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股票为了赚钱,但决定下单买入的源动力不应该是赚钱,而是致力于做基于认知的事情。
经常操作基于运气的话,去澳门更容易,股市靠运气发不了大财。
问题是,没有经过长期训练的大脑,很难做到及时判断运气还是认知内。
解决办法,在行动层面
机械设置一个延时机制,可以更深层次思考,这个机制的成本是以往冲动亏损换来的,应该珍惜。
错过的,不用懊恼,而是深刻记忆那一刻的感受和判断机制,应该多些错过。可以把想买而没买的记录下来回顾成败。
大脑在面对我们想要的东西时,不是失控,而是简单直白的下达指令让我们去获取,区别是一些事情不像拿个东西伸手即拿那么简单,很多事情是在利用大脑的这个机制谋利,所以说,股市最根本的东西还是人的大脑在想什么。
当大部分人赚钱时,从大脑到情绪都积极乐观,利于市场进一步推进,会连续上涨,当大部分人亏钱时,躺平或者绝望割肉,利于市场进一步下跌,两个方向,直到某一个因素引发转折,那里就成了所谓的顶部或底部。
大部分时间处于震荡市,所以这种转折的频率很快且不那么明显,但只要抓住了起起落落的节奏,起码亏钱,迷茫是比较难的。
而且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铜板的难度最大,判断力要求最高。
所有的一切,技术,理解都要基于控制力才能展开,否则都是空中楼阁,谈什么对错好坏。
我希望每次临盘面前都有一面镜子,能照出自己的所思所想,然后把它拿出来,放在桌子上,对视,我们是朋友,尝试给他一些建议。
如果这件事能有写出来那么容易,那就好了。知道和做到,本质就是两回事,中间的路就慢慢走吧。人大脑很容易从知道直接跳跃到做到,但现实中通往做到只有一条路,就是每天每个小时的一点一滴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