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新基建:新主线惊涛拍岸!
一个板块几十只票涨停,十几只涨幅20%,这种市场奇观多年未见,预示着新主线诞生了,不用怀疑!
三个方向的利好逻辑:
一、政策利好
每一次疫情,是体制改革的重要契机,也是医疗行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据相关部门统计,2022年至今医疗卫生专项债项目已达到3582个、金额高达14730亿元,此外,地方政府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发行医疗卫生相关
PPP项目,进一步补充了资金来源。2022年9月,国家卫计委发文,鼓励医院利用国家贴息补贴政策贷款购买医疗设备,预计撬动近万亿新增市场需求。
二、市场利好
中国正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最近几年每年2000万人退休,一个庞大的老龄化人口数量,对医疗服务、抗衰老、
创新药、慢性病管理、健康黑科技、植入性设备等,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刚性医疗服务需求越来越大,但目前优质医疗服务紧缺,医疗新基建扩张与医疗服务行业规模扩大是必然之路。
三、超跌是最大利好
医疗板块很多票已跌得惨不忍睹,也跌透了,
通策医疗去年7月最高421,一路下跌,目前132。前几年集釆政策对医疗板块冲击很大,很多机构减持,持仓处于低位,超跌是最大利好,主力机构正在加速布局建仓,一些票已走出趋势,如
开立医疗等。
新主线惊涛拍岸,市场最敏锐的情绪资金已经扑上来了,
大博医疗是先锋龙头。去年11月,
九安医疗横空出世,是因为疫情检测,那么医疗新基建会不会再爆发一只超级龙头?
这超级龙头会不会在下面的图片中?当然,对龙头,你要做的是:不预测,只追随。
医疗新基建的三个底部逻辑:持仓底、估值底、政策底。
摘自华西
医药崔文亮团队观点:
持仓底,全基持仓医药角度讲,应该创下近10年来的新低,基构手里医药筹码都很少了。
估值底,医药板块明年的估值水平,从PEG角度讲,应该也是近10年新低,整体和2018年底估值水平差不多,但很多个股估值已经创下新低。
政策预期底,从2018年4+7集采开始,一轮又一轮洗礼,集采对医药板块影响,已经遍布和渗透到每一个品类,比如
乐普医疗、
恒瑞医药等,存量收入利润部分已经充分体现集采的影响了,还有一些公司个别品类暂时没有执行集采,但只要有可能,股价早就崩了。因此,集采对医药行业的冲击与影响已经过度反应在股价的走势里了,一些企业经历过集采带来的预期坍塌和盈利坍塌,反而轻装上阵,依靠增量品种实现增长。
发不会这个贴子,有些犹豫,太多的短线情绪资金已经扑上来了,高潮之后难免分歧与震荡。
当然,分析和操作的根本区别在于:分析是基于一定依据而形成的后市看法,而操作必须基于实时盘口行情确认才能行动。
在全球宏观经济最黑暗的时刻,医疗新基建产业意外闪现一片曙光。政策密集释放暖意,集采产品保留合理利润,创新产品享受更大空间。
触底反转,
医疗器械进入上行新周期,压力和机遇并存,存量市场依然残酷,但拥有创新基因的企业将渡两个海——出海和蓝海,打开澎湃的成长空间。
$开立医疗(sz300633)$$大博医疗(sz002901)$$新产业(sz300832)$[淘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