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大盘2021年2月见顶,到现在已经超过2年,大部分品种经过上半年的调整,3季度预期较好。总体我是比较乐观的。
长线重点关注: 中概系列,医药医疗系列,基建。
第二梯队:养殖,香港证券,房地产
这里主要说的就是长线的。
0
日常总结
周末的连环4王炸,搞得大家都以为昨天大A会原地飞升,结果昨天没想到就60秒的牛市,之后就是越来越腿软。到收盘,大家都是懵逼状态,反应过来之后,亿万韭菜都开始愤怒的怒吼:退钱。
包括我也是,昨晚也是一肚子不乐意。甚至都出现了幻觉,认为:昨天买入的大概率都是被套的,然后今天心灰意冷割肉的话,那岂不是要陷入死亡螺旋了。
越想越害怕,就怕大A乱了阵脚。尤其是看到后台有好几个大佬留言说,一年都没赔这么多钱,结果出来这么大的王炸厉害,自己开票全怼了,结果一天吃了大面。。。
真的是事物的两面性,有利就有弊。也对,大A本来就是一个博弈的市场,里面有个最简单的逻辑:
我们买入的每一份标的都是别人卖给我们的,我们卖出的每一份标的也是被另外一个人点击买入接走的。
嗯,所以说,就和大海的浪涛一样,起起伏伏,你怎么能说他对错呢。
........
一切的思绪杂念都随着今天的一天交易改了面貌。
才发现,国家周末打出来的猛药,实际上是一个缓释胶囊啊。昨天没有啥反应,然后今天药效开始出现效果了。
今天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大A走出了和昨天对称的姿势,平平无奇的开盘之后,就一点点,一点点的上涨,左后收出了一个光头阳线。虽然里这阳包阴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也算是又重新聚拢了人气。最大的特征就是,今天全天的成交量又突破了万亿。
北向资金继续净卖出了6.8亿,我越来越确信老外都不做短线了,他们可能真的是一个周或者半个月开一次会,定下策略就去无脑执行。
按照之前的经验,市场低肯定是在政策底之后出现的,那也就是说大概率还会再下跌一下,但是这个真的赌不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现在国家层面已经行动了,就是要止跌迎涨。所以我们就踏踏实实持仓,好好锻炼身体就行了。
0
现在这个行情,无话可说了,熬着呗!就这足以证明,我们只要能在市场里活下来的韭菜,肯定是不会抑郁的,肯定是能和自己和平共处的,情绪稳定,肯定是基本操作。
这个也算是炒股学会的必备技能之一吧。
果然,股市技术研究的最后是哲学,终极目标可能是佛学~
0
想起了那个笑话
世界杯精彩的足球,因为有事没看成,最后回家的时候0:0已经踢完了,然后老婆安慰道,反正是一个球也没进,错过了也没吃亏这段时间的股票,也是这样的。
0
0
我的交易分长线与短线。
先说长线,
长线会重仓买入。
买什么?买已经跌了两年的品种。或者跌了六成的品种。
这些品种安全性极佳,短线有机会也是极佳的品种。
长线买入后一定还会下跌的,所以分批买,越跌越买,定投都是我现在用的方式。
一直买到见底。回本。
回本就不买了。
继续捂。从最低点起,捂个两年。
中间如果涨太多了,比如两三倍了,卖掉去重新开始新的品种。
不强求,如果没有合适的品种就休息。一直休息。有就买。
这次中概股估计要到明年底才能卖完
0
短线的买入,条件有点小苛刻。
要求短期快速下跌10%以上,短期越短越好。跌幅越大越好。短期最好是两周,最多三周。多了天都不要。
第二个要求是30分钟的macd底背离。
0
中线第一个建仓原则,要么下跌2年,要么已经下跌了60%。第二短线买入短期内急跌8%.所以有大跌的品种就纳入观察。
等待这两个条件实现。
0
短线真不会啊!
第一个是连续跌70%的问题中间没有一个10%以上的反弹。这个是要命的,其惨状类似于做顺势交易的,连续一年所有的突破都是假突破。你说他不存在嘛,也可能存在,你说他存在嘛,在ETF上又确实没发生过。
第二个问题是买了一堆后,反弹没到3%又下跌怎么办?这个正好有现成案例,恒医疗。中间就有两次赚钱的情况但不足3%。通常讲,买入超过五份,解套我就减仓。保证现金流。没超过五份,涨1-2%我便开始减仓了。分批卖。最后也许能卖得比3%多。
那卖一半又跌了怎么办?当然是补仓。
什么时候补,新低后才补。
不新低就只横盘和上涨两种了,市场不可能一直横盘的。所以上涨了我卖,新低了我就买。
但横盘不动。
横盘是网格人比较喜欢的。但我不是网格人。
恒医三月底就是横盘没新低,等到四月。中间就一两周没操作。
耐心等待。没耐心,没法玩的
0
哈哈哈,就丢人丢到家了。
这么说,K线技术派有用吗?答案是肯定的,有用的。因为这个确实是代表了密集成交区,突破了就是有效支撑,没突破就是有效阻力位。是最最朴素简单的道理。
只是老祖宗也说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千千万。。。里面的学问也是大得很。归集到最最简单的一句话那就是:一切短期的预测都是瞎算命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