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不流行打板了,都是些狠角色在互相厮杀,稍微低开就给你弄跌停,运气不好还会连续跌停,主要是生态链没有对手盘,没有下家接货,这帮人应该最近天地板吃多了,就像你去卖一件商品,供远远大于求,太多人怕货卖不出去,直接亏本大甩卖,你卖还是不卖,这个生意做不走,可以休息一段时间再做,要说低吸的话,很多人又是新手,踏入这个领域又要被老羊收割,只能过段时间再来做首板,接力这些,等增量行情到来,最近想了很多,长期稳定盈利,如果用一招鲜打板手法,只能做模式契合行情的阶段,其他三分之二的交易日都在空仓,如果走另一条路就是不要模式,重神不重形,打板,低吸,半路,做T 这些手法全都可以用,目的就是要做到当下阶段各类最强品种,假设最近的行情不打板,找三只强势股做T ,比如
中成股份,
爱旭股份,
莱特光电做T ,应该不会太差,但这种路线对个人综合素质要求极高,瑞鹤仙做到了,退学炒股也做到了,退学有几句印象深刻的话,他说还在寻找稳定盈利模式的人,都没有入门。所谓的模式,全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失效,要么你坚如磐石,耐得住寂寞,要么你做一个优秀的打野,神出鬼没。有残血的敌人身边都有你,反正太过注重形式,都在轮回中恶性循环。没有形式又容易乱套,如果找三个优质的买点来回换,也许能增加一些机动性,投机的核心理念是做主线龙头,但在核心理念之上就是赚钱效应所在,最高板
特力A ,
宝塔实业是人们心中普遍认可的主线龙头,但亏钱太惨了,每次超短情绪很差的时候,它会从高位接力蔓延至首板,一整个系列都被锤的鼻青脸肿,适应不同行情的主要因素猜测应该是手法,牛市最适合打板效率最高,震荡市适合做T 弹性大,弱市适合低吸亏的少点,中期低吸崩溃,虽手法有差异,但目标股不变,都是热门板块中的焦点,有主角光环,就像电视剧中的男主角怎么捅都捅不死,配角一个跟头就能摔死,为什么要执着打板?如果有确定性,任意位置都可以买入,赚钱效应在哪里——主线是谁——焦点是谁,应该要比手法重要的多,这里又想起了另一个观点,只有把一种手法运用到极致,做个两三年,自然赚钱,校长最爱说这话。发现这些人很不老实,一方面说专一就能赚钱,一方面自己中线,半路,潜伏,翘板,点火,做T 什么都在玩儿。
以上纯属自言自语,楼主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