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发一些最近整理的数据:主要用来观察一下市场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如此极端的?
在一进二模型失效之后我就在持续的思考这个问题:其实一进二模型在去年一整年能达成600%的收益率,之前的底层逻辑也说得比较清楚了,但是今年自从1月以来基本失效,于是我在对失效的原因进行数据分析。
从上面的图可以看到,市场变的极端的转折点,就是从2022年的1月18日开始,春节前的全面退潮以来,也就是我的模型开始失效的重要转折点(如果之前关注我一进二帖子的朋友们可以还记得,1月份前半个月基本亏亏赚赚没啥问题)。我最后希望能够达成的目标是,是能够将市场的反馈通过统计的方式进行量化,用以得知当前的市场:是适合试错,接力,还是主线的低吸?先从择时的方向知道什么样的时间应该做什么,然后去通过统计的方式了解题材与题材之间的转换,然后再去优化具体各种一进二啊、接力等等方向的细节问题。
上面的这张折线图,蓝色是昨日涨停表现(代表打板成功的正反馈),黄色是昨日炸板表现(用以描述炸板股在第二天的表现,即试错失败的惩罚程度),下面的灰色柱子(对应右边坐标轴)对应的是竞价25分结束时,最近的中位股或者高位股出现-7%以下开的数量(依旧是描述试错失败负反馈程度)。 之所以选择这三个数据的原因,主要是在于赚钱效应来自于模仿,如果大家看到试错的反馈不好,第二天通常就会更加谨慎,直到正反馈的出现。那么,大多数人对于第二天操作的预演,都来自于前一天的市场反馈和第二天的竞价反馈,比如一般竞价反馈不好大家可能就会谨慎开仓。
因此采取这三个数据,来代表市场对于不确定性的接纳程度,并对第二天的操作进行指导。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全市场对于试错的鼓励程度就是从节前开始就完蛋了,先说黄线(炸板指数),自从2021年全年,炸板指数几乎从未跌破过2%,这代表着市场是非常鼓励试错的,我在淘股吧关注了一些烂二板的选手,去年几乎做的都很棒,很多稳定每个月20%的,今年却又很多都被市场淘汰了,大概就是市场风格的切换所导致的。而今年,-2%以上交易日的数量聚聚增多,并且有时候能到-4%、-6%的水平,因此可以看得出来,负反馈还是相当严重的。
接着是灰色柱子:
竞价中位股的表现,代表了市场去弱留强的力度,如果中位股表现得不错,大概率是情绪上升期,而中位股出现了很差的反馈,那么通常来说距离龙头断板也不远了。可以看到灰色柱子比较集中的区域,2021年通常都是集中在阶段性的冰点以及,但是这个数据到了2022年1月,基本就是全线崩盘,自从
医药周期的去弱留强(12月底,九安二波结束)开始,灰色高柱子开始密集出现,去弱留强非常严重,春季前到达了顶峰。巨大的亏钱效应在春节后(2月15日)之前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缓和,试错鼓励度明显加强(此处出现了
浙江建投),而等到2月20多号的之后俄乌冲突开始,叠加3月初的指数问题再次出现了一波巨大的亏钱效应(此处出现了
中国医药)。灰色柱子直到3月31号中国医药吹哨之前依旧一片祥和,吹哨以后就完蛋了,再次表现出市场明确的去弱留强的态度。
根据上面的几个数据对试错程度进行了量化归类,并筛除了今年以来不适合试错的日子(前一天炸板指数跌幅较高+当日竞价中位股表现较差)的日子,发现自己的一进二模型表现的好了不少,至少今年如果精于筛选回测还是能赚到钱的……
下一步的工作:
试错成本的高低代表了市场去弱的惨烈程度;那么留强的鼓励程度大概要用整体的投机情绪了。事实上去年5 - 10月的行情,就是没有连板股,全是趋势股的天下了,试错成本很低,但是市场整体的高度上不去,那么这种时候,可能是趋势策略更有用,抑或一进二套利应该也行。所以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是:用数量去量化整体的投机情绪,去更加明确地定义混沌期,上升期,退潮期等阶段,然后去选择相应的策略去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