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盘中一则突发新闻引发新能源板块加速下跌。
据媒体报道,欧盟委员会正在草拟一项“清洁能源自供”提案,该提案将于当地时间周四开始审议(北京时间今晚)。提案主要有两个相关内容,一是要求欧洲
风电场85%的所用组件、60%的
热泵、85%的
光伏电池、85%的电解槽必须在欧洲大陆生产;二是通过降低公共合同的竞标者等级来限制中国绿色科技产品的进口。
说白了,就是欧洲想通过行政立法来降低对我
国新能源的依赖度。
欧洲跟我国产业链合作密切,在新能源领域对我国进口依赖度较高,尤其是光伏,中国光伏产业链主链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全球市占率均在80%-90%以上;欧洲区域预计中国组件、逆变器市占率分别约在80-90%/60-70%左右;2022年欧洲从中国进口86.
6GW组件,占中国组件出口的56%。所以今天新闻一出来,光伏领跌。
如果新闻属实,那么明天盘前应该可以看到草案初步审议的结果。
盘后有很多机构点评了这个事件,大部分说不用过分担心,因为即使提案通过,后续还需要获取各成员国同意,预计需要花费约2年时间,在此期间国内厂商有较长时间进行相关产能布局;并且这个提案针对公共领域获取补贴的项目,目前这块占比很小,短期影响有限。
这个解释没有问题,但问题的关键不在这件事本身。新能源其实从今年2月开始就持续弱于市场,而这轮弱于市场的根本原因是对新能源需求的担忧,这个需求不在国内,在海外,国内新能源很大一部分需求或者说需求预期是来自海外,但是由于海外经济衰退预期+欧美的限制政策,海外需求不确定性大幅提升。这是本轮新能源下跌的本质,今天的事件不过是情绪加速器。
再联系到之前解读的两会内容,其实都是一体的。当前市场演绎的就是两套体系,在我们这套体系内,我们要强调的是“自主可控”、“补短板”、“扩内需”,强调的是区域合作;而在这套体系之外,要降低原先对外出口依赖度较高的行业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