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是被疫情年的基金涨幅诱惑到了股市
当时根本不了解超短啊,打板之类的,现在看来更多的是像做一段行情的中线。
我记得把基金的钱转移到股市中时,第一次受伤是
通威 ,当时全市场只有一只票跌停,而这只竟被我牢牢地握在了手里,大概是在21年的春节前后。
也正是这个时候我开始羡慕那些涨停板的股票,尤其是当时推送会推一些比如当时比较热的
陕西黑猫 ,我就想着这个做起来是不是更来劲一些?然而当时黑猫连续涨停,最差次日反包,我介入的第一天就吃面了吓得我第二天赶紧跑了。
但是也就是这个契机,我开始关注了短线,而且我是00年的,正是年轻,比较敢想的阶段。所以就开始尝试,但是当时做的比较成功的有
南网能源 的二波,
华银电力 ,
长源电力 ,医
美的 景峰,
朗姿 这些。但是!奈何亏损总比盈利多,半年左右的时间,资金回撤百分之70.
后来我开始找到了一些论坛APP,比如,淘县。但是看的并不多,起初还是想实盘记录下的,后来发现也没什么动力坚持,我想着等我稳定盈利一段时间,做到10w,20w,30w的时候参加一些实盘比赛,然后偶尔发下实盘。后半年明显比前半年有经验了一些,但还是随着一些亏损的交易发生,不断地发现自己的问题,不断刻意的纠正自己。
我在这中间听到一个非常好的一句话,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我认为做超短的优势在于,每一笔交易交易的思路在第二天就可以得到验证
如果是持股以月为单位,年为单位的这种,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机会才有几次?
时间长了,心气儿就低了,
自然 也就离开了。这是我认为超短的优势。
最后,把我总结的一个观点分享给大家
我认为,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不在于你的“知”是否正确,而是在于你的“行”可以不断地验证你的“知”。
不断地验证,不断地修正,使你的“知”与当下的行情更加契合
行情是变化的
也意味着这条道路没有终点,只有“不断”
这样也就是收益曲线开始向上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