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基本情况
家联科技 主要从事塑料制品、生物全降解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产品主要应用于家居和快消领域,在功能用途上可分为
餐饮具和家居收纳品,在使用次数上可分为耐用品和一次性用品,主要有餐具、包装套件、吸管、日用收纳品等等。
初次发现这个公司是因为我个人是销售类工作,经常全天在外面,中午或拜访客户之间的间隙需要找个地方坐会,
星巴克 、
麦当劳 ,以及喜茶、蜜雪冰城等是我最常去的店,我是一个奶茶,咖啡类饮品的重度爱好者,2021年1月1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正式实施,要求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所有的店都换成了纸吸管,体验很差,尤其像我这种喝的慢的爱咬吸管的,很多要吸杯子里料理的
饮料比如烧仙草和奶茶一类的几分钟后就因为吸管软了,吸不上来了。我有个同事跟我一样,我俩经常一起。我们都笑称这管又阳痿了,得换一根。但是大约是今年初突然发现星巴克和麦当劳包括低端的蜜雪冰城等水饮店都换了PLA可降解吸管,这种吸管既满足要求,而且几乎不会瘪,唯一缺点就是贵一些。但这个缺点是对于星巴克和麦当劳肯德基而言的,对于吸管厂家却是好事。于是我去上市公司里发现的家联科技,公司为塑料餐饮具龙头,国际用户主要为大型连锁超市及餐饮连锁,包括宜家、Kroger等;国内客户主要为大型连锁餐饮品牌,包括KFC、必胜客、蜜雪冰城、喜茶等。
平安证券的研报写,日用塑料制品行业空间大,但由于低端塑料制品进入门槛低,行业内多为中小塑料厂,行业集中度低。2021年原材料上升+海运运费暴涨+“限塑令”升级,行业内中小企业加速出清,向头部集中。
公司为国内既做改性PLA原材料又做制品的企业,先发优势强,技术行业领先。公司与老客户合作多年,限塑后更易借助既有渠道推动全降解产品渗透率提升,目前全降解产品客户包括 “
沃尔玛 ”、“宜家,、“盒马,、"喜茶"、"蜜雪冰城”等,更有较多新客户在竞标、打样、小批量试单 阶段。宜家说2030年,全部产品都用可再生材料,所以现存老客户也有一些继续提升的预期。
二、公司战略是否酝酿着大的变化:
1、进入新一轮产能释放周期,公司此次发行募集资金为 4.66 亿元,用于澥浦厂区生物降解材料制品及高端塑料制品生产线建设项目、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新增 2.4 万吨塑料制品及 1.6 万吨生物降解材 料制品产能,拟投资 10 亿元建设甘蔗渣可降解制品项目。制造端多年积 累,生产批次多、定制多样化能力强,产能于未来几年逐步释放。截至 2021 年,塑料制品设计产能为 72645.44 吨/年,2021 年 1-6 月公司生物全降解 材料制品产能为 1806.74 吨,募投项目达产后,将年新增 24000 吨高端塑 料制品产能和 16000 吨生物降解材料制品产能。
2、外延并购 ,上市不久的家联科技,连续掷出两笔投资。先是在今年5月以总额1.65亿元收购浙江
家得宝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家得宝 ”)75%的股权,之后再8月又收购了一家设在美国的宁波家居企业。
家得宝的主营业务为一次性纸浆
环保降解餐具。从2018年开始,家得宝的净利润就持续下降,去年及今年1月出现大幅亏损,部分生产线处于闲置状态。但家联科技表示,家得宝在环保餐具等纸制品领域深耕多年,公司通过本次收购及增资,拓展公司的业务板块,加快公司在全降解产品领域的布局。
在收购家得宝数月后,家联科技又宣布拟通过新加坡全资子公司Weissbach(Singapore)Pte. Ltd.新设卢森堡全资孙公司Homelink Green House S.à r.l(下称“Homelink Green House”),并通过Homelink Green House以增资及收购股权形式收购Sumter Easy Home, LLC(下称“Sumter Easy Home”或“目标公司”)100%股权。Sumter Easy Home是按照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法律设立,并有效存续的有限责任公司。其主营业务为家居制品。待交易结束后,家联科技将间接持有Homelink Green House240万股,持股比例66.67%,并间接持有目标公司66.67%股权。目标公司将成为家联科技的控股子公司,纳入公司的合并报表范围。家联科技表示,目标公司创始人在家居收纳产品领域深耕二十年,公司拥有成熟的家居收纳产品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业务模式。公司期望借此加快拓展和发展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并补齐在全球商业渠道方面的短板。
3 改性 PLA 可降解材料作为环保产品广泛替代传统塑料的行业东风。叠加消费再疫情后改善重回增长。
三、财务排雷
$家联科技(sz301193)$资产负债率36.56,货币资金减少,因为买了3个亿的
银行理财,3.78亿应收,3.2亿存货。有息负债占比较小。收购形成的商誉也不多,占净资产比重很小不足1%。对外担保也都是不大的金额。
应收和存货以及应付提现一些商业模式上的问题,不过也是toB公司的通病,对下游大客户应该是有账期的,毛利润水平和净利润水平波动也比较大,估计对下游大客户的议价能力也有限,美元汇率波动,以及去年的关税加征估计都是自己吃掉。
四、判断
其实公司上市时间不长,8月份这个中报还是上市以来的第一份中报。之前看到这家公司的时候做了一个小波段就撤了,没什么信仰,这份中报数字还不错,营收大幅增长,利润也断崖。但是4月以来跟着大盘回暖股价也底部起来一倍了,估值个人觉得太贵啦,下不去手。但公司赛道不错,也属于隐形冠军吧,可以密切跟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