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想到距离上初中已经十年了
小学的事已不可追,各自天涯
从初中起到大学毕业的十年里
我掰着手算对我有重要意义的同龄人
九个
5个还有联系
2个一年前还有联系
1个两年前还有联系
1个七年前还有联系
都有pyq
就写九封信吧,感谢你们陪我吹过的风,骂过的煞笔
犹豫了10分钟要不要写,会不会很尬,后来我想写了也没什么损失,顶多个人向社死,如果没有回复那故事也就到这了
九个人,九个点,经济、自动化、小语种、法律、计算机、演艺、播音、计算机、计算机
初步计划以认识10周年为主题,以回忆开题,表达当年想说却又各种原因没说的话,适当准备一些照片。给男性的要粗犷热血,给女性的要细腻得体。
以社交媒体信息重塑十年画像,结合专业猜测未来规划。围绕“这十年”发问,但要自然,不能让人有种窥探生活的感觉。围绕“变化”展开话题,可以是追星、小说、专业选择、工作学。
技巧方面,我一直不知道怎么样不无趣且不厌烦地说废话,应该学这方面知识,即优雅高效地刷存在感。
三种人群,工作、读研、出国,工作的言语风格要稳,把我当学生应对就没意义了;读研的还视作学生;出国的要与国内外经济形势、职业发展结合。
时间点选择,6、7月让给毕业。有一个生日6月,见机行事;9月忙着入学,新朋友,新环境,没心情。暂定八一,应该没事。在此之前,四个人应该能直接约出来,可以订个蛋糕,KTV点歌十年,就没必要写信,写了反而尬住,可以几句话贺卡,和蛋糕一起送。一个啥时都行,预计第一顺位说不定下月就约。两个看能不能一起约,以前就是
三人行,有一个要出国抓紧,也是下月。如此看来真的有必要认真写信的就一个,最容易尬住,但和6月关系好,所以还是有必要先搞定6月。所以,6-1,1;7-2,4;8-1。
如果有机会,一定约出来吃顿饭;如果吃饭愉快,今后你们会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会去维护;如果破局顺利,围绕这九个点拓展当年共识人群。
两个月前和朋友聊天,我无意识地说了句18岁以后遇到的人我不放心,这让我自己都感到惊讶。不过这就是常态吧,笨蛋和坏蛋,你总会遇到很多个,但18岁之前他们还不够笨也不够坏。
四个月前有人和我谈论如何找npy,说线下狼人杀、同事,我想找朋友也是一样的。但是我不认同他说的,从未知入手,线上到线下维护成本太高,而切断成本太低,我要从已知入手,去点亮暗下去的关系网,有时候,认识了一个人就是认识了很多人。此为主线。
支线为线上,我觉得可以尝试在某乎上回答问题入手,交朋友次之,主要练口才,识百姓,见天地。相较
游戏,有效沟通时间更多。如果能趁大佬们还没长成,先混个脸熟那就算走运了。混脸熟前提自身要有一点影响力,所以跳回要写文章递入门函。内容呢?文学、经济、计算机、时事述评、抖机灵。专业性过强受众少,所以可以先从抖机灵入门,这对我来说应该是最难的,脸皮厚点,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不过能旁若无人抖机灵还能赢得满堂喝彩时,其他社交能力也会提升了吧。
复旦这条线还不能放,一个工作一年,我问问题很随和;一个表现出势利,砍掉;一个估计要去投行,人比较逗比,找机会再聊聊;一个二战考上上财,人热心,看他出不出经验贴,同是二战应该能引发他共情。
过段时间pyq应该会放榜,看看他们考研情况,这回走点心电子版记下,别跟大学似的不在意,每个人关键节点应该有所标记。
今年很特殊,一定要抓住,再往后就难了。
内练真气,外修气功,左右护法。
河流交错,城池高铸,盘中泥沙。
一次性把小说看了个够,越看越觉得书中世界有趣但虚假,一带脑子就有种排斥感,也就也来越看不下去。这时候可以去看看名著,但我觉得是时候走出去看看了。
我尊敬的老师们啊,亲爱的同学们啊,四年啊四年,你们到底教了我什么?我绝望地发现,你们教的,你们不懂,我也学不会。但没关系的,造化难求,机缘难觅,这世间万事可能都是运气,但人嘛,又总要做些什么以显示自己的坚贞不屈。
人心不可测,她向你胸膛出剑,又附你耳边细语,探戈起,这危险又美丽的舞姿,让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