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汽车行业

22-07-17 21:50 323次浏览
笃定的心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 重点推荐:双良节能高测股份宇晶股份绿的谐波东威科技  核心个股组合:协鑫能科 、双良节能、西子洁能联赢激光奥特维罗博特科 、高测股份、宇晶股份、百利科技至纯科技先导智能 、杭可科 技、星云股份天宜上佳迈为股份捷佳伟创金辰股份航锦科技禾望电气华自科技科威尔三一重工 、绿的谐波埃斯顿  本周专题研究:锂电铜箔下游重要应用场景动力电池和储能景气度高涨。上半年新型储能政策频出,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指导。7月12日南网科 技发布公告预计采购规模5.56GW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是今年最大规模的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单体招标。6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27.0GWh,同比 增长143.3%,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9万辆和59.6万辆,同比均增长1.3倍以上。铜箔影响电池性能、安全性和成本,复合集流体成为产业 新趋势。假设2025年我国/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为33%/21%、储能需求为168GWh,PET铜箔渗透率提升至21.7%,则2025年PET铜箔真空磁控 溅射设备市场空间约33.4亿元,镀铜设备市场空间约46.5亿元;镀铜/溅射设备合计市场空间约80亿元,2021-2025年CAGR达189%。PET铜箔处 于大规模应用前夕,同时设备的价格、良率和产能是决定PET铜箔降本、推进渗透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因此率先布局的材料企业与龙头设备公司有 望率先受益。建议关注:国内领先的PET电镀设备企业东威科技、PET铜箔项目有望快速推进的宝明科技双星新材 。  重点跟踪行业:  锂电设备,全球产能周期共振,预计21-25年年均需求超千亿,国内设备公司优势明显,全面看好具备技术、产品和规模优势的一二线龙头;  光伏设备,设备迭代升级推动产业链降本,HJT渗透率快速提升,同时光伏原材料价格下降有望刺激下游需求,看好电池片、组件设备龙头;  换电,2025 年换电站运营空间有望达到1357.55 亿元,换电站运营是换电领域市场空间最大的环节,看好换电站运营企业;  储能,储能是构建新型电网的必备基础,政策利好落地,发电、用户侧推动行业景气度提升,看好电池、逆变器、集成等环节龙头公司;  半导体设备,预计2030年行业需求达1400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提高但国产化率仍低,看好平台型公司和国产替代有望快速突破的环节;  自动化,下游应用领域广泛的工业耗材,市场规模在400亿左右,预计2026年达557亿元,看好受益于集中度提高和进口替代的行业龙头;  氢能源,绿氢符合碳中和要求,光伏和风电快速发展为光伏制氢和风电制氢奠定基础,看好具备绿氢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龙头公司;  工程机械,强者恒强,建议关注行业龙头,看好具备产品、规模和成本优势的整机和零部件公司。

锂电铜箔产业链分解:1)上游原材料及设备厂商:设备厂商包括磁控溅射设备厂商和电镀设备厂商;2)铜箔制造:根据锂电铜箔工艺可分为电 解铜箔以及PET铜箔,其中电解铜箔为市场主流工艺,PET铜箔为新工艺;3)下游锂电池厂商:主要包括动力电池厂商、3C消费电池厂商以及储 能电池厂商等。

 下游应用场景高景气:锂电铜箔下游重要应用场景动力电池和储能景气度高,铜箔影响电池性能、安全性和成本,复合集流体成为产业新趋势。  高安全性:突破了传统内短路防护技术仅能延缓内短路引发热失控,并降低甚至极大牺牲电池比能、寿命及增加成本等为代价的技术瓶颈,彻底 解决了电池因内短路易引发热失控的行业难题。  高能量密度:中间层采用轻量化高分子材料,重量比纯金属集流体降低50%-80%,电池能量密度实现提升5%-10%。  长寿命:高分子材料相比金属具有低弹性模量,电池的循环寿命实现提升5%。  强兼容:将传统集流体直接升级为复合集流体不影响电池内部电化学反应,能够直接运用于各种规格、不同体系的动力电池。  PET铜箔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理论成本低,产业应用势在必行。动力电池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的发展方向对铜箔提出了更高要求,PET复 合铜箔具有“金属导电层-高分子支撑层-金属导电层”的三明治结构,在电池内短路时PET层和阻燃结构可提供无穷大电阻从而有效避免电池热 失控;PET复合铜箔中铜厚度相比传统6μm铜箔减少2/3,相同电芯体积能容纳更多活性材料从而提高能量密度、降低理论成本,产业应用势在必 行。如宁德时代 PET复合铜箔重量比传统铜箔降低50-80%,能量密度提升5-10%,循环寿命提升5%。  随着设备技术进步及规模效应体现,PET铜箔将具备成本优势。据铜冠铜箔中一科技 公告计算,传统6μm铜箔21H1生产成本约为3.71元/㎡, 而PET铜箔当前处于产业化早期成本优势尚未体现,主要降本路径为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与良率摊薄单位固定成本。据我们测算,当铜价维持21H1 水平、设备价格1100万元、线速7m/min、良率75%时,PET铜箔规模化量产后生产成本为2.59元/㎡,低于传统4.5μm铜箔成本0.21元/㎡;假 设设备的良率、线速、价格分别提升20pct、增加20%、降低20%,则PET铜箔生产成本分别降低5.5%、4.4%、5.2%。进一步考虑铜价下跌的影 响,假设铜价回归至2017-2019年的平均水平4.9万元/吨,4.5μm传统铜箔的成本下限为2.57元/㎡,此时当设备价格保持1100万元、良率超过 60%且线速超过7m/min时,PET铜箔将具备生产成本优势。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笃定的心

22-10-27 16:49

0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