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皮肤概念股
电子皮肤作为人形
机器人感知交互的核心技术,正迎来市场爆发期。以下是一些在电子皮肤领域具有技术积累、量产能力或产业链优势的概念股:
汉威科技(
300007 )技术优势:控股子公司苏州能斯达研发的柔性纳米仿生电子皮肤技术成熟,具备高灵敏度、低功耗特性,已实现
医疗健康、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小批量商用。
市场地位:与华为、
特斯拉、
优必选等
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合作,成为其电子皮肤核心供应商,2025年批量供货订单有望落地。
财务表现:多模态感知技术(触觉+嗅觉+红外)产业化程度领先,毛利率达45%,获36家机构联合抢筹。
福莱新材(
605488 )技术突破:全球少数掌握电阻式柔性
传感器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产品具备高灵敏度和柔韧性,可适应复杂曲面。量产进展:2025年第一季度末上海中试线达产,规划产能500万片/年,单机价值量3000元,已与
特斯拉、宇树科技等头部厂商推进定制研发。
财务增长:2024年营收25.41亿元(同比+19.23%),净利润1.39亿元(同比+98.42%),近7个交易日市值上涨16.61亿元。
苏试试验(
300416 )材料创新:研发的基于
石墨烯的柔性应力振动传感器,耐弯折超200万次,可用于机器人、可穿戴健康设备等领域。测试能力:国内唯一具备
MEMS 传感器全链条测试能力的企业,六维力传感器精度达0.1N,满足
军工级需求。市场拓展:环境试验设备业务受益于电子皮肤传感器检测需求增长,近5日市值增长1.63亿元。
祥源新材(
300980 )材料突破:PI基材料灵敏度提升两个数量级,成本较进口低60%,已通过
三花智控A样验证,可满足50万台机器人需求。市场潜力:传闻进入特斯拉供应链(未证实),但已向
三花智控送样,显示技术进取态势。
申昊科技(
300853 )产品矩阵:形成接近式、预接触式、接触式、指压式四大基础电子皮肤产品,并推进多模态感知(触觉、压力、温度)研发。应用落地:电子皮肤传感器已小批量应用于自研操作类机器人及智能四足机器人(机器狗),未来在人形机器人赛道潜力大。
柯力传感(
603662 )传感器布局:力矩传感器已向客户送样,部分头部厂商测试合格,六维力传感器供应人形、协作、工业机器人客户。财务表现: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7534万元(同比+75%),每股收益0.92元(2024年快报)。
安洁科技(
002635 )供应链地位: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模拟人体皮肤压力分布,是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供应链成员。财务数据:2024年每股收益0.39元,2025年一季度每股收益0.05元。
拓普集团(
601689 )核心供应: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核心供应商,已建立电子皮肤研发实验室,柔性触觉传感器通过车规级验证。财务实力:2024年每股收益1.79元,显示强劲盈利能力。
瑞华泰(
688323 )基材优势:高性能PI薄膜市占率35%,为电子皮肤提供关键基材,受益于国产替代趋势。市场前景:随着电子皮肤市场规模扩大,基材需求将持续增长。
长鸿高科(
605008 )材料应用:国内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TPES)主要生产商,产品具备轻量化、高弹性、仿生皮肤触感,已应用于机器人外壳和仿生皮肤领域。产能规模:年产能19.5万吨,满足大规模应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