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股行业和题材逻辑
行业题材这个非常重要,机构不和游资不一样,只做自己研究特定的研究领域,机构介入的个股背后往往离不开业绩驱动逻辑,是行业或者个股的未来经营增速的确定性机会。什么行业反转、业绩反转公司景气度提升等等,总之是个股和行业都在向好发展。举个例子就是拿之前的
地摊经济概念和最近的锂电、芯片 概念来看,机构参与的肯定是
锂电池芯片,地摊经济不是机构的菜。
而判断一个行业有没有机构介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参考
券商研报关注密切的方向,比如
光伏、芯片、锂电池、
白酒、
食品、
医药 等等,这些都是机构的集中的地方,所以这些板块的个股涨停,那么出现机构龙虎榜的概率是很高的。其次,就是可以关注一下个股近期有无调研活动,关注一下公司调研来访的信息表,这个也代表了机构的动态。最后就是要多刷刷研报,一些新财富的研报,多家券商研报集中多次提及的个股也可以多多关注,看一下研报内容就知道逻辑是怎么回事了,这些也代表了机构的方向。
2、龙虎榜历史成交回报
从龙虎榜成交回报上看,如果一只个股连续一年内都没有机构参与,那么说明机构对他的关注度就不是很高。而相反的,如果近期内龙虎榜上连续出现多家(3家以上最好)买入,那么就说明了机构近期对个股的关注度非常之高,次日大概率有情绪溢价,后面这种个股也很容易形成趋势性走势,尤其是在启动图形的启动阶段。因为机构常规的买票是持续性的,并且机构这个圈子也是喜欢相互抱团的,审美体系比较一致,就比如最近这段时间的机构抱团行情,锂电芯片光伏,机构资金大量抱团,不断推高。往往当一两家机构重点看上某只票后,后面可能就还有更多的机构开始看上。相互抬轿,利润点做高了,只要能维持住,那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3、分时走势
机构票分时和游资分时差别很大。机构往往是凭借自己的资金优势,经常生拉硬拽,给人感觉走势不流畅;而游资分时往往喜欢讲究美感,拉升-点火-封板一气呵成,点火时经常是90度直线拉升,并且股价往往就是近期新高。
这种机构票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差钱,耐着性子,不管有多少卖盘,就是凭借资金优势慢慢买到板上,并且往往在涨停的时候还会有炸板骗取筹码。这种成交量结构分布往往很均匀,不是在只买某一个价位,而是在盘中不断拿筹码,慢慢怼到板上。老师们再对比一下一些游资票,往往都是拉升—点火—封板一步到位,分时图也往往是大开大合的90度直线拉升,多多观察一下分时,也很好区别这两种图形。
4、成交盘口
机构买入盘口经常有一些规律性的整数位买单,对于股价高的可能是20手、50手、100手等,对于股价低的可能是200手、500手、1000手等等,这种一连串的规律性买单,很可能就是机构所为。从金额上来看,如果规律性的单子每次都是四五十万,那概率可能就更高。对于一些大成交量的个股来说,也经常出现各种没规律的单子,原因在于机构会有软件拆单,347+253,这种两三个单子凑在一起是整数的,反复出现。
整体来说,从板上确定的成交盘口来判断更为准确,因为板上价格就是固定成交价格了,机构交易员往往是按照基金经理的指令进行操作,指令往往是某只票在多少价格买入多少筹码,交易员按照指定执行即可,那么涨停价固定后,交易员就可以直接在固定的涨停价拿货了。而游资往往不是这样,经常是一步到位,一笔大单点火直接往涨停价上买,股价上涨途中能买到多少算多少。
其次,对于一些单子挂出去后,看见了抛压而坚定硬抗,吃完后再继续买下一笔,当这种消灭卖盘挂单的动作不断重复进行时,机构钱多拿货的底气更足,就更不是游资的风格了。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4点关于盘中如何判断机构买入的步骤,这4个步骤也只是我在实战中总结的经验,而不是说满足了这些就绝对是机构买入,只是说概率更高。任何模式也不都是常胜模式,都有其时效性,前面短线情绪好的时候,弱转强模式大行其道,现在接力的环境差了,挨打最惨的就是弱转强。什么样的环境采用什么样的模式,现在是机构抱团的行情,打不过就加入,适应当下的节奏。等到什么时候抱团结束了、胜率不行了,那就再来下一个模式,
对于超短选手来说,当盘中发现了有机构买入的迹象,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进行买点操作呢?这个就留到下篇帖子再讲。
接着讲机构票这个系列。针对现在机构趋势抱团的行情,今天这篇帖子主要讲的是,对于短线选手来说,如何在盘中发现机构盘口后进行买入以及出现机构龙虎榜的次日的买点操作。
一、盘中模式
盘中进行买入的模式,其实是主动性更强的,因为你相当于是跟机构同步上车,拿了先手,但其实也是不确定性更高的一种。因为盘后有可能不会出龙虎榜,或者说判断失误了,出了龙虎榜但不是机构在参与。总体来讲,都是有两面性,收益跟风险并存。
下面介绍一下三种盘中模式:
1、半路低吸
对于这种盘中买点来说,不确定性较高。首先从分时走势上来讲,肯定是低开高走的走势,前面的帖子也说了,机构盘口都是凭借资金优势慢慢买到板上,走势就好像推土机一样,慢慢的爬升。对于一些关键支撑位,比如分时均线黄线,一般都不会跌破,基本上全天股价都是位于分时均线黄线的上方,就算某一时刻跌破,但也会后面拉回。对于这种走势,可以选择半路低吸。
看图说话:
2、打板确认
对于这种盘中买点来说,确定性相较于半路低吸来说是更高的。结合前面的帖子,只要你在盘口分辨出了这只票的机构盘口,那么就可以做好上板跟随。对于一些超短玩家来说,不喜欢半路就只打板的,这只可能更适合他们。机构票的板,这种成交量结构分布往往很均匀,不是在只买某一个价位,而是在盘中不断拿筹码,慢慢怼到板上。并且在涨停价附近的盘口也比较有意思,涨停价附近盘口来看,首先涨停价买一有大单,但买二也可能会有垫单,这个买二的垫单经常出现,数量都比下面的单子要大。其次就是,机构票的板往往在涨停的时候还会有炸板骗取筹码,有的还是反复炸板,看起来烂得不行。这种例子太多了,就不贴图了,最近的都有这种板。
3、尾盘低吸博弈龙虎榜
看到这个盘中模式可能很有老兄感觉有点懵。尾盘怎么博弈龙虎榜,龙虎榜不是一般上板涨停才会有吗?并且一些票都涨停了,你尾盘买也买不到了。但其实不然,这里就要讲到一条龙虎榜上榜规则: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涨跌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证券
利用这个规则,我们再来进一步讲。这个规则是沪深两市主板核准制的龙虎榜上市规则,这条规则出来的榜肯定就是三日榜了。首先看偏离值,偏离值=|个股当天涨跌幅-对应指数涨跌幅|,这里的指数对应的是综合指数。其次,我们在这里计算三个交易日涨跌幅偏离值时,不能单纯的按照连续三日收盘的涨幅叠加,因为是复利计算。所以需要从起始点开始计算。
例如,三个涨停板后中涨幅其实是33%,而不是30%。我们假设起始价格是10元的话,那么在不考虑指数上涨的情况下,只要第三天的个股收盘价为12元的话,就已经满足了上榜条件了。
了解了这个规则之后,对于这种博弈三日龙虎榜的玩法还是比较常见的。他的盘口特征就是第三天尾盘,尤其是最后的半个小时内,股价异常拉升,在不考虑指数上涨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天涨幅超过20%,收盘就会有龙虎榜上榜机会。这种往往是要求收盘价收固定价位以上,就能博弈收盘的三日龙虎榜,有的往往是会有机构席位,甚至是机构席位大买,买家超过3家以上。这样一来,次日还会有机构溢价。
这种逻辑的K线形态往往表现为三种:
①连续3天的强势实体阳线,并且成交量是逐步放大的,三个交易日涨幅超过20%。
②第一天涨停,第二天断板收红,第三天反包涨停,并且前两天很有可能不会出龙虎榜,第三天出现三日龙虎榜。
③第一天涨停,第二天2连板,但2连板当日没有出榜,第三天断板收红。其中第三天成交量最大,并且出现机构盘口,三日涨幅超过20%。
其他的形式就不必多说了,2连板、3连板都有可能出三日榜。但一般来说,首板当日出了当日龙虎榜的话,那么2连板就不会再出3日榜了;首板没出榜,2连板才有可能出3日榜。针对这个模式,前面说了,就是在尾盘最后几分钟以内的低吸。为什么是最后时刻,因为首先你要确保收盘价满足三日20%涨幅的条件,如果你早盘去买的话,很可能下午就会跌下去了,收盘价达不到20%涨幅的条件就看不了龙虎榜,所以尾盘的几分钟买确定性更高。
二、 机构龙虎榜次日
字面意思上来看,就是选择出现龙虎榜上机构席位大买的个股。但这里的机构大买指的是净买入量,即机构席位买入量-机构席位卖出量。对于这种票,龙虎榜上的机构大买出现三家及以上的更好,机构是买一的也更好,因为即使有三家机构上榜,但并没有占据买一,也说明机构也不敢多买。
选股条件方面:
1、机构席位净买入量大于等于总成交量的8%。如果是当日龙虎榜,那么净买入量就要超过当日成交量的8%,比如个股当日成交量为10亿,那么当日盘后公布的机构龙虎榜成交回报当中,机构净买入量需要大于等于8000万;如果是3日龙虎榜,那么净买入量就要超过3个交易日总成交量的8%。总的来说,这里的8%也不一定要死扣,接近8%也是可以接受的。
2、如果是当日龙虎榜,只能选首板的票。2连板及以上的票不选。
3、ST的票不能要。
买点方面:
在根据上述机构龙虎榜选股条件选择好个股标的后,次日的关注点其实就很简单,开盘分时低吸即可。一般来说,个股出现龙虎榜出现这种机构净买入的情况,次日是存在一定的溢价的,但最好不要是大高开,一般4个点以下就可以接受,水下就更好了。
卖点方面:
对于我做超短的来说,这个模式就是T+1的操作,一般就是开盘低吸介入,次日冲高走人的模式,千万不要做成中长线玩法,别以为机构就一定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