的是物理学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没有人观察它显示波的状态,一有人观察它就变成粒子状态),后来引出了现在的量子力学,只能不做选择题全上,不过做对的股票仓位上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