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的一些思考吧
从纯粹统计上来讲,首板模式,核心模式,中位股模式,都是负收益的,这个养家早就说过,然而还是有稳定盈利的可能,为什么呢。
首板模式的好处是,个股上涨不多,并且有宏观层面的板块预期的买力支撑,或者是宏观层面的情绪买力支持,这时候卖压还不是特别大,宏观的买力对应微观的卖压,买力强于卖压。
核心模式的好处是,市场关注度高,个股形成了一个流动性引中心,市场的水源源不断的过来,卖压层面市场的筹码毕竟是有限的,宏观的买力对应微观的卖压,买力还是强于卖压。
中位股是不行的,中位股卖压大,因为涨起来了,买力又没起来,因为可能性消失了关注度又没起来相对有分流。即使在宏观上是对的,这种对还是不足以覆盖中位股的买卖压差别,所以中位股上赚钱是最难的。
但是,大部分人,包括我,首板模式很容易做成了垃圾股的点点点,就是毫无逻辑,毫无市场的方向,见板就打,情绪上涨期还行,因为市场愿意为任何可能付费,情绪下跌期就要吃面了。
但是,大部分人,包括我,核心模式很容易做成了中高位股接盘模式,因为核心在动,也很量化难定义,各种量化的方法定义的核心必然是已成之迹,处处慢半拍,情绪上涨期还行,情绪下跌期同样要吃面。
所以首板模式的问题在于如何确认市场的大致方向,也就是所谓的板块层面的理解力,打板必须是回应了这个问题以后的首板或者半路才有意义,个股的卖压可以通过筹码结构分析,情绪和市场可以认为是风险。核心模式的问题在于如何确定市场核心,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联动,做核心必须先回应这个问题,那么低吸追高才有意义。核心的定义是个股与情绪之间的关系,板块和市场可以认为是风险。但不要以为核心和首板的问题是独立的,那个作为整体的宏观市场,包括但不限于板块周期,市场周期,情绪周期,其实本质上是一回事,只不过是不同的侧面罢了。
首板大概是小小虫,炒家,
创世纪,核心大概是鄂华少,远山1982等等,而涅盘在我看来应该是两者兼有。
中位股不是不可以做,首板和核心有了宏观逻辑才可以做,以宏观对抗统计规律上面的负收益。如果对于个股还有很深的研究,那么当然可以做中位股,因为这时候,已经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不确定性了。这就是科比和退学做
中国医药,从低位到中位到高位的逻辑所在了,虽然买卖点有所不同,但实际殊途同归,中国
医药的微观逻辑是与药的独特性联系在的,但是宏观上又受到板块市场情绪的影响。中位股可以做,但是没有中位股模式,不要轻易尝试,一步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