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你不需要改变什么,需要改变态度

22-06-11 08:55 454次浏览
浪开天际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前段时间,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观点:

什么才是一个人的本质?

不是他能输出什么、创造什么。而更加本质的是他的态度。

初听,猛然觉得一怔,但说服力不够,接下来这句话彻底征服了我:

一个人的态度、一个人的意图,一个人对世界万事万物的态度,引领着他走完这一生。

我终于被震撼了。虽未见,胜知音!

当时我就想把我的感受分享给大家的,但苦于没有思考透,也苦于没有特别应景的场景和贴切案例来恰如其分的传达其中的韵味。后来发生了几件事,我觉得可以把我的感受分享了。

最近发生最大的大事,莫过于俄乌事件。这个事件,在各大微信群掀起很大的讨论,支持谁的都有,甚至互骂。我就特意从“态度”的角度去观察群里和网上关于这个事情的讨论,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态度压倒一切。

对于一个持有支持俄方态度的人来说,无论任何证据、逻辑和推理,最后的结论都是支持俄。而对于粉美粉乌克兰态度的人来说,任何证据、逻辑和推理,最后的阶段都是粉美粉乌克兰。(特别申明,我没有贬低或者颂扬任何一方,我只是用这个现象举例子来说明态度影响下的观点和争论,下同)

其实双方,很多都是高素质的人,学历很高,在社会上地位很高,见多识广。但双方一旦持有了“态度”,一旦“态度”先行,任何有利于自己的证据,都会被无限放大,而任何不利于自己的证据,都视而不见,甚至当做没有。

我突然明白,其实证据和辩论过程不重要,态度才重要。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你也无法用证据和逻辑去改变一个已经有“态度”的人。

我甚至有一丝悲观,对理性悲观,对逻辑推理和人的反省精神悲观。态度之下,人们往往不是去寻找“真理”,而是去寻找巩固自己“态度”的证据。

不过反念一想,如果有一个人,能够突破这点,那他不就是勇者吗?而我们每个人,如果能够突破这一点,不就是进步吗?

再举一个对待工作的事例。有一天与朋友的朋友同聚,期间朋友的朋友报怨老板让他没完没了的加班,太气人了。但他又说了一句,很奇怪,为什么我打游戏、看肥皂剧能连续看到深夜甚至通宵也不觉得累,而一听到公司要加个班就觉得心累。我忽然醒悟,这正是我想找的,这正是对工作的态度问题。总是寻找很多事例来证明工作的辛苦,证明老板是错的,就是不找很多事例来证明打游戏看小说是虚度光阴的。想到这里,我毅然判断,在这种态度的影响下,他还会在他目前的地位下报怨很多年,就是再过几年,他的地位一定会停留在原来的层次上,没有任何进步。我不想试图改变任何人,只是,只是一种假设,如果他把当初打游戏的态度用到对工作的痴迷上,反证都是深夜,反证都是痴迷,反证都是愉悦,只是对象发生了改变,变成对工作痴迷的态度,以及在这种态度下不知不觉中痴迷于自己在工作上的成就、在观点上的语出惊人、在效果上的令人刮目相看。正是这一点点的改变,就从打三天三夜王者荣耀也不觉得累变成在公司加三天三夜的班也没有觉得多累,没强求自己进步却因自己的痴迷脱离了原来用时间挣钱变成了用观点挣钱,脱离了原来的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蜕变,而这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毫不强求中实现的,这叫水到渠成。这个结果的区别仅仅是因为当初对工作的态度而已。你最不想在低层次呆却因为态度而要呆更长的时间,你最不想变成让自己讨厌的人而你却长时间身在其中乐在其中。

进步的本质是什么?不就是在态度上前进嘛?

无论我们看什么书,听什么观点,如果“态度”没有变,基本上等于白看白听。因为你不会上心。只有态度变了,才算真正的“看懂听懂”。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突破原有的态度,才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

耐得住正确对象下的态度所拥有的“寂寞和快乐”,才不会陷入反方向所拥有的“无聊和空虚”,抵挡诱惑和沉迷不悟。要质变,请沉下来,想想你的态度,坚决拥抱你对正向事物的态度,读懂“寂寞的内涵”,静待化茧成蝶时的那份高高在上。请你好好品……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