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请原谅,淘县帖子数每天有上限,在这里我统一回答一下大家的问题。
1、首先,我的文章是我个人的真实经历,无从抄袭,我今年已经50岁了,孩子都不小了。已经过了那些虚头巴脑的年纪,如果你们在全网能找到我抄袭的证据,我悬赏100万,这样好吧。我50岁,炒股22年,我的一半生命扔在股市里了,这可以说是我的一个小回忆录。
2、5倍股是德方某米,价投在这之前就已经有很多经验了,30%-50%利润早就属于家常便饭。德方因为我对
锂电池产业链特别有兴趣,所以前些年做了很多功课,水平在那之前就已经达到了可以写几十页研报的水平。锂电池这个产业链别看近期调整挺猛,根据它的渗透率还远远看不到天花板,这只是产业大周期内的小周期调整而已。今年我看好4680电池和整车压铸技术,与其相关的公司都有可能帮助锂电池产业链突围上游涨价的僵局重回主角赛道上。
3、几百万可以上榜吗?
是可以的,小盘票买个100多万,有时都可以上买4买5。你们可能没注意观察。
4、怎么及时发现赚钱效应和亏钱效应的转变?
大盘周期看涨跌停家数即可,分前高后低型和前低后高型。板块其实也是一样,一旦集体亮相那就是高潮了,后面还可以看红盘比,大面股,龙头炸板等。你主要没惯,没培养出直觉,做多了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我以前都是做excel表来统计数据换取直觉,现在简单多了,
同花顺,通达信,开盘啦软件都有这些功能了。人的问题,把敏感度培养出来。
5、2、3季度怎么看?
2季度不确定的事太多,疫情,战争,加息,缩表,季报,内卷等。进入34季度靴子会逐渐落地,但是那时候再买就有点晚了,都明牌了,价儿也都上去了。这也是一种买在分歧卖在一致,作为操作策略,其实很简单,大盘低估买低估,大盘高估买成长。这两句话字字千金。逻辑就是大盘便宜我比你还便宜,3、4年都难见到的价格,等大盘企稳这种情绪的错杀会修正。而大盘涨起来之后大伙估值都起来了,市场资金更加充裕,于是会选择高成长的股票,因为增速的原因,所以逻辑上会摊低估值,相对也算便宜。而你在配置上建议做个组合,低估与成长都配置一些,然后根据大盘的状态进行移仓(类似期货与现货之间套利的原理),这样相当于布了一张捕鱼的大网,不管未来向那个方法走你都不会吃亏。至于大盘是否跌到了位,这个问题我不太关心,我只知道目前大盘不贵即可。就像你买个黄花梨的手串,原来卖5000,现在卖1000,它未来也许会跌到800甚至700,但是你觉得不贵未来起码会回到2000就行了。做交易最忌讳的就是妄图抄到最低,跑到最高。那样的话,
阿里巴巴早晚就是你的了,不可能的兄弟们。这里面唯一要注意的一个点就是你买的公司一定是好公司,是金子早晚会发光。但是如果你买的假货,那未来就不好说了。至于价投怎么选股不是1、2句话能说完的。但大致是我前面所说那些考量项目。
6、关于质疑我的模式不是游资的很多,统一作答。
这里面有3个点,
a、你们所谓的游资模式不就是龙头股战法吗?龙头股战法是我成长的一个过程,我经历过了,并且已经到达了我个人的极限。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极限,人家赵老哥比我极限大而已。
b、我觉得从赚钱的角度,那种方法能够赚到米,对自己来说就是最好的方法。稳当且能赚到米的所有合法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c、游资群里大佬们他们其实也做价投,偶尔大票上板的时候你看看他们也会在榜上,然后也是波段卖出。像盟主,老赵这种百亿体量,你以为他们大账户在龙头股上?榜上看不到,那么剩下的资金哪去了?八年一万倍难道都是八年每天打板?
7、如何做趋势股,估值是怎么预测的。
技术趋势很容易判断,macd轴上即可。基本面趋势你需要了解的东西不少,政策,市占率,渗透率,天花板,产能预期,净利润预期等。知道了这些估值很容易测算。相对估值和绝对估值,然后参照增速看一下合理不合理就行了。
8、2022年价投怎么样?
2022年对价投来说是个牛市,价投是反人性的,好东西越便宜越高兴,越跌越喜悦,越长越恐慌。我常说的两句话,只会输时间不会输钱。这么便宜拿着等牛市一来卖给韭菜完事。一切着急赚钱的模式,大多数到最后都是亏钱的模式。这是大佬与韭菜最大的不同,比如巴菲特。
9、你运气好我承认,但是我已经付出了我将近一半的生命时间来打磨这把剑,你还会觉得运气是唯一的条件吗? 实话实说,如果有一种办法,让我失去所有资产和现金,但是我能回到24、25岁,我会毫不犹豫的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