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创业板暴力拉升,很多人纷纷觉得:
“赛道股要反转了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不敢苟同,认真搜集了一系列财报与基本面资料,试图对各个热门板块的景气度与趋势,跟大家做个综合的分析。
1
首先,根据
券商整理的年报和一季报增速数据,大部分板块的一季报净利润增速是在下滑的。
即使有些板块营收增速能维持在较高水平,净利增速也不太好看。
典型:增收不增利。
代表行业:锂电、
储能、CXO、
风电、
军工。
图片
1)锂电
锂电Q1营收增速153.9%,环比27.4%,反映行业景气度还很高;
但Q1净利润增速117.9%,环比-80.5%,降幅惊人。
主要原因是:锂电产业链一季度受到上游碳酸锂涨价、芯片短缺等影响较大,利润整体向中上游的锂钴镍等资源板块转移。
2)储能
储能也差不多,Q1营收增速132.4%,环比15.9%,但净利润增速-11.8%,环比-137.7%。
毕竟是双胞胎兄弟,都受到上游资源板块的压制,但储能的毛利率比锂电更低,议价能力弱,于是同比、环比双双负增长。
3)CXO
CXO的Q1营收增速68.1%,环比29.4%,而净利润增速32.6%,环比 -25.8%。
CXO的生意虽然跟锂电差别巨大,但逻辑是类似的。
都是下游代工产业,在全球具有高度竞争力,近几年需求旺盛,长期空间巨大,短期都受到了成本上升的压制。
不同的地方是,CXO的利润率更高,生意质地更好,因此业绩稳定性也要强一些。
4)风电
风电的Q1营收增速24.0%,环比10.6%,而净利润增速51.8%,环比 -10.0%。
风电的净利润增速虽然比营收增速高,但环比数据是在下降的,而市场关心的就是这点。
因为这说明,风电的利润率正在承压。
风电行业利润率普遍很低,生意模式比较一般,尤其是锻铸件、塔筒等环节,材料成本占比很大。
在通胀的大环境下,压力山大。
更悲观一点来说,风电要长期面临
光伏的价格竞争,自身的降本速度又比光伏要慢,要赚钱真的很难。
5)军工
军工的Q1营收增速24.0%,环比5.7%,而净利润增速35.7%,环比 -2.6%。
军工行业跟风电类似,营收增速虽然还在上行,但也基本见顶了,很难继续大幅度高速增长。
而毛利率是长期偏低的,属于“赚钱艰难”的那一类生意。
其实风电、军工,都属于吃政策饭的G端行业,长期增速是比较稳定的,上限和下限都比较低。
今年的股价回调,更多属于头脑发热过后的冷静期。
基本面变化没那么大。
2
有些板块就更惨了,营收和净利都在环比负增长。
代表:氢能、芯片、智能驾驶、
医疗器械和服务、
创新药1)氢能
Q1营收增速 29.5%,环比-16.8%,净利润增速-5.0%,环比-70.0%。
这个行业目前还处于商业化的起步阶段,由于营收规模小、受政策影响大,业绩暴涨暴跌都是常态,胆小的就不要碰了。
以龙头
亿华通 为例,公司一季度实现营收9706万元,同比增长超8倍,主要受冬奥会相关政策的催化影响,以为是个大利好吧。
没曾想,归母净利润-2347万元,同比下滑51%。
股价比去年高点直接跌去七成,让人无语。
2)芯片
芯片板块Q1营收增速32.5%,环比-6.7%,净利润增速79.0%,环比-59.0%。
芯片板块的景气度跟下游的手机、汽车两大行业紧密相关,一季度两个行业都受到了疫情的打击,需求低迷。
虽然由于部分芯片仍处于紧缺阶段,毛利率还在相对高位,使得净利率增速快于营收增速。
但经过一年多的毛利率上行,这个阶段已经接近尾声。
明眼人都知道,供应链会阶段性紧缺,但不可能持续紧缺,吃涨价红利是不可持续的。
一季度的净利润增速环比下降,显示最好的日子已经结束了。
3)智能驾驶
Q1营收增速7.7%,环比-10.3%,净利润增速9.3%,环比-23.4%。
一季度营收、利润同比停滞,环比双降,主要原因是疫情影响了需求,通胀压制了成本。
不过,疫情只是短期因素。
智能驾驶比芯片好的一点是,渗透率还处于早期阶段,接下来预期将进入加速成长阶段。
这意味着,最美好的时光,还在前面等着。
4)医疗器械、服务、创新药
医疗器械及服务板块Q1营收增速17.6%,环比-3.1%,净利润增速9.8%,环比-3.8%。
创新药Q1营收增速-0.4%,环比-25.5%,净利润增速-56.8%,环比 -101.0%。
都很惨,主要原因是医保控费、带量采购,营收、净利、毛利率、净利率,全部下跌。
尤其是创新药,四大皆空,可以认为是所有赛道中的最惨板块。
3
相对来说,在这惨淡的寒冬里,营收和净利都在环比增长的,就算是难得了。
代表:光伏、
信创、
白酒1)光伏
Q1营收增速 67.3%,环比14.3%,净利润增速91.8%,环比 42.5%。
光伏是所有赛道中景气度表现最好的,营收、净利都维持了高速增长,同比、环比都可圈可点。
可以认为是大超预期的。
但,正如昨天我分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需求端,主要是欧洲和印度的出口超预期所带来的。
但印度的高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具体可参看昨天的文章《新能源发生巨大变化!》。
接下来的出口形势,也可能受到全球经济低迷、美国贸易制裁的影响,不确定性较大。
第二,供给端,主要是上游硅料的盈利高增长驱动。
如果扣除硅料,整个中下游环节的利润都是在环比下滑的。
因此现阶段,更应视为反弹,而不是反转。
2)信创
Q1营收增速22.3%,环比2.6%,净利润增速60.3%,环比65.2%。
这个行业是面向政府或者金融、电力等行业采购,增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今年有两大看点:
一是稳增长属性,经济下行环境下,政府投入加大,逻辑很顺;
二是受俄罗斯被西方制裁的刺激,国产替代的需求紧迫性很强。
最新的消息是,国家已悄悄下达了一级机关和国有企业在两年内用国产计算机替换进口电脑,随后逐步延伸到地方机关的要求。
整体更换数量约5000万台,目前包括CPU、GPU、内存芯片、操作系统、办公软件,都已经可以实现100%全国产化。
由于去年板块估值已经大幅回调,今年下半年超预期的概率较大。
3)白酒
Q1营收增速22.4%,环比 2.9%,净利润增速26.6%,环比8.7%。
白酒真是打不死的小强,商业模式太好了。
一季度消费如此低迷的环境下,就靠涨价一招,便实现了环比双增长。
下半年、明年,如果消费回暖,岂不是要上天了!
4
我们知道,资金总是短视的.
短线来看,总是热衷于追逐景气度最高的板块。
从净利润绝对增速来看,锂电、储能、CXO、光伏,仍是现阶段景气度最高的板块。
不管有什么瑕疵,一旦市场情绪回暖,短线资金总会抢着往这些板块怼。
从2022年净利润增速一致预期看,储能、锂电、光伏、CXO,同样是排名前列的行业。
这就造成了一个结果:
即使锂电、储能、CXO、光伏等热门赛道已经历了股价的大幅回调。
但估值相对于其它板块,仍然是最贵的。
Q1公募基金仍然在加仓四大板块,只是大幅削减了对白酒的持有。
5
但我认为:
从长期来看,要想获得超额回报,还是应该关注那些:
短期基本面较差,但中长期具有确定性上升空间的行业。
毕竟高景气度的板块,代表的只是过去和现在。
这两天创业板的上涨,我认为主要原因是美联储加息落地后,避险资金回流,情绪回暖。
从中长期来看,
需求端:下半年随着美联储继续加息,海外经济走向衰退,出口下行的风险正在加大;
供给端:过去两年热门赛道的产能投资,将在下半年逐渐落地,竞争正在加剧;
估值端:美联储加息,将对重资产、高负债率的企业造成很大的压力。
因此,我再次重申今年以来的观点:
锂电、光伏等出口制造业,今年不会有大行情,这波只是反弹。
值得期待的机会,还是会落到基建地产和消费
医药等板块。
而热门赛道中的结构性机会将集中在:
白酒、信创、智能驾驶等,相对跟国内需求结合更紧密的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