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谈谈关于亏损(上)

22-02-01 08:44 3406次浏览
淘淘123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我不喜欢写那些废话让人觉得乍一听很有道理,但是深究起来就是无用的东西,比如低买高卖就能赚钱(那么多低才算低,多高才算高,我需要拿多久)牛市需要持股不是快速切换(什么样市场叫牛市呢,大盘好吗?可是怎么样大盘叫好?涨了很高会不会跌?)。所以说我写的一些文章或许需要花费你相当一部分的时间来看和思考了。

我看过90%的文章,好像都是教别人如何赚钱的,如何买股票的,好像几乎没人告诉过我怎么才能不亏。我做交易也好,做其他事情也罢,喜欢先考虑底层逻辑,之后自上而下的步步推演和思考最终落实到交易上。所以交易是非常一个简单的公式,你的最终收益=盈利-亏损。那么想要增加最终受益无非是增加盈利,减少亏损,一味的增加盈利,但是亏损比盈利更加大的话,那么最终受益永远不会增加。所以下面全是围绕亏损而来的。里面夹杂了很多自己的一些交易经历吧,可以当个故事看看。(红字是重要的话,蓝字算是一些经历,懒得看的可以略过)
交易中的亏损,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交易能力,分为不同的阶段1.小白阶段。2.初学者阶段。3.入门,进阶阶段。4.有体量阶段。5.大体量阶段。

1. 小白阶段:其实对于刚进入市场的交易者,关于这个阶段能聊的并不多,因为刚刚进入市场的交易者的买卖毫无根据,像一个没头苍蝇似的乱撞,和自己认为厉害的人询问我今天买什么,买了之后涨了不知道如何,跌了不知道如何,赚钱了要去问别人卖不卖,赔钱了要去问别人卖不卖。之后有些亏损不会听取别人的割肉,一直选择死扛,最终成为了股东。那么这部分亏损是无法解决的,因为所有的根据是别人的东西,你本身就对市场一无所知别人告诉你得东西未必是真的,即便给你看了他的账户也未必是真的,即便是真的,账户也只能代表过去,并不能代表将来,因为他的喜怒哀乐全部都无法由你掌控,那么很多的因素也就都成了变量,所以这个阶段尽量当做是认识市场的一个敲门砖,感受赚钱的喜悦,承受亏钱的痛苦,决定是不是需要真正的进入这个市场。其实这个阶段不会亏损很多,因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时候不会用很多的钱在里面去交易,那么这时候如果不能接受这个复杂且多变的市场,那么及时退出是最优的选择,另外一条路就是继续在这条修罗场走下去,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其实如果还在这个阶段犹豫的人,我希望不要踏入这个市场,因为一旦进入这里就是真正的修罗场了,你真正要走下去那么就要面临很多常人无法接受和经历的事情。

2. 初学者阶段:当进入到这个阶段的人,其实已经是对这个市场感兴趣了,无论是因为赚钱时候多巴胺的分泌让你获得交易的快感,还是真的喜欢这种刺激的感觉,认为自己就是为了这个市场而生的。又或者在前面一阶段有了亏损不服气想要赚回来的人(因为亏损不服气的人我真切的希望你离开市场,因为这个市场专治各种不服,如果你把精力用在别的地方那么可能更容易让你得到你所失去的金钱)会从各处学交易的手段,比如某吧,某球,又或者各类书籍当中,看各个大V的观点学等等。其实这个阶段的很难有对市场有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对于市场上的认知,我不去评价任何好坏对错,李佛摩尔,巴菲特,索罗斯,总舵主等等手法,交易认知均不相同,但是都不能阻止他们成为一名伟大的交易员),那么也就没有了标准,对于市场任何的行为在他而言没有一个标准的评判(比如都说大盘好,或者赚钱效应好的时候多做,那么怎么样的大盘算好?赚钱效应怎么样算好?),那么对于自己来说一切都是在交学费,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盈利从何而来,自己的亏损又从何而来,那么更不要谈如何增加盈利减少亏损使得自己的最终收益得到正向的增加。其实说的不好听一点这一阶段其实买卖全凭感觉,也就是看运气了,那么或许上澳门玩猜大小更好一些,因为至少那个胜率接近50%,对于开始的交易来说胜率或许还不足50%,尤其是在学了一堆自己无法运用的知识的时候,其实总体收益是在变相下降的。(回想起当初决定想要真正做交易的时候,看各种书,去某吧看各种大V的复盘和观点,日以继夜的复盘,翻历史走势,统计数据,做笔记,思考等等可以说每天在上面花费的时间超过15个小时了,学着去打首板,学着去低吸翘板,学着去半路,学着去接力,学着去做趋势,期间也给自己设定了明确的交易规则和目标比如止损止盈之类的,可结果却是之前一年赔的钱,当时一周左右就亏完了,什么涨停买,跌停割,腰斩什么的都是家常便饭了,那时刚好是18年所以也刚好是在一个熊尾巴开始交易的选手吧,其实也庆幸在那时候让我更快明白了很多东西,也让我在之后更快明白我的钱亏到哪里去了。)其实这里的亏损避免或减少的方式,只有两个。一个是认错离场,从此再也不踏入股市,那么你的亏损就会停止。再者就是减少你的本金,当做这一部分钱买认知了。

3. 入门阶段:到了这个阶段其实已经有了对自我以及对市场的认知和看法,但仅仅要越过这个阶段可谓是千难万难的事情了,经历了上面的痛苦磨难,大概知道了一些自己的钱怎么赚的,自己的钱怎么亏的了。但是要稳定盈利,避免亏损好像又不怎么做得到,在市场好的时候会赚很多,市场不好的时候又会亏回去,反反复复的循环。究其原因是标准和认知的问题。
A.前面也提到过标准,这里展开聊一聊我认为的标准是这样的,他是一个标杆,和温度计一样有-100~100度的刻度在上面,那么市场上我能看到发生的事情在这个温度计上会显示一个刻度,由此,来决定我如何操作,然而这个标准必须是清晰的,可以完全对应到市场的点,而不是自己内心当中一个模糊的定位,举个例子(仅仅是举例子没有任何建议,只是为释义而写)上证指数 在60日线上方操作股票,60日线下方仅空仓观望,在此之上可以继续添加条件,如果5日线价位高于10日线,10日线高于20日线,20日线高于60日线的时候可以进行追高操作不然不进行追高操作,如果没有那么不执行追高交易,抱着保守的态度进行低吸或者低买等等。(基本面选手也同样适用,因为对于基本面来讲是会有更多客观的数值和市值来体现,比如某个公司市值远远小于市场平均估值那么进行买入操作)。这样的一个买入操作就是标准化的一个小环节,其中还要涉及持股,卖出等等其实也就是一整套标准的东西来指导你交易。这就是我所谓的标准,我需要的变量完完全全可以在市场上观察到,因为这是最客观的,没有丝毫的模糊,最终完全落实到交易环节当中。(其实关于标准的东西可以延伸出来讲一大堆,避免思维 混乱这里只能讲清楚定义。)
标准其实是非常严苛的,大多数在入门阶段无法走出的基本都是因为标准模糊化,就 比如我认为今天赚钱效应好可以追高买入,那么赚钱效应好到了什么程度,在市场上的表现是什么,促使了你的追高买入?如果仅仅是因为自己模糊的认为或者听别人说赚钱效应好就做了买入条件的触发,如果自己赚了钱,那么是偶然得来的,亏损也是偶然得来的,但是长期以往来说,必然是亏损大于收益的。因为在有一个混乱无序的交易体系下带来的不稳定会造成你心态上的各种变化,最终依然是亏损告终。
其实这里要稍微聊一下,我并不是想表明这种完全量化的交易方式是最优的交易模式,因为当你的认知增加到一定的地步的时候,那么你需要观察的变量也会跟着不停的增加,甚至会出现很多无法明确观测的变量的时候,需要的是内心的一个博弈了,那么也就是为什么称之为交易是一门艺术,但是想成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也得先从画鸡蛋开始。
上面说了那么多,其实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亏损的根源是在标准上,其实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个标准包含了,观测标准,交易标准。任何一个模糊了都会造成了不可控的混沌状态,导致自己的收益无法正常,那么就无法入得此门。
你的交易标准必须是经得起过去样本和未来市场考验的,用一套亏损的交易标准去做叫交易的话,根本也就是个错误的做法,一个正确的交易标准就又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了,不过这里只聊亏损根源,其他以后有时间再聊。这里我表达清楚我自己的观点,模糊化是这一阶段亏损的极大根源。
B.关于认知,其实是这阶段另外一个重要的点:认知分为两点,自我认知,对于市场的认知。认知并不是仅仅是对于市场的认知,自我认知才更重要。因为没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知,那么也就无法做到绝对的标准,那么也就无法解决不稳定造成亏损。
避免语言无法清晰的表达出来意图用一个图来解释说明一下我认为的认知分类。


整个圆形是你对于市场的认知,其中A是明确可以赚钱的部分,B是明确亏钱的部分,C是模糊的部分。其实关于大的亏损大多不会发生在A和B当中,大多数会发生在C当中,因为明确的赚钱部分A是你该赚钱的地方必然不会亏损,明确亏钱的部分B是你会赔钱的地方你也必然不会去,所以大部分亏损都在C当中。
这个图其实并不难理解,难以做到的是A和B还有C的定义上,其实这就是自我认知的重要性,明确ABC的边界在哪里,这就又用到上面的标准了,有了标准才能明确边界。所以说这个阶段亏损的根源是:标准,认知(主要还是自我认知ABC的边界不够明确)。标准和认知两个是相辅相成的东西,相互糅合起来的,其实拆分来讲很难,我已经尽可能用比较严谨的文字和图来解释其中的道理了,这里面标准决定了你整个交易的下限,认知决定了你的上限,缺一不可。所以对于一切都清晰明了,你只需要1A这一块,其他的B和C完全舍弃掉,不纳入交易体系当中就轻松的避免亏损了,说白了就是要扔掉那些你不确定的东西,其实人所认知的东西里面真正有确定性的东西能有25%这个概率已经很高了,要你扔掉你75%的认知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其实是很心痛的,无数个日日夜夜研究出来的东西,现在却要舍弃。可是对于这个阶段来讲这样的做法或许是我认为现阶段的最优解。(其实,当初跨过这个门槛的时候真的是顺序搞反了,自己的市场认知在不停的扩大,但是随着不停扩大的市场认知,自我认知跟不上市场认知的速度,所以有了图中很多的灰色区域那样,所以很多自认为达到A的东西最后都是假的,导致经常吃N个涨停之后,几笔交易回到了原点,来来回回的过山车做了无数次,搞得自己都快怀疑人生了,好像进入到了无限循环当中,翻倍-腰斩-翻倍-腰斩.........这种感觉是要比开始亏损更加来的难受,好像自己抓到了最终又没到自己手中,如果说当初能这么清晰的明白要先明确如何确定上下限也会轻松的多,也不用走那么多弯路。后来为了明确标准,每舍弃一个也不够确定的东西心中都在滴血,因为为了这些东西的付出只有过来人才能知道,可这个阶段想要度过,当时的我觉得别无他法,尽管非常疼也要做,比当时跌停割肉还疼。)
打开淘股吧APP
26
评论(3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淘淘123

22-02-01 18:18

2
统一回复,看盘,读盘,跟盘。其实概括下也就是这三个词罢了,那么问题出在期间能力上,我这么说也许会更模糊。所以其实我看了大多数的问题都出在了这块,就是无法精准的确定ABC上面了。这些其实我都有想写的,但是碍于表达能力问题,没搞出来,怕搞出来让人有更多的歧义,所以说还在想怎么写
淘淘123

22-02-01 18:14

3
@breaker815 完全不亏损是做不到的,但是交易必须要做的,就好像病毒是不能完全避免的,但是我们还是要做好很多的防护措施一样,如果说因为那样的话就不防护了吗?合理的交易必然是需要的,然而我只是给出了一个标准的框架,其实我说这套东西只要入门的人都懂,重要性他们也都知道,但是你问问他们清晰的表达出来真的是太难了。
淘淘123

22-02-01 18:01

2
@郑能量 你说的都没问题,我换个方式表达宇神说的,A都是合理的交易,B都是不合理的交易,C都是模糊化的交易,其实也就是除了A之外都不做。我想要告诉你们的是确定A的重要性,这里没有涉及到如何确定A,因为我只是草草写了一下就发现很难表达了,那个写的体量就更大了,后面有空再聊吧。其实如果你让我和懂的人去聊,就一句话我们就聊完了---------我认为基础阶段亏损根源是认知和标准。
淘淘123

22-02-01 17:58

1
@土豆翻身 这些东西是基础中的基础,但是也同时是非常难的地方了,所以这里的自我认知,市场认知之间界定是需要花很多时间去思考和制定的
淘淘123

22-02-01 17:56

1
@无名剑客2020 你抱有侥幸心理是因为非标准化,边界模糊的原因
郑能量

22-02-01 17:34

0
兄的回复很好,我是觉得一个好的买点(这个买点与是否是自己模式内没有直接关系)必然包含未知风险。

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或策略应该只是一个结果而不是能确定性盈利的前提。
无名剑客2020

22-02-01 16:09

0
还有就是在B上的亏损,其实你有时候也知道b上操作会亏损,或大概率亏损,但当b时候来临时,你又会抱有侥幸心态,可能这一次躲过亏损,然后又放松起来,直到下一次大亏损又幡然醒悟!
就是模式外亏损或随手单总会吞噬自己本金,然后当亏损到一定程度你会幡然醒悟,当再过一段时间,你又会好了伤疤忘了疼,如此周而复返…所以其实如果只做a部分,我相信大部分人是能够摆脱亏损的!!股市难就难在只做a部分,冲动化交易和执行力的贯彻执行感觉其实要比a部分还要困难…因为执行力层面最终决定的是与人性的斗争,是终其一生的斗争,而知的层面可以慢慢培养
无名剑客2020

22-02-01 16:04

0
兄这套认知理论实在太精辟,只有不断找到自己亏损根源,不做b的部分,减少c的部分才能稳定盈利…我现在的情况就是每月N字形走势,上去下来,上去,下来做无用功…
其实很多时候同样是认知A,在环境好时,可以大赚,在环境差时就会爆亏…从深层次上讲还是对a部分认知不够,感觉赚钱亏损就是一个循环,当赚钱时候,就会高歌猛进忽视风险,好比一口气赚到40%,但起初的亏损10%,20%并不会完全打消你猛干热情,直到快回到0%时,才意识到风险,然后开始谨慎起来,又会慢慢努力赚回来…所以兄如何解决这种类似周期循环,心态和操作层面有没有建议?…
来年对于如何解决亏损部分,就是努力学会不做模式外操作,学会空仓,希望今年能有所突破…
无名剑客2020

22-02-01 15:52

1
兄好,其实我觉得淘淘兄所说的A部分就是自己系统模式内部的一个买卖点,当然这部分肯定不是100%盈利,只是大概率盈利部分,如果你只做这部分,大概率会盈利………
至于兄说的合理交易未知风险,那些还都属于c部分,就是你的这部分操作有时候能赚钱,有的时候亏损,但大部分其整体的盈利情况肯定小于a部分,所以淘淘兄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是只做自己系统内部,赚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就是只做A,虽然a不一定会让你赚大钱,但确实胜率最高最能稳定前行的部分……
就比如北京抄家,你觉得他不会做低吸?不会做半路?不会做打板吗?别个那体量肯定啥都会,只不过别人只做A部分…所以能够一直盈利下去!
海之崬

22-02-01 15:11

0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