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2000年美国股市的规律,得出的结论是:
高股息的价值股长期收益好于高估值的成长股
[淘股吧]但2000年之后,美国反而是高估值的成长股一再上涨,高股息的价值股表现非常一般
2008年之后,两个指数的代表,
纳斯达克12年12倍,道指12年4倍,差距巨大。发生了什么 ?
最主要是经济增速的变化
2000年之前,美国经济在波动中总体上维持了5%左右的增速,而2000年之后增速维持在3%左右
这意味着2000年之前,以蓝筹为主的传统行业还有增长,所以可以获得估值修复的钱
而2000年之后,这些传统行业在经济大势中普遍低迷,股价自然落后
看我们国家的现状,跟美国2000年前基本一致
经济增速逐步下行,这是经济成熟的表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这种变化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传统行业总体失去投资机会,低利率环境下成长性行业的估值不断抬高
体现在指数层面就是创业板与主板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如果存量还看壁垒的话,增量就要看格局了
就从两大主流赛道看,
光伏跟动力电车市场数据
五月份
太阳能电池出口欧洲接近翻番,国内装机同比增长140%
纯粹从能源结构变化 的趋势看,这种增长是否真的见顶?
再看新能源车,半年数据显示渗透率已经达到21%,正在进入斜率陡增的上升趋势,是否也会见顶?
当然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不是线性前行的,光伏的硅料价格,逆变成熟度,汽车的安全性,续航能力,智能化进程都会制约前进的路径
但这种新经济对社会进步的贡献,对价值判断的重塑的作用我觉得是不用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