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一件事(真事):
1、农村供养孩子读书不容易,读书承载着家庭、父母的期望,很多小孩
亚历山大。但确实不少小孩资质平平。高中要上晚自,不管是成绩好的、中不溜秋的、靠后的 都在教室看到11-12点,尤其的高三时,在家里也是拿着一本书。
毕业多年后聚在喝酒的时候,很多人说:A、我根本不需要看,早就准备好了,大家都在看;B、我眼睛看着书,思绪在外面飘,一个字都没看进去
C、这条最关键真实:我每天都在11-12点睡,家里人也知道。没考上、没考好父母总不能怪我吧,我又不是在玩。 做给父母看,做给大家看。我也是这样过来的。
2、推理:现在基金经理,同质化配置严重,大家叫抱团。实际上一是不作为的表现,大家都这样买 万科格力平安
茅台,这是最好的资产,亏了总不能怪我吧? 大家都是亏。 但有几个基民能持有一只基10年20年呢? 看这一年来的名妓:坤坤、彦春、谢治宇、朱少醒、睿远老傅、,亏十几二十几个点很普遍。尤其是基金规模上了100亿之后,换仓更是麻烦,很多经理持有股票1-2年甚至更久扛过整个波段的大跌。
如果要这样抗,我又何必买你的基金呢? 我自己选股 做波段不是更好。
还有一类毛头小伙经理,不管估值,扛着新能源之类的风头 将股价死命往上兑,反正不是自己的钱,多高都敢干。赶上风口耀眼的业绩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