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我在陶县开的第一个帖子,作为一路十八线游资目前的体量已经8位数,正在进阶9位数的路上。我说说我的半吊子经历,我是2000年在铁磁朋友的鼓动下开的户,虽然至今炒股已经22年,但2008年以前与普通散户没什么区别,学技术,看指标,听消息等等。2008年股灾6124跌到1664,虽然没赔多少钱,但回撤的百分比比较高,作为一名搞技术的人,骨子里总有一些杠劲,有bug必解决,所以才开始漫长的真正炒股之路。回头想想没想到这条路会这么难走,消耗了那么多年的精力,现在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也许会选择做
餐饮,或者服务业可能更加轻松一些。
下面进入干货,希望我的经历能对各位看官有所帮助。
早一些年头的时候,我的模式就是短线,跟着热点走,那时候着急赚钱,也没什么套路,先亏后平经历了很多年,最后找到了原因,就是大盘的环境是第一重要的。一个热点的持续性往往跟大盘环境非常相关,所以我就干脆改成了右侧交易,没记错的话,那时候大盘30日均线以下的行情我是不看不做的。什么时候大盘上了30日均线,什么时候选择与大盘对比后比较强势的几个板块,然后根据波浪理论与缠论来进行板块轮动操作。板块走坏,大盘走坏,个股亏5个点无条件出场。这个办法虽然可以达到稳定盈利,但是有很长时间都是空仓的,而且出发点就是短线,所以玩的很猥琐,一般吃不到大肉,绝对的利润有限。小资金满足日常消费欲没问题,但是想跨阶级,很难。但是很适合新手进阶的第一阶段,熟悉市场,熟悉热点,熟悉市场的一切规律。
后来由于不满足这个盈利水平,开始学了龙头股战法,养家,A神等等语录全翻了一个遍,也总结了一些规律和技术的沉淀,说实话这个战法的魅力太诱人了,我也很快的开始实战,由此也很快的又进入了亏钱模式。如果说原来做短线的时候是小亏小赚,龙头股之后就是小赚大亏。于是日夜不眠日夜不休的学和复盘,努力了2年之后最后放弃,我又回到了之前的短线战法。又过了N年,突然翻自己的交割单,发现亏钱的原因大多数出在退潮期,忽然悟道,我知道你们根据个人的喜好会把情绪周期分为很多个小阶段,然后每个小阶段都有不同的交易对象。比如退潮期的某个小阶段你们不会去做后排票,都会去做换手龙头或者老龙回头等等。但是我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贪心的陷阱。既:我在涨潮期和退潮期的每个小阶段里都想赚钱。赚到整个情绪周期的钱,另外那时候也不会推演和思考策略,也不看大盘周期的位置。想明白了也悟道了!于是把自己的模式固定在涨潮期,后面只要见到退潮迹象就放弃,另外加上了大盘周期位置的思考和交易的推演。成功率提升,也偶尔上过榜,资金也上升的比较快,到了大几百万的时候,我知道我的瓶颈来了。这个瓶颈是来自于交易心理。钱一多,人就会把钱当成钱了,一笔交易做错亏几十W,甚至上百W,心理承受能力不行了,毕竟一个普通一线城市生活的家庭,一年的生活费用也就小几十万。我开始畏手畏脚,小仓位吧,赚的不多,大仓位又怕回撤。就这样又僵持了很多年。我估计我的博弈类战法这辈子就到这了,这是我的第二阶段。
我是个中年人,我的朋友圈不是很大但也不小,这其中也有很多有钱人,老板,在我做龙头股的这些年里,虽然我盈利的比例不低,但是跟这些做价投的老哥哥们比,我还是个臭弟弟,人家一年赚个8位数的大有人在。其实理由很简单,人家大多数是生意人,用生意的角度去看待上市公司,很多指标和逻辑是一样的。于是我又开始了第三阶段,学价投。说实话,学价投要比学龙头股要麻烦的多,但也简单的多。麻烦在于你要关心国家政策,经济形势,货币松紧,产业逻辑,产业周期,企业发展,财务状况,估值,分红,经营风险,时间效益,甚至管理层人品等等。但是当你真的弄懂了搞定了这些点之后,你对你买的票就形成了很坚实的心理笃定。价投的模式其实是反人性的,既好公司,不贵,没风险,就应该越跌越买。而市值的回撤只要仓位控制的好,基本面没有走坏你根本不需要担心,甚至有时我都懒得打开账户看。当然,没有一路顺风,这中间的小挫折我就不再细说了。2019-2021年,价投重仓股5倍利润,终于跨了一个阶级。我觉得价投也是我的终极战法了。
我目前的状态,大盘这个位置又是一堆讲鬼故事的,整体估值已经很便宜了,我相信国运,计划很简单,买一堆低估、周期底部、低估+成长的票,拿上半年,半年之后卖给韭菜完事,目前仓位7成。偶尔还打打龙头股,目的也是带带我喜欢股票的小侄子。
太晚了,就写这么多,总结一下我的经历,我觉得我的路走的还算周正,如果没有短线经历,直接上龙头股或者价投,不现实,如果没有心理瓶颈也不会走上价投。希望我的经历对各位的思路有所启发,祝各位都能成功,祝您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