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写在2022年1月1日晚,感觉光明就在眼前,彻底悟道!

22-01-02 11:33 3899次浏览
小李飞刀2222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从2006年开户,到今年已经16个年头,一直在黑暗中摸索,始终不得其法,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转眼人生从血气方刚到了不惑之年,其中

的苦疼折磨深入骨髓,能坚持下来全靠意力和百折不撈的精神,看透了人性,看透了人生,体会了人情冷暖,也许这就是要靠股票为生的
人必须经历的心路历程,现在感觉看股票越来越清晰明了,涨跌其实是那样的自然 ,不像以前一样混沌黑暗痛苦。

前妻离婚后说我,就因为股票已经妻离子散了,还不醒悟最后只有死路一条,想想有时理想和执迷不悟的定义就在一线之间。

股票是一个赤裸裸的金钱市场,进入市场的人陷入金钱的漩涡中无法自拨,被金钱迷惑了心志,根本没有办法保持一颗平常心,去做客观公正的分析判断,要做到万花丛中过,片叶不粘身的镜界,唯有不停的提高个人的自我修养和镜界,才能抵御幻化的诱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生在世,唯有金钱和美色最考验人性,古往今来的贪官证明了一切,温柔乡是英雄冢,大家都懂的道理,但是为啥多少英雄豪杰还是飞蛾扑火呢?我认为是人性使然,人性不变,人心不古。

只有明白金钱其实是手纸,美女其实是骷髅你才能悟道,才能不被幻化的表象所迷,才能做到及时抽身。古有先贤大德隐居或出家修行,不就是为了让自己离开尘世的诱惑远一点吗?让自己的心更安静,这样才能有一颗至诚之心,与道相交。

本人认为,能在股票市场能悟道的人,修持比佛道儒的镜界更高一层,也更加不容易,因为每天都要面对人性的弱点,金钱的诱惑,未看破红尘却要做看破红尘的事,拼的是自我情绪的管理和控制力。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加油,星光不负赶路人,苍天定不负你!

小李飞刀2222,2022元旦有感随笔
打开淘股吧APP
12
评论(10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mgldh

22-02-07 15:30

0
老弟靠这么点本金  以股为生 难度不小啊 哈哈哈哈
小李飞刀2222

22-02-07 11:57

0
过年后开盘第一个交易日市值,年前盘中最高冲到了37W,终究还是被贪婪所累,进行了大回测,没能逃跑出来。

感觉在道和术还是理解的不够透彻,还要继续修行,修心,希望今年有所精进。

过年在股票取了2万现金使用。
小李飞刀2222

22-02-07 11:39

0
小李飞刀2222

22-01-30 15:21

0
《论语》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投机者完全可以将这句话引为座右铭,无论做人还是投机。对投机而言,则是“投资的四项基本原则(投机四戒)——不悬空猜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

再发挥开来,老子也告诉人们,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清楚或什么都正确,只有这样才能认识清楚,判断正确;也不要夸耀自己了不起或自高自傲,如此,才会有功,才能有所长进。老子接着告诉人们,“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就是说,自以为清楚者不明白,自以为是者不正确,自己夸耀者必然无功,自高自傲者不会长进。

“兵者无时非危,故应无时不谨。”做投机也理应如此。然而,一些聪明人由于自以为是等原因,不能够应物变化,不能与时屈伸,看不到变化,有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固守单一看法,不能慎重从事和多方考察,致使举措不当,应物无方。
小李飞刀2222

22-01-30 15:07

1
除此之外,交易也应该是自然而且轻松的。不要强求任何事情,也不要和市场或者你自己作对。完美的交易是像呼吸一样的。你吸气和呼气,就像进场和出场。一定要冷静和放松。寻找那些可见的机会。一定要集中精神和警觉。把自己从水深火热的市场中抽离出来。一定要做一个观察者并且等待机会的降临。不要交易那些你无法弄懂的市场,也不要以为你必须每个波段都进行交易。总有许多的机会符合你的性格和你解读市场的能力。把握它们,忽视其他不适合你的机会。别痴心妄想可以做一个在任何市场进行交易的全能交易者。

不要有对抗心理。交易并不是一场战争。市场也没有在追杀你,它甚至并不意识到你的存在。事实上,它对此完全没有兴趣。股票并不知道你买了它们。它们做它们该做的,你只要适应它们。市场是你的老板。遵循它,然后领取工资,或者你反抗,然后被踢出局。就像你并不和海洋作战,你只是在其中游泳一样。如果你发现自己处在某个不正确的潮流内,不要试图改变潮流方向,而是另外寻找适当的潮流。

不要猜测。不要把个人的情感强加在市场上,也别期望市场在乎你。市场既不敌对,也不友善。它只是存在,仅此而已。你有选择参与或者退出的自由。交易是一种最终极的自由。股票市场充满着无穷无尽的盈利与亏损的机会。而这都取决于你的选择。市场给你提供机会,你应该敞开胸怀去体会股票市场的特殊语言。市场只有一种语言,那便是价格、成交量和行情步调组成的语言。你用来解读行情的任何工具,都是这种语言的衍生品。除了市场与你的对话外,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只会干扰你,让你看不清楚实际的价格、成交量和行情步调。

暂时忘掉你的钱正在市场的水深火热中。在交易户头里的钱只是一种用来赚钱的工具。维护你的赚钱工具,你需要这些工具赚更多的钱,止损可以避免这项工具受到严重损伤。股票市场不存在确定性,一切都是以机率形式呈现。因此,止损是无可避免的,属于交易的一部分。如果市场显示你的仓位发生错误,必须断然止损出场。如此一来,这项工具才有机会继续为你服务。一旦犯错,立即承认。偶尔股票会把你震荡出局,然后立刻反弹,但不要因此忽略止损。你永远可以重新建立仓位,然而亏损一旦发生,通常都很难扳回。每笔亏损都代表一个教训,你必须决定因为这项教训而支付多少代价。千万不要支付过高的代价。把交易看作永无止境的整体程序,不要过于强调单笔交易的重要性。任何一笔交易都只不过是整体的一部份。允许自己认赔,然后继续前进。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立于不败之地,以待敌之败也。我忝为概括为:先为不败、守正第一、修心为上、持定信仰。
小李飞刀2222

22-01-30 14:48

0
普通人操作都是“贪”,都想一次就抄底打满或者摸顶。而且还纠结最小操作周期的盈亏,不知道放大一点儿看看。
一阳通天指

22-01-29 21:57

0
老哥,哲学家
小李飞刀2222

22-01-29 21:36

0
天道

生存的法则很简单,

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
小李飞刀2222

22-01-29 17:42

1
真正的交易者,只关心两件事:1、我买入后走势证明我对了该怎么做;2、我买入后走势证明我错了又怎么做。未来的行情无法精准预测,唯一用到的就是规则——一致性的交易规则,它让你站在这场概率游戏的大数一侧。盈利不是靠预测行情的胜率来获取的,而是依赖“你做错的时候你尽可能少亏,你做对的时候你尽可能多赚”,这就是实战家和分析师的最大差别。买入的目的不是为了亏钱而是为了获利且尽可能的获利更多:当走势对你有利的时候,必须贪婪、让利润奔跑;当走势对你不利的时候,停止幻想、要截断亏损。
小李飞刀2222

22-01-29 17:17

0
古人眼中的投机智慧

周敦颐《通书》中记载,“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这里关键是“几”,引申到投资,可以简单理解为投资的“时机”。这句话,就是最好的捕捉投资时机的要诀心法。
“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
这句话可以简单理解为:以寂然不动做到诚,然后能彻然大悟而通,通什么呢?在事物已经变化却未著形迹,看似无却已有之际,掌握宇宙万物运行的玄机和先机。
这里关键是“几”,引申到投资,可以简单理解为投资的“时机”。
投资者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价格博弈(投机)者,例如金融大亨索罗斯;另一类是价值投资者,以股神巴菲特为代表。这两类投资者在市场上没有好坏之分,只要辛勤耕耘,都能赚取惊人的赢利。
而股市投资的时机问题,不管是对价格博弈者,还是价值投资者,都非常关键:买早了,老是不涨,甚至绵绵下跌后才涨;买迟了,已经涨上去了,想追不敢追,进入成本也太高。
可以说,周敦颐上面的这句话,就是最好的捕捉投资时机的要诀心法。《宋元学案》里引明朝状元学者罗洪先对这句话的注释,说得更明白:
“必常戒惧,常能寂然,而后不逐于动,是乃所谓研几也。”
这里的“研几”就相当于研判和捕捉最佳的投资时机。罗洪先这句注释可真是说得太好了!既适用于价格博弈者,也适合于价值投资者。
对于“价格博弈者”而言,买在市场的起涨点最关键。
“常戒惧”就是要戒除贪婪之心,对市场保持敬畏之心,买进之前,想到的不是会赚多少,自己要战胜市场,而是时时告诫自己,一着不慎可能亏损本金。
“能寂然”就是要耐心等待,仔细观察,不管盘面如何起伏变化,永远耐心等待最佳的买入时机。
“不逐于动”就是不要随市场的表象所左右,趋势的突破有时是真突破,有的是假突破,不要被盘面的噪音所影响,等到真正的机会出现时一击而中,买而大涨。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在变化起伏的市场中找到真正被低估的企业最关键。
“常戒惧”和“能寂然”,同样也是放弃贪婪之心,安心坐冷板凳,数年如一日,甚至数十年如一日,去研究和分析企业的基本面,锚住锚准企业的“内在价值”。
“不逐于动”就是根本不去关注市场的短期涨跌,哪怕目前市场的概念股和热门股炒翻了天,你只寻找和等待那些价值与价格严重背离的投资时机出现;去寻找具有护城河、年复一年产生稳定盈利和现金流的企业,耐心等到市场错误地给它们定价时,大手笔重仓买进,就像当年巴菲特买入可口可乐
股市的投资博弈,说简单点,就是:
那些不常戒惧不能寂然常逐于动的投资者的钱流向——常戒惧能寂然不逐于动的投资者的过程。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