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天才“梦之队”的陨落 上世纪的90年代,一个华尔街超级对冲基金公司的兴衰故事,是现代各大商学院课程的经典案例。
这家顶级的基金公司是长期资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因为创始人是被誉为可以“点石成金”的华尔街债券套利之父梅里韦瑟,团队还有两位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还有一位就厉害了,他是前财政部副部长及联储副主席。这组合配置没得说。
因此这家公司被认为是天才组合的队伍,天才梦之队由此诞生。他们的投资策略其实很简单,通过电脑算法,发现不正常的市场价格差,然后通过杠杆进行套利。
从1994年到1997年他们赚的钱难以想象。1995年的回报率为43%,1996年的回报率为41%,1997年的回报率27%。更令人惊讶的是最大单月回撤只有2.9%且所有季度都是盈利的。
万众瞩目的长期资本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的追捧,其中不乏业界大佬。一头扎进去的投资者们并没有考虑过风险,甚至于创始人都不知道风险会来自哪里。因为按照他们的投资策略,像金融危机这种事情,根本就不会发生。
让人遗憾的是,金融危机真的来了。长期资本原本只做债券,后来涉足股票投资、兼并重组投资,同时也大量地投资在新兴市场。长期资本认为这本是千载难逢的买入机会,因为市场很快就会从恐惧中回过神,当局一定会出手救市。
然而事与愿违,很多国家突然发表声明,他们不会考虑偿还国内外的债务,这是长期资本所无法预测的,这家公司很快就发现,每天都在赔钱。这期间创始人不但找到了巴老、老索,也找过雷M兄弟和美林,但没有人愿意出手相助。
就这样,短短的150天长期资本跌去了总资产的90%,进入破产的边缘。后来由米联储出面找到各
大金融机构共同接管。一代华尔街金融巨星就这样陨落了。
回顾历史的经典投资故事,也是为了当下可以更好的投资。首先任何时候投资都不能忽视风险,即使是债券违约和金融危机这样的小概率的风险;就像疫情已经两年多了,今年大棕熊与乌冬面的事件,都是无法预测的。
其次长期资本一直在大面积做多,风险集中度非常高,没有任何对冲。
我认识一个朋友,他去年全仓某龙头股,在一年的时间里不但亏掉了三分之二的本金,连贷款都还不上,而他每个月工资只有5000元。股市投资攒首付的愿望落空了不说,还要考虑如何偿还贷款,以及怎样向跟家人解释。
然而投资是残酷的,如果持仓的集中度过高,再厉害的投资高手也有可能在黑天鹅事件中输个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