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日复盘:早盘基建修复预期太过一致,导致高位都抢到高开,4板5板前排全部一字,根本没有给场外机会。资金只能去做低位,首板一大堆。高位股因为没有深水低吸的机会,性价比太低,缺乏承接一路走低,下午随着
中交地产和
湖南发展跳水,基建大幅回落,出现分歧。部分后排开板,尾盘随着情绪回温,资金又再度回流,
建艺集团成功回封。有意思的是,下午基建跳水时,零售想出来卡位,结果基建一回流,
徐家汇立马跳水。行情上升期,主线和分支可以轮动向上,但是到行情末期,由于都在高位,只能是你死我活,零售作为分支题材,基建不行的时候想去造反,一旦基建回流,立马被灭掉。所以越是行情后期,越要聚焦主线,聚焦前排。今天本来打算做基建的前两个首板,所以开盘就出掉了
东方证券和
新世纪,结果几乎所有首板都是拉到7%的时候被量化资金一笔大单直接封死,不给一点机会,妈的首板完全没法打,只能埋伏
高新发展和
成都路桥,买点也不好,都是追高。明白一个道理,涨停板的溢价核心是稀缺性,例如建艺股份4板、
宏润建设3板,
东易日盛2板PK掉所有对手,成为梯队唯一后开启加速,哪怕他们不是龙头,只是占了梯队的位置,资金就绕不开,就能享受超高溢价。上一波地产的
海泰发展2板,中交地产的3板都是如此。而且这种模式都是发生在板块的分歧日,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决策,而且因为当时都不是龙头,而是2-4板的跟风,也不会抢不到。这个模式可以专心研究一下,成了非常暴力。失败了因为位置不高,也不会亏很多,性价比非常高。但是这种在板块发酵期更好用,像基建5月9日高潮开始,2-4板的梯队就不再回出现唯一的情况,往往好的买不到,买到的就是坑了。
房地产3月30日以后也是这样,
中国武夷首板就一字顶到底。越往后,越难做,低位一大堆,等到PK胜利,已经没多少肉了,毕竟都是补涨,空间受到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