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202288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炒股持续学中。但我理解,传统文化中的学与我们今天的学主张大异其趣。孟子所说“学问之道,求其放心”,学问之道的根本就是克去私欲,恢复本明的智慧。而我们现代的做学问方式恰好相反,是“自私用智”,脱离本源,所以学得越多,离智慧越远,某种意义上,老子所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也是这个意思。司马迁批评项羽失败的原因重要的一条就是“奋其私智”,司马父子是归本道家的,他这个批评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易经说“思不出其位”,王阳明说,凡谋其力之所不能及,而强其知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炒股也有这样的现象:越努力,越不赚钱。用力越多成就越少。如朱熹的一首诗的境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这个主题就是传统文化中的为学之道。当用力去思考时,感觉就不顺滑,就动了气,就是私意,因为想要思考出一个“结果”,就是执着,就不是无为了。智慧自然流动时,就是西方心理学中所谓“心流”的状态,就是灵感,就是神乎其神。在这种状态中,人是不执着结果的,不执着结果,结果自然到来。就炒股而言,什么妨碍人看清真相,妨碍人决策:私意的起伏,很用力地想要一个好的投资结果,欲望随着股价起伏,执着于发财致富。至此,就产生一个疑问:炒股都想发财致富啊,不矛盾吗?这有多个视角,简单地说,就是道家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无私而成其私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