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心态修炼文集

22-01-24 13:00 424次浏览
clauschen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唯有彻底才能成功!

无论你过去做有多久,赔了多少钱,悟了多少道,只要你今天还在亏损,那请你记住一点,唯有彻底才有成功,否则你永远走不出失败的怪圈。当然了,想做到彻底并非易事,但从思想上如果没有进一步的突破和更清醒的认识,成功将永远遥不可及。

这里的彻底指什么呢?就是完全杜绝一切不符合自己交易系统的建仓平仓行为,不抱一丝一毫的侥幸和幻想,不折不扣彻彻底底地执行交易系统。可惜的是,绝大多数失败者都被挡在这里不能再向前迈出一步,即使有再好的交易系统,再好的心态,再好的智慧,在利益的诱惑面前,统统起不了作用。

许多失败的人百思不得其解,经历了那么多年的历炼,交了那么多的学费,为什么依然还是亏损。尝遍了各种方法,见识了各种亏损,积累了各种图表,发现了各种规定,感觉快要云开雾散时在接下来的操作中又再次失手。失败已经是家常便饭,没有任何的新鲜,都是在过去反反复复屡屡出现的情形,追涨杀跌不止损,直线思维 不调整,心浮气躁不沉着。不管定了多少规矩,当开始操作时,就全忘得一干二净,反而被心魔控制,被贪婪恐惧绑架,被侥幸幻想支配,结束操作时又是追诲莫及唏嘘不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一遍遍重复着悲剧,却始终改变不了。许多人注定了一生将与的成功无缘,无论你付出多少,坚持多久,都不会看到成功的一天。因为有两个字你做不到,这就是彻底。

什么是彻底,简单讲只赚该赚的钱,不该赚的钱绝不眼红一概放弃。问题出在,我们是做的,就是冲着暴富的可能而来,只要是钱,都想赚,只要是机会,都想把握,让眼睁睁地看着一波行情过去而无动于衷,让白花花的银子在眼前晃来晃去而视而不见,试问,你真的能把持住吗?许多人倒在这里,不是没有规定,而是规定在诱惑面前常常不堪一击。面对行情,你的侥幸、冲动、幻想往往成为主宰你的一切,至于是不是自己该赚的钱想都不想了,想得只是不要错过眼前的机会马上建立仓位,这样才会心里踏实,否则会痛苦万分。

以均线做为交易系统为例,当你的系统规定了以均线相交为建仓平仓的依据,那么不相交就不能建仓。可是一开盘均线就呈现为多头排列行情继续上涨,这时候均线并没有相交,你要不要建仓。还有盘中时你看到某一品种强劲上涨,均线也已经为多头排列,这时候你要不要追进去。正是这里才构成了对人真正的考验,迈不过去就不可能成功。而靠什么才能迈过去,唯有彻底。既然你规定了均线相交才能建仓,那么凡是不相交的情况 就一律不得建仓,必须彻底放弃,不能再抱有半点侥幸。

你如果还是不能彻底地放过那些不属于你交易系统的机会,还是用侥幸寻找着成功,那么你将永远找不到成功。而只有彻底的放弃,彻底的遵守,彻底的执行,才是你走向成功的唯一选择!无论你过去做有多久,赔了多少钱,悟了多少道,只要你今天还在亏损,那请你记住一点,唯有彻底才有成功,否则你永远走不出失败的怪圈。当然了,想做到彻底并非易事,但从思想上如果没有进一步的突破和更清醒的认识,成功将永远遥不可及。

发文只是为了共勉而已,彻底的执行规则是件残忍冷酷的事情,能视斩仓为快事的人,多半已褪去了一身浮躁气息,荣辱不惊,去留随心,只要具备了这种素质,再拙劣的规则也终将演变成抢钱利器。

为了规避风险,明确交易的规则,放弃再多也是应该的,这个市场不缺的就是钱,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即使你的收益率很低,时间的威力也会让你获得可观的回报,反之,即使短期盈利再多风控不到位也是空中楼阁而已。没用可靠地执行力,操作就会变形,连自己的控制不了,更无从谈总结摸索交易的规则。抄底摸顶对了一次又能如何 ?抄底摸顶对了一次只能加速你的灭亡时间而已。

这些年风风雨雨走过来:
重仓必死

无止损必死

贪得无厌必死

盲目入场必死

频繁操作必死

左侧操作必死

都是自己经历过很多次才明白的,可惜就是不长记性,每次都因为这些里的一条爆仓。

愤怒,疯狂,痛苦,绝望,哀伤,欢乐,喜悦,幸福,欲望,你需要压制自己的一切感情才能做成一个成功的投资者,所以盈利越多,心里年龄越老。这是定论。

在这里引用一位先哲的一段话放这里,与己共勉:仅就单笔和局部而言,正确的方法不一定会有最好的结果,错误的方法也会有偶然的胜利甚至辉煌 ,但就长远和全部来看,成功必然来自于坚持正确的惯方法和不断完善的性格修炼。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clauschen

22-02-25 15:22

0
如何达到交易高手的心态


交易永远都不是一场复利的游戏;从5万到500万的过程,一定是先爆发然后平台整理再爆发的过程,到后面甚至最后两百万是几天内挣到的。故追求的不是长期稳定盈利,没有稳定的可能,求稳定最后一定是稳定的亏;

当天上下暴雨时,分别用水杯、游泳池、湖泊、江河去接的人,得到的回报量级一定是不一样的,就看你的心胸有多大,眼光有多远。

盘面上涨时你比谁都乐观,下跌时你比谁都悲观,那神仙也救不了你;须牢记:顺应大势,高抛低吸,不信短线,利用情绪;耐着性子,做好细节,相信自己,行动果断。

愚昧之人看不到盘面错误,跟着它一步步走向疯狂,最后死亡;懦弱之人看到了盘面错误,却犹豫不决,怀疑自己,当断不断;勇敢之人看到了盘面错误并坚信自己的判断,当错误越来越大时,却越挫越勇,兴奋不已。

真正赚钱的高手不是因为趋势判断对、智慧高,多数是因为知道自己该什么时候重仓,押注多大仓位而能保持理智。

交易心理非常重要。

交易者,反观内心的过程都有一个从低纬度谈标的,中维度谈逻辑,过渡到高纬度谈交易心理的过程。漫长、痛苦。如同佛教修行,若不得法,可能千次过门而不入。交易心理需要反观人性和你的内心。

无论从人性本恶还是本善谈交易心理,都无法绕过对人性心理的认识。交易员也是人。最初,我对人性的看法是中性的。简单说就是人就是一张白纸,善与恶,好与坏,理智与冲动取决于后天成长的环境。

人性谈不上善还是恶,善与恶、理智与冲动都是后天养成。这个逻辑体系不完善。经历两次调整过程:第一是认识到人类天赋差异很大,人本身基因决定了很多天赋,智商和情商,人天生是要分层的,产生阶级和贫富分化;第二是认识到人性中性论是错误的。

“近代神经学通过实验研究已经证明。人类的大脑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部分是潜意识区域。比如人的快感、恐惧、紧张等潜意识行为,受大脑的下丘脑部分控制;
另一部分是人类的有意识行为。比如理性、逻辑、研究、学、社交、工作等,受人类大脑皮质部分控制。

而这两部分的活跃度互相抑制。当我们面临危险,本能行为占主导时,由于大脑下丘脑部分过于活跃,大脑皮质受到抑制,我们就容易冲动,从而失去理性。”这一段话是很让人震动的,因为他颠覆了我很久前对人性逻辑的认识。为什么呢?我看看这个医学的进步本质上说明了什么:

争夺资源是人性的本能。在发现新的星球之前,人类资源是高度稀缺的,人类的生存史就是一个争夺资源的历史。所以下丘脑部分是人类长期发展出来的本能区和潜意识区。

争夺资源是人类的基因遗传,是一种本能。各位有孩子的看官,如果有心,可以观察一下小孩子。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是很自私的,抢这抢那,只考虑我而不考虑他人,这是人的本能和本性。因为那时候他还没有理性思考,所有一切都是欲望驱动,要生存。人类发展到现阶段,还是超越不了这个最大的本能,就是争夺资源和生存。

本能是一种自私。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要争夺。孩子最有代表性,因为孩子还不会伪装。

理性是人类后天发展出来的一种能力,是有限能力,在紧急状态下让位于本能。由大脑皮层支配理性思维是一种高级思维,他必须在本能区感到安全的情况下才发挥作用。这是人之所以为人高贵之处。

医学实验已经证明,看官自己可能也有这种生活体验,当人处于紧急、危险或者复杂情况下,大脑血液会涌向下垂体,本能和潜意识会主导人的意识,人就会被动物本性所驱使,大脑皮层受到压抑,理性思维丧失。下垂体的本能区的情感包括的包含短视,急功近利和自私等。大脑皮层的理性区的情感包括理性、远见、牺牲和自律等。下垂体部分是先天的,遗传的,本能的,强大的。理性区是人类后天的,脆弱的,需要反复磨练的。

这意味着:
一是在紧急时刻,人是不理智的。而且本性如此;

二是要保持高贵的人性,请让下垂体区放松警惕,为他建立防火墙。这个发现也意味着,以往的人性观是错误的,人的成长的过程是从恶向善转变的过程。而不是从一张白纸开始涂鸦。

交易心理的本质上是什么,我们需要怎么做交易心理的本质是艰难的磨练自己的人性,让自己不受强大的下垂体区控制,减少冲动、短视和急功近利;努力的训练自己的大脑皮层,让理性区域更强大,发达。多数交易者并不缺少智慧。

很多人聪明敏锐,但是缺乏对人性本能系统的清醒认识,不知道自己内心对欲望的承受力,错误的建立了超过自己心理承受水平的仓位和敞口,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当人处于压力状态,大脑就会潜意识所驱使,急功近利,患得患失,短视。大脑皮层被压抑,理性受压,失控,会做出愚蠢或者不理智决策,容易因为患得患失而成为韭菜。

所以,仓位管理永远处于第一位重要。真正赚钱的高手不是因为趋势判断对,智慧高。多数是因为知道自己该什么时候重仓,押注多大仓位而能保持理智。

当人的意欲完全平息冷却,智力才能完美工作,才能清晰客观。怎么做?首先,训练你的理性思维能力练心和学知识一样重要。

甚至,更重要。心如一个容器。越练越大。

当你内心更从容,必然可承受更大的压力,面对更大的挑战,处理好更高层次的事情。你对仓位和投资的管理能力也就升上去了。

宗教,本质上是一门练心的学问。据我有限的了解,基督教和佛教都有通往这条路的法门。翻翻这些书,是有帮助的。

基督是通过宽恕和忏悔实现;佛教是通过修炼实现。佛教更通往东方人的心。可以多说一点。佛说其实心只在你心心念念所系的事情上。心心念念的积聚,形成业力,业力所在,正是心识所在。佛教称之为“行缘识”。

修炼的过程叫做定。也叫“三摩地”。有定功夫的人,可以把不欲之外在职务。修行的过程是从自律开始,以无所求告终。自律是“戒”,无所求是“慧”,中间是“定”。早在婆罗门教的时代,就流行这种方法了。此为小乘之法。

大乘之法不是断烦恼,而是求觉悟。在求觉悟的漫漫路途中,烦恼甚至是增长的。地下的草根,是千顷百顷连在一起的。因此,大乘修行更为漫长。佛教与交易心理之不同在于,佛从根本上否定有主宰,有能够决定一切的力量,修行的目标不是“无所不能”,而是“无所求”、“无所得”,而交易是有所求的。佛与交易的终极相同在于交易所求者亦为解放内心,所求者终为无所求。

强者的陷阱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都是建立在抗争和竞争的基础上,如征服自然,战胜各种艰难障碍,与困难搏斗。这种意识已经深深地扎根于内。很多精英来到证券市场是带着这种强烈的精英心理意识的。这样的人很多遭受失败,而且比一般人的失败更彻底。

这是因为这些人都有一个很强烈的自我,他们不相信自己会失败,也非常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失败。他们以往的成功使他们的个性变得很坚硬,所以当市场变得对他们不利的时候,他们不懂得屈服和退让,而是采用抗争的态度,直到被摧毁。

在人性中有这样一个几乎是最顽固的倾向,那就是捍卫自己的观点和不情愿承认自己在判断上出现的失误。所以一个人不管自己是对是错,都会把自己的态度坚持到底。

交易是简单的,赢利是简单的,但是在达到简单之前,过程是复杂的,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而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此亦投机之道也。
clauschen

22-02-15 13:31

0
影响投资的七种心理因素 


为什么会产生错误?因为投资是一种人类行为,而人类是受心理和情感支配的。许多人具有分析数据所需的才智,但是很少有人能够更加深刻地看待事物并承受巨大的心理影响。

换句话说,很多人会通过分析得出相似的认知结论,但是,因为各自所受心理的影响不同,他们在这些结论的基础上所采取的行动各不相同。最大的投资错误不是来自信息因素或分析因素,而是来自心理因素。投资心理包括许多独立因素,本章将一一进行探讨,但要记住的关键一点是,这些因素往往会导致错误决策。它们大多归属“人性”之列。


第一种侵蚀投资者成就的情感是对金钱的渴望,尤其是当这种渴望演变成贪婪的时候。

大多数人投资的目的就是赚钱。(有些人将投资视为一种智力训练,或将投资视为显示自身竞争力的手段,而对他们来说,金钱也是衡量成功的标准。金钱本身可能不是所有人追求的目标,但它是人们财富的计量单位。不在乎钱的人通常是不会进行投资的。)努力赚钱并没有错。事实上,对利润的渴望是驱动市场及整体经济运转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危险产生于渴望变成贪婪的时候。对于贪婪,韦氏词典将其定义为“对财富或利润过度的或无节制的、通常应受谴责的占有欲”。


贪婪是一股极其强大的力量。它强大到可以压倒常识、风险规避、谨慎、逻辑、对过去教训的痛苦记忆、决心、恐惧以及其他所有可能令投资者远离困境的要素。反之,贪婪时常驱使投资者加入逐利的人群,并最终付出代价。


贪婪与乐观相结合,令投资者一次又一次地追求低风险高收益策略,高价购进热门,并在价格已经过高时抱着增值期望继续持股不放。事后人们才发现问题所在:期望是不切实际的,风险被忽略了。


第二种影响投资的因素是恐惧。


与贪婪相对应的是恐惧—我们必须考虑的第二个心理因素。在投资领域,这个词并不代表理性的、明智的风险规避。相反,恐惧就像贪婪一样,意味着过度。因此恐惧更像恐慌。恐惧是一种过度忧虑,妨碍了投资者采取本应采取的积极行动。


第三个因素就是人们容易放弃逻辑、历史和规范的倾向。在职业生涯的很多时候,我一直惊讶于人们为何那么轻易就自愿终止怀疑。

这种倾向使得人们愿意接受任何能让他们致富的可疑建议……只要说得通就行。对此查理·芒格引用德摩斯梯尼的一句话作了精彩的点评:“自欺欺人是最简单的,因为人总是相信他所希望的。”相信某些基本面限制因素不再起作用—因而公允价值不再重要—的信念,是每一个泡沫以及随之而来的崩溃的核心。


但投资的目的是严肃的,容不得玩笑,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警惕在现实中无效的东西。简而言之,在投资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怀疑……怀疑不足会导致投资损失。在事后剖析金融灾难的时候,有两句话屡次出现:“好到不像真的”和“他们在想什么”。


是什么让投资者迷上这样的错觉呢?答案通常是,投资者往往在贪婪的驱使下,轻易地摒弃或忽略了以往的教训。用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的话来说,是“极端短暂的金融记忆”使得市场参与者意识不到这些模式的复发性与必然性。


当市场、个体或一种投资技术获得短期高额收益时,它通常会吸引人们的过度(盲目)崇拜。我将这种获得高额收益的方法称为“银弹”。


投资者永远在寻找银弹,称其为圣杯或免费的午餐。人人都想要一张无风险致富的门票。很少有人质疑它是否存在,或者为什么他们应该得到。无论如何,希望永远在滋生。


然而银弹并不存在,没有任何策略能够带来无风险的高收益率。没有人知道所有答案,我们只是人而已。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并且就像许多其他事物一样,获得意外利润的机会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减的。相信银弹存在的信仰终会导致灭亡。


是什么促成了银弹信仰呢?最初通常存在一定的事实基础,这一事实被发展成冠冕堂皇的理论,信徒们开始四处游说。


随后这一理论带来了短期利润,无论是因为理论本身确有一定价值,还是仅仅因为新信徒的购买行为推高了目标资产的价格。最后会出现两种表象:第一,存在一种获得必然财富的方法;第二,方法的效力引发狂热。就像沃伦·巴菲特2010年6月2日在国会上所说的那样:“居高不下的价格就像是一剂麻醉剂,影响着上上下下的推理能力。”但在事后—爆裂之后—这种狂热被称为泡沫。


第四个造成投资者错误的心理因素是从众(即使群体共识存在显而易见的荒谬)而不是坚持己见的倾向。


在《市场是怎么失败的》一书中,约翰·卡西迪描述了斯沃斯莫尔学院的所罗门·阿希教授在20世纪50年代所做的经典心理实验。阿希请被测试组对看到的情况作出判断,但是在每组中只有一个人是被测试对象,其他人都是托儿。卡西迪解释说:“这样的设置将真正的被测试对象置于两难境地:正如阿希所说,‘我们对他施加了两种相反的力量:他自己的感觉,以及同组人一致的群体意见。’”


真正的受测对象忽略自身所见与同组人保持一致的比率很高,即使其他人明显是错误的。这个实验显示了群体的影响力,它启发我们,应该对群体共识的正确性持保留态度。


“就像所罗门·阿希20世纪50年代视觉实验中的参与者一样,”卡西迪写道,“许多不赞同市场共识的人会感觉受到了排斥。最终真正疯狂的,是那些不懂市场的人。”


一次又一次地,从众的压力和赚钱的欲望致使人们放弃了自己的独立性和怀疑精神,将与生俱来的风险规避抛诸脑后,转而去相信毫无意义的东西。这种情况发生得非常频繁,因此一定是某些固有因素而不是随机因素在起作用。


第五个心理影响是嫉妒。


无论贪婪的负面力量有多大,它还有激励人们积极进取的一面,与之相比,与别人相比较的负面影响更胜一筹。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人的天性里危害最大的一个方面。


一个在孤立环境下感觉快乐的人,当他看到别人做得更好时,可能会变得痛苦不堪。在投资领域,投资者大多难以坐视别人赚钱比自己多这一事实。


我知道这样一家非营利机构,它从1994年6月到1999年6月的捐赠基金年收益率是16%,但是同行23%的年均收益令投资者沮丧不堪。没有成长股、科技股、收购以及风险投资的捐赠基金在5年的时间里发展滞后。而随着科技股崩盘,从2000年6月到2003年6月,这家机构只有3%的年收益率(同期捐赠基金大多出现亏损),股东们反而兴高采烈起来。


这样的结果肯定有问题。人们怎么可能每年赚16%不开心,赚3%反而开心呢?答案是我们都有与别人相比较的倾向,这种倾向会对本为建设性、分析性的投资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第六个关键影响因素是自负。


在以下我将要陈述的事实面前保持客观和审慎具有极大的挑战性,进行短期投资业绩的评价和比较。

在繁荣期,轻率甚至错误的承担更大风险的决策往往能够带来最好的收益(我们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繁荣期)。


最好的收益带来最大的自我满足。如果事情确实如愿发展,那么自认聪明并得到别人的认可是很开心的一件事。


相比之下,善于思索的投资者会默默无闻地辛苦工作,在好年份赚取稳定的收益,在坏年份承担更低的损失。他们避开高风险行为,因为他们非常清楚自己的不足并经常自省。在我看来,这是创造长期财富的最佳准则—但是在短期内不会带来太多的自我满足。谦卑、审慎和风险控制路线并不那么光鲜亮丽。当然,投资本不应与魅力搭边,但它往往是一种魅力艺术。


第七个影响因素称之为妥协的现象,一种通常出现在周期后期的投资行为特征。


投资者会尽他们的最大努力坚持自己的信念,但是当经济和心理压力变得无法抗拒时,他们会放弃并跟风倒。


一般来说,踏入投资业的人都聪明过人、学识丰富、见多识广并精于计算。他们精通商业和经济的微妙之处,也了解复杂的理论。多数投资者都能够得到关于价值和前景的合理结论。


但是还有心理因素和群体影响的介入。在大多数时间里,资产被估价过高并持续增值,或者被估价过低并持续贬值。最终这种倾向会对投资者的心理、信念和决心造成不利影响。


你舍弃的别人在赚钱,你买进的在日益贬值,你认为危险或者愚蠢的概念—热门新股、无收益的高价科技股、高杠杆的抵押贷款衍生品—日复一日地被宣扬与传播着。


随着定价过高的走势更好,或者定价过低的持续下跌,正确做法变得更加简单:卖掉前者,买进后者。但是人们不这样做。自我怀疑的倾向与别人成功的传闻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一股使投资者作出错误决定的强大力量,当这种倾向持续时间加长时,力量的强度也会增大。这是另外一种我们必须对抗的力量。
clauschen

22-01-27 11:02

0
善败者不亡

在金钱漫天飞舞的市场中,到处充斥着对金钱的欲望,由于强烈的利益驱动力,几乎时刻都有失败在期市中上演。在《诸葛亮兵法》中有一个观点 “善败者不亡”,其意思就是说能够正确对待失败的人,善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的人,是最有希望获得成功的人。弄清期市交易中的通病,谨记于心,时刻提醒自己,就是你走向成功的阶梯。

失败是交易过程的一部分
市场风险常在,没有常胜将军,也没有久败不胜的士兵。不论交易者的素质多高,经验多丰富,都有亏损的可能。如果说涨和跌是走势矛盾的两面,那么赚和亏就是买卖矛盾的两面,二者皆是对立统一。所有的交易者都希望自己是赚钱的那个人,所有的交易者也都不希望自己成为失败亏损的那个人,但在交易这场“零和”游戏中,终会有人成为亏损的一方。即亏损是交易过程中的一部分,既然无可避免,就该学会坦然面对亏损,并在失败中学技巧。斩断失败心理的干扰,才能加快步伐迈入成功的交易境地。

那些诱使你失败的因素
贪婪:交易者的天敌就是人性的贪婪。在市场中,“贪婪”化身各种形式干扰交易者,在无形之中使你做出错误的决策,进而抹去你的获利!
执着:执着本是一种坚持,对于一件正确的事执着坚持无可厚非,但若坚持之事偏离了正确的轨道,那就是一种偏执。对于交易者而言,如果行情的发展背离了自己的预判,那么,就应及时做出决断,对错误的坚持说不。市场永远是正确的,它既不会准确地沿着交易者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也不会因为交易者的亏损而有所改变。对于错误的判断,交易者若过于执着地坚持,其后果必是承受市场严厉的惩罚。
重仓:重仓甚至满仓交易,都是没有资金管理概念的表现。希望一夜暴富而孤注一掷,其结局常常是一招失手,满盘皆输。
进出场不当:进出场时机的选择,是一个不容忽视重点。过早出场,可能会使你错失盈利的大好时机,过晚出场,没有及时止损,又会让你被套其中或蒙受损失,就此盈利变小亏,小亏变大亏,无论哪种结果都不为人所喜见。因此,对时机的把握,还需要交易者更多地去学实践,不断提升自身交易修养,以实现更精确的把握。
过度交易:很多交易者感觉自己每天必须得参加交易,一些交易者甚至会沉迷到每时每刻都不能放过所谓的交易机会的地步。当手中无单时,手痒闲不住;有单时又莫名地恐慌,一旦市场朝反方向运作,就会不知所措;认为机会不断,却从不衡量收益与风险比,结果越做越赔,越赔越做。

如何取胜于失败之中
在市场中,相信大多数人都是从失败开始的,而不同之处就在于时间的长短,但无论你经历失败的时间是长是短,最重要的都是要有坚定的信心并不断总结经验。跨越心理障碍,调节自己的心态,自信、自尊、自立,交易者才能做出良好的判断,再综合利用合理有效的投资方法,交易者就能获的满意的战绩,并且这也是成功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

国内外,不要说伟大的投资者,这些离我们都太远,就说说我们周围的这些操盘手,哪个不是经历太多的坎坷和无奈,经历过太多的绝望,经历过太多的生活困境,远的不说,中的叶大户连续爆了3次仓,2002年差点自杀;葛大户也是爆仓了3次,99年差点洗手不干;野人也是中间爆仓过两次,05年的时候被女朋友甩;《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主人公付海棠,从01年开始做,做到08年,一路亏,他当时还是村中的富裕人家,几年的亏损让他差点倾家荡产,背上巨额债务。但这些人都是身价几十亿。等等。还有一个,华夏基金的王亚伟,大家都熟悉,可是你们可曾知道,他在05年之前业绩一直不好,后来没有办法,出国半年,去思考,回来后,业绩开始不同。

一个朋友,军队退役,因为做,04年老婆离婚,家庭分裂,与子分散,最穷困潦倒的时候,身上只剩下50元,连买火车票的钱都没,鞋子也买不起了,去南京拜师的时候,穿的还是露脚趾头的破鞋,借了我200元。但是拜师后,他又经历两三年的磨练,08年就已经成为了温州一个有点名气的操盘手,目前身价已达千万,为公司管理者10亿的资产。

大家可以问问你们周边任何一个人所谓相对成功或者盈利很长时间的交易者,他们是否爆仓过?爆仓过几次?经历过什么磨难和压力?是否曾经很无助、迷茫或绝望?你得出的答案基本上是肯定的,部分比你想想的还惨。光鲜的背后,必然有巨大的付出。谁能轻易成功?特别是交易,谁又能轻易成功?不经历磨难,见不了彩虹。

走出交易困境的过程是艰难而复杂的,能够积极地面对困境并且有计划地摆脱困境,是一个交易者成熟的表现。于交易者而言,交易并不是你生命中的全部内容,适当地时候退出市场来,感受一下阳光的温暖和亲情的关怀,在良好的状态下再次出发投入市场才能更好的交易。
最基本的摆脱困境的方法就是停止开新仓,对于因过度交易而引致困境的交易者而言,这也是唯一的方法。若你因为你是操作而陷入困境,那么第一步自然是减少你的头寸,保全自己,在期市中活得更久,你才拥有持续不断赚钱的机会。在此之后,交易者可将剩下的头寸作为新的交易,并设立新的止损,在价格回调或触发新的止损后再全部清仓。

走向成功的道路必定是坎坷的,正所谓“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失败的交易经历能够使交易者获得真正的交易能力,也唯有失败才能最终提高交易者的交易能力。人生如,如人生,贪婪和恐惧,痛苦和喜悦时时与交易者相伴,战胜失败就能迎来成功,记住,善败者不亡!
clauschen

22-01-24 13:50

0
交易的两个主要原罪:过渡放任亏损和过早获利了结


William Eckhardt称,交易的两个主要原罪——过渡放任亏损和过早获利了结,都是企图给予现有的头寸以更多的成功希望,而对长期的运作带来严峻的损害。

为什么多数交易者将耐心给了亏钱的头寸,而盈利的时候急于离场?与华尔街格言——截断亏损,让获利奔跑,截然相反呢?
根据行为心理学家卡尼曼的研究:
A、在失去的时候,理性者是风险规避的,"正常的傻瓜是"是风险偏好的;
B、在得到的时候,人们都是风险规避的;
C、理性的决策者对得失的判断不受参照点的影响,而“正常的傻瓜”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照点决定。

“在很多情况下,获利比赔钱对人的情绪影响更大,甚至会导致心理失衡。在我看来,获利后不要太激动至关重要。” Eckhardt如是说。

理性者,反直觉,反舒适。

现实中,我们花了太多时间、精力、情绪在无法改变的“过去”。智者擅于使用时光算法——专注于“现在”,将“过去”串起来(或者是“说不”),通过重新配置和理性计算,用于不可知的“未来”。

有时候,交易者脑里可能同时存在两个声音:价格要涨?可能会跌?
出现两个声音的可能原因是,交易系统是不完备的。如果你对系统非常有信心,你就会做出跟西蒙斯一样的决定——如果你要是真的靠模型去交易,那就完全遵照模型说的去做,不管你认为那个模型有多聪明或者是多傻。

想了不做,甚至反做?表面看是执行力问题,往深了看,是没开悟,这是种病,而且不好治。
这里有两个偏方,或许可以帮助治疗一下:
①专注
②克勤小物

如果结合塔勒布的反脆弱理论一起使用,效果可能会更好。塔勒布是这么说的:增强反脆弱的第一步是减少不利因素,而非增加有利因素。

由于杠杆的作用,平时的小缺点可能会在市场中无限放大,并给交易者带来重大打击。因此,找到自己的缺点并加以避免是非常必要的。
换个角度看,金融市场是一个避免成为输家,自然成为赢家的游戏

交易过程中,可以考虑使用两种思维
A、逆向思维:假设反面是对的;

B、雅努斯式思维:使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并存于大脑。

实际操作中,当大脑出现两个冲突的假设时,不交易可能是最好的交易。
无论持股还是持币,都是需要耐心的,不是吗?况且,对个人交易者而言,交易成绩不一定与交易次数成正比。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