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21年底的彻底反思和对价值理论体系的初步学,也算是对过去几年的一次总结和醒悟吧。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也将坚持价值投资这条路,不投机、不跟风、重个股、轻指数,不断的去完善自己的投资思维。我始终相信,股市赚的是自己认知的钱,而不是运气或者归咎于个人能力有多强,目前总体来说,账户还处于盈利,这也得益于自己的谨慎,当然因为自己的谨慎,也错过了很多走大牛的股票,现在回过头来想,这就是自己的认知所决定的,当初就没有想过他能走多高,那超出你心目中的价格而选择卖出,这个动作本身就是认知的兑现,后面的涨跌又和你有什么关系?
实盘记录之前,我想先来回顾自己的过往经历,也算对自己有个总结和交代,希望这次实盘是长期的、客观的、也是成长的一个过程!!一、首次接触股市
2015年4月份某天,听说股市牛市来了,身边要好朋友,从大学期间一直买入沪深500指数基金也已经翻倍了,我们是12年底出来实,他每月定投1千元,期间也时常听他说
上证指数 又创新低,大熊市啥的,当时的我啥也不知,啥也不懂,所以也没兴趣去了解,现在回想真佩服他的坚持和每月1千元的定投。
回归正传,当时懵懵懂懂我,天天听同事说又赚了好几千,心里痒痒的,想着这钱真好赚,我不跟风买一点都当傻子。就这样,当时的我练K线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开通了证券账号,当时那个激动呀,记得是
长城证券 (现在一直在使用)。入金8千,随着每天几百几百的上涨,身边同事接近疯狂,几乎都重仓股票或者某某基金。可想而知,好景不长,股市开始第一次大的震荡,几乎擦掉了全部利润,对于熊市的即将到来全然不知,追加5千资金,而随着长期的下跌,暴跌,记得当时很多股票一天之类从跌停到涨停,从涨停到跌停,比比皆是。作为(无知)的新韭菜,加入追涨停板的行列,原因只是简简单单的回本便离场,结局可想而知,最终亏损8千以上离场,亏损50%以上。
这看似不起眼的亏损,当时感觉天都要塌了,8千相当于2个多月,这对于农村出来的孩子,从小缩衣节食,感觉就是过不去。经过痛定思痛,加上工作上的压力,每天的时不时地盯盘,严重影响到了工作和个人的成长,甚至有段时间非常的焦虑,感觉自己在这样下去。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我将失去这份工作,失去岗位竞争力,每年过着和应届毕业生抢饭碗的境地,那才是真的万劫不复。在经过激励的思想斗争,下定决心要远离股市,参加职业培训,提升自己,投资自己才是最有效、最长期稳定的收益。记得是16年中,卖掉全部持仓股,戒了烟,当时股市只有三四千的现金,身上无存款。毅然决然的通过刷信用卡,分期的方式报名了某品牌的职业线上培训班(学费:1.7W),抱着必须学会的心态和决心,通过8个月学,工资实现了1倍多的增长,拿到offer的时候,真的激动的要哭了,反复看着offer,不敢相信这事真的,原来投资自己真的会有对等的回报。在后来,通过努力和学,第二年换工作,在好友的建议下,对自己的能力进行了新的评估和行业薪资的复盘,再次拿到原薪资在1倍的基础上,再次上涨50%,至此薪资在原先最低谷时,上涨了4.3倍。而这薪资是长期每月可以稳定拿到的,这难道不比投资香吗? 原来看似过不去的损失,也不过去现在半个月不到钱而已。也得感谢当时的经历,才有后来的奋发向上。当时的薪资低,才会有即使亏损50%以上,也就8千多得资金而已,一切都是认知的变现,我当时想通过投机去获取不属于我的收益,简直是自欺欺人,不自量力。
再此,也奉劝刚毕业、此时有我当时相同经历的朋友,远离股市,提升自己,投资自己,先做到工作上的满意回报,在用闲钱来理财投资,不要天天幻想自己是股神,或者幻想我和其他人不一样,其实,我们都一样,都是普普通通的人,追涨杀跌只是赌徒的行为。价值投资、趋势投资、价值投机、趋势投机,你看清了你是属于哪一种了吗? 再醒悟前,有位前辈的帖子对我感触良多,有句话非常的触动我,大致意思是说,劝解年轻人不要炒股,好好工作,用闲钱理财,不要到时候钱没了,人也毁了,像老鼠一样活着。"像老鼠一样活着",这句话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当时的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把自己陷入一个黑暗的角落,像老鼠一样活着。
现在把原帖奉上,供有缘人可以反省、醒悟,如下:看见论坛几个坚持炒股,而家里又不同意,才发出的感慨 很多时候,一个人没有自制力和反省力,就会埋怨别人,觉得是这个社会不公平。
从来不想想,自己给家人带来的痛苦和失责
我的观点,就3个
第一,如果你是年轻人,觉得其他工作都没有机会,想炒股来改变命运,
我希望他们,能够看到这个帖子,打消这个念头。
“一念之差”很重要
炒股是个深渊,浪费青春浪费时间,很容易让你陷入人生困局,
“
钱没了,人也毁了,像老鼠一样活着”,就是这个画面
过去,我们90年代,社会机会不多,炒股也是博出路的一种, 但现在,炒股真的是最不划算的行当,社会机会比较来说,案例也无数
别去听,什么模式,什么股神,每天杀进杀出,热点什么的
你根本就不知道涨跌,都是蒙,就你那点钱,没什么可折腾的
“一开始,就不要染指这玩意,踏踏实实去工作吧”,不炒股,是你的福气
第二,如果你炒股,已经深陷泥潭,怎么办?
其实就是一个戒赌瘾的过程。你必须离开这玩意。因为不值得,何必去耗费,安安心心工作,等牛市解决问题
炒股,你有巨大损失或者深套,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管它,停止操作,放在那里不动,就地卧倒 有牛市的,牛市会来的,让牛市来纠正你的错误,挽回损失,能挽回多少算多少,
别再纠缠了,至少人保住了,还有希望,踏踏实实去找工作,重新来吧,人生机会其实很大 离开股市,推开新的窗口,你会轻松的 我妈是2007年炒股,不停折腾,不停换股,几年间,我年年给她钱,大概给了她上百万资金,怎么都不应该输 但她依然输,而且是输一大半那种,焦头烂额,心事重重,省吃俭用一辈子的人,那么多钱被糟蹋,心痛。 我劝她不要动了,放在那里,等牛市, 我妈说,中国没牛市,就是有牛市,牛市来了,她的股也没有希望,是烂股,被诅咒的事实上,2015年,是牛市,让她我妈解套的, 只不过,56月配资,几天输了一半,吓住了。永远退出股市,现在快快乐乐的。
人生,需要止损。
你应该反思,
很多时候,正是你炒股那个赌瘾,让你变成现在这个局面的,靠你那点小本钱,你只有这样赌下去,但根本没出路的
至于那些负债的,套信用卡炒股的,了结吧,你已经丧失理智了,窟窿只会越来越大。 我见多了。
第三,股票投资,真的是闲钱和闲人玩的,耐心比聪明更重要。
最重要的是,有闲钱的人有持续的收入来保护投资,也等得起时间,等到大概率的赢局
炒短线,融资,无论你有多么顺风,无论多么会梭哈,当一碰上小概率事件,一次就完蛋,一次就打残
小概率,意想不到的事件和剧烈波动,就是专门消灭赌徒的,消灭杠杆的,消灭方向套利的
比如2015年股灾,2016年熔断,18次千股跌停,比如牛市突然死亡进入熊市残局,连绵不断
对那些,已经赌成惯改不了,或者小本必须每天赌才有机会做大的做梦者,就是绞杀
这些要命的事情,对股票投资者来说,只是一个过程波澜,没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你有工作,家庭收入不错,你有闲情逸致,应该去做中长线股票投资,节奏放慢点,谨慎耐心点
就算遇上非常大的,你想不到的下跌,你反正年年有收入多余的钱,就补仓,
一开始,投资策划,就是做大概率的事,持续在大概率上投资,用时间等,为小概率冗余备份 什么是小概率,就是大盘突然崩溃,或者公司突然瓦解
作为
老百姓 个体,你是用不到金融工具来对冲小概率冲击的,
所以,一开始选公司要谨慎,而且组合一下,几个股票组合
另一个能应对小概率,就是,你有收入,你的收入就是备份,你总是有钱,这就好办了
你的投资,时间拖不死你(明白为什么不炒期货了吧),你还有钱补仓,你就不会输,
中长线投资经验可以慢慢学,又不死人,当你学会持长仓盈利,牛市就会让你大赚
这样,更轻松。
原文出自淘县“丁一熊”前辈忠言劝诫,一直谨记于心,不敢忘却。
二、再次进入股市2018年当时身边已经有10万的存款了,看着15年跟踪过的科技股"
三安光电 "股价一直下杀,记得是国庆前后,买入5万元左右,大盘是在2500点以下,感觉胜率很大(当时还是不会基本面啥的),从股东的增持和员工持股这方面去统计和分析,得出自己买入的时机到了。当然这过程也是崎岖的,但因为是闲钱,压力明显没有15年入市那么慌张,也没想着去追涨杀跌,纯粹是因为觉得便宜了,未来会有不错的收益,这个角度去买入的,当然也不完全是个人独立意识去买入的,也参考了某位大V的分析影响。
这期间也经历过过山车,补仓再补仓。从股价的下跌,到市场传闻财务造假,到证监会发问询函,在到最后清仓卖出。后来冷静下来,再从6月份的重新买入,最后在20元左右就卖出了,这是我第一次非追涨杀跌而盈利退出的股票,现在回想,这个过程是多少的惊险,重仓一只股票,对公司的基本面并不算太了解,仅凭着信念和不服气的心态在操作买卖。有赌博的成分在里面,万一真的强制退市,那真的是扑街了。后来不管资金的多少,再也不敢重仓一只股票了,哪怕在看好,因为自己的认知太局限,太肤浅了,必须的承认这一点。
三、疫情期间20年疫情期间在家办公,股市第一天低开接近10%,记得当时手里有
宝钢股份 、
工商银行 、康臣倍健这几只,总之,总体收益估计在-10%以上,一直死死的拿着,最终反弹后没有拿住,亏损的状态下卖出了,宝钢好像是在6元以下卖出的(后来翻倍)。卖出的原因,应该老毛病犯了。是又想着快了,追了宅经济,新网锐捷、
光环新网 这些,在到后来的钢结构,
无人驾驶等。这段时期,总体收益是不错的,但并不是纯价值,应该算是价值投机,在好公司里买入,大约上涨20%卖出。这段时期,并不是纯题材或热点的跟风。先选公司,在看行业,在给自己一个预期,也形成了自己的一种思维和判断,个股的持股时间平均1个多月以上吧。现在回想,这都是市场的馈赠,而非自己有多牛逼,假设当初一直拿着宝钢股份、
长安汽车 ,
春秋航空 、
鸿路钢构 ,哪种股票拿不出不是1-3倍以上的涨幅。一切的一切都是市场的奖励,而非完全是自己的认知所变现,如果把那个思维放到今年,估计被埋了无数次了吧。
四、现在经*然后无脑的坚持,在加上市场行情好导致,也自己能力没有很大的关系,我只是没有去追涨杀跌罢了,没有重仓一只股票了而已。
股票的买卖就是在你的认知里,用合理偏低的价格买入这家公司的股权,我们享受公司好的年份带来的股价上涨,也必须承受差的年份带来的下跌。只要公司的本身没有出现大的经营问题,那么就可以在公司低谷的时候买入,等待着好的年份的到来,享受他成长带来的收益。
年初从持有
中国平安 、万科A、
平安银行 、
三一重工 、
长江通信 (烟蒂投资)这五只股票,最大回撤总仓位15%,由于种种原因及仓位调整,万科A在3月反弹到21.01元时卖出,亏损3.36%,
中国平安 46.83元时卖出,亏损10.59%,平安
银行15.82元卖出,亏损4.94%,长江通信是最早卖出,16.30元卖出,亏损1.27元。这些股票卖出后补仓了三一重工,然后在16.12元卖出,损失15%。三一的确实是个好公司,抛开他海外增速来看,国内销售一直下滑,联想到他是个典型的周期股,以我现在的能力和认知,实在是没有信心说,只要长期持股,他还会翻倍重回股价的巅峰,未来有机会见到13元以下,或认知的提高后会重新买回。
目前十分满意现在的仓位分布,经过调整后,总仓位目前亏损7%。
①
分众传媒 ,经过上涨,仓位从最初的7成仓位,下降到目前满意的三成多仓位(未来个股持仓最高不超过40%)
买入原因:分众传媒作为国内首家梯媒龙头企业,此次其广告业务是受国内疫情影响最严重的企业之一,敢用7成买入也不是无脑,就是因为太便宜了,他的毛利润和现金流等因素,疫情总会过期。排除疫情影响,他合理估值应该在1200亿~1400亿,至于为什么尽然看好又去减仓,是因为半年报肯定十分的难看,考虑到目前的盈利,加上我的认知不足,只有足够低的成本才能使我持有更加的长久。
②
洋河股份 ,总仓位在三成左右
买入原因:1. 好公司 2. 好价格 3. 先持有,在研究和学财报(
白酒类的财报最干净和清晰,有利于初学者阅读)
买入的理由作为价值投资来说,是有些牵强(实话),确是我的真实想法,我认为胜算比较的高,就先持有看看
③
招商银行 ,总仓位一成左右
买入原因:1. 好公司 2. 好价格 3. 看好零售银行的长期发展 4. 学和跟踪
④ 万科,总仓位三成左右
万科目前的实际仓位是三成,考虑到疫情好转后,今年GDP5.5%目标,地产行业已过至暗时刻,政策面已经无法影响股价的上涨,唯有等经营数据的反转,才是万科重新向上之时。
此时万科的三成只是因为买他更安全,未来随着股价的上涨,估计会把仓位下降到一成。原因是,我认为万科值3千-4千亿,但毕竟过了行业红利,不易仓位过重。第二,万科的现金流丰富 第三,优秀的管理团队 第四,还是财务报表干净易懂,方便未来的跟踪与学。
不过话说过来,万科的
回购多多少少有点缺乏诚意,到6月底,能回购20亿吗?
⑤
创新药ETF(股票代码:515120),目前持仓0成,计划投入一成资金(万科减仓后的资金)
该基金从我关注至今,已经下跌30%以上,最为指数基金来说,跌幅足够的大,长期看好创新药的增速与行业发展,但实在是完全看不懂他们的财报,也不想去投入过多时间,太专业了,此时买入ETF指数在合适不过,翻看了下成分股,重仓股的估值回落到50倍左右,有些在30倍以下,只要创新药保持现有的增速,还是值得持有看看的。
以上所有的持仓股,我并不是有多么的了解公司,
更多是想持有一些好公司,通过长期的跟踪和年报、半年报的阅读分析使自己成长,顺便获得不错的收益。
观察中的股:好行业好公司:
中宠股份 (宠物经济)、
百润股份 (预调酒龙头)、
科大讯飞 (语音AI龙头)、
海康威视 (安防龙头)、
创世纪 (数控机床高景气)
烟蒂投资机会:
碧水源 、
东方园林 、长江通信
*
$分众传媒(sz002027)$ $洋河股份(sz002304)$ $万科A(sz000002)$ $招商银行(sh600036)$ $广发中证创新药产业ETF(sh51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