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压力一,这个前几天说了,就是打新破发太厉害了,这个会给股市蓝筹带来抛售压力,从而大幅度影响指数。这个和IPO配售制有关系。
几年前推出IPO配售制,也算是一大发明,必须持股才能打新,当时打新能赚钱,所以很多稳健的杠杆基金专门来买蓝筹,然后打新。
这样两个好处,一是买的蓝筹稳定了市场,指数不会跌了,二是打新帮助了IPO,一举两得。以前一发新股,股市就跌,这个制度推出后,股市就稳定了指数,还一年发了几百家新股,十分厉害。
但这也有缺点,那就是暂时稳住了指数,发行了大量新股,这些新股一两年后开始解禁,然后抽取场内大量资金,时间久了,就会导致资金不足。
然后加上打新价格高,很容易导致打新没人接盘,打新一旦不能赚钱,机会影响前面的配售持股,配售持股一旦不稳定,那就一连串的反应,会跌跌不休。这个前几天就说过了,算不上马后炮。
2、压力二,就是公募私募机构,这些资金都是有协议清盘线的,比如85%,或者80%,75%,一旦到了清盘线,就必须止损。
最近看到诺安系一季度平均跌幅20%,然后是各种百亿私募道歉,一季度百亿私募平均亏损9%,4月份还在继续跌,这么下去,肯定是很多机构资金要止损的。
所以止损早的但斌,现在就轻松了,后面再止损就容易踩踏了。但斌有些些当初的王健林,被迫止损后,现在轻松了,其他房企则暴雷出不去了。
3、压力三,是融资盘,融资盘这玩意有个回差,比如100万持股,放大到200万(15年前杠杆更大,现在缩小了),如果跌到150万市值,一般人舍不得卖,因为卖了后,持股会大幅度减少,翻身就难了,所以都会扛着,有人5000万本金扛爆仓的。
150万的时候,只有50万本金了,如果继续跌,比如跌到130万,此时也舍不得卖,但不得不卖,因为
券商怕你爆仓,提前强平了。(这是举例,我也好久没玩杠杆了,可能细节有点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